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纸质、图片、声像资料的档案信息转换为数字化信息的过程.它在完成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利用计算机存储信息并且通过高速网络设施相连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纸质档案数字化扫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进行扫描处理,系统地组织成具有结构的档案信息库的过程。本文结合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档案数字化扫描的实践,从扫描工作范围的确定、技术标准的选择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谈谈应如何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一、扫描范围的确定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前,首  相似文献   

3.
工程档案信息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档案信息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通过对纸质档案扫描而实现数字化.或是归档的与纸质文件保持一致性的电子文件;其二是档案工作包括提供服务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档案数字化是利用数据库、数据压缩等技术手段.将各种纸质、声像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有序结构,将以数字形式的电子媒体制成用数字编码来表达的档案信息库。经过数字化处理后,提高了计算机检索速度,节省了档案存贮空间,丰富了网上信息资源,有利于发挥档案部门的信息优势,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档案部门开展特色服务创造条件。本文现就档案数字化工作谈几点认识,以便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5.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住房公积金贷款档案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归档保存的合同、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数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馆藏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及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实质是在维护信息内容原貌的前提下对档案信息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进行转换。具体而言,就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缩微胶片、声像档案等载体上的内容进行转换,以数字形式记录,成为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息。它包含三层含义:首先,馆藏档案数字化过程。馆藏档案经过数字化转换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并建立完备的档案数据库;其次,实现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  相似文献   

7.
李芳 《黑龙江档案》2013,(1):100-10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给档案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为了加速档案信息资源的传递、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变得日益紧迫。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数字化的特性使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工作中应予以特别关注及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自上世纪50年代起,以计算机为主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存贮与传递能力。人类信息能力的提升使得加快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1.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的纸质介质文件、声像介质文件以及归档的  相似文献   

9.
纸质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扫描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化成计算机可以阅读使用的数字信息的过程。档案数字化工作是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其内容包括馆藏档案目录及档案全文数字化。传统的纸质档案保管利用,有纸张对保存环境要求高、  相似文献   

10.
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扫描是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关键环节,扫描工作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大量珍贵、重要和利用频繁的纸质档案亟待通过数字化方式来保护、备存和提供网络利用,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20年代,梁思成在国外求学期间,有一天惊喜地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给他的一本书《营造法式》。该书作李诫,字仲明,宋代命官,司职监管公共建筑的建造和修复。此书手稿最初是梁启超的同时代人朱启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南京江苏省立图书馆找到的,朱于1915年曾任内政部长,负责修缮北京故宫,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且研究兴趣不减,《营造法式》手稿就是他退休后找到的,并将它重印。梁启超寄给梁恩成的便是初印本。朱还由此创建了中国营造学社,旨在“破译”中国建筑学的“秘密”。1930年,梁思成从国外学建筑归来,也加盟中国营造学社,并任“法式部”主任,同样钟情于建筑化的他的妻子林徽因任“校理”,这对伉俪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12.
台湾当局通过『档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30日,台湾当局的『立法院』,『三读』通过『档案法』,规定了『国家档案』至迟应于三十年内开放应用,且不得擅自销毁档案,否则将处徒刑或罚金.  相似文献   

13.
试析档案的"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经济性"的真实含义 本世纪对我国档案工作带来了具有趋势性影响的事情有两件:一是信息革命,包括信息技术手段的变革;二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确立.在后者影响下,档案工作的经济意义日益受到社会重视,有关其"效益"的论述很多,但其认识还带有或深或浅的模糊性,因此,尚需寻求"经济性"之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府”与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府”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已经初见端倪。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第一位,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档案工作在其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而重要的位置。“电子政府”也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重要工程,对我国政府部门的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广大档案工作必须积极迅速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不断吸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尽快胜任新环境下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发展"大档案"思想.将可转化为档案的文件即档案化的文件视为档案的前端状态.即可对诸多学者一直在争论的文件为档案学研究对象之说给予合理解释.促使档案学研究对象重新驶入正轨.  相似文献   

16.
林莉 《山西档案》2004,(6):29-30
2001年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馆长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国家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可以尝试建立“档案特藏室”,将特别珍贵、重要档案集中保管,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对重点档案实施特殊保管和提供利用。建立特藏档案室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三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要求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7.
"档案开放"语词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改娇 《山西档案》2005,31(5):16-1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档案开放”语出法国大革命。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开放”一词并非“法国造”,200多年前,法国人提出的是档案馆开放和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权利,而非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国人结合了法国“档案馆开放”的含义和我国当时“开放档案”的表达需要,由“开放历史档案”、“开放档案”、“档案的开放”逐渐演变而来的。在这种语言转换过程中,档案馆开放的精髓——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观念,逐渐被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惯性淡化了。  相似文献   

18.
曲春梅 《档案学研究》2020,34(4):128-134
"情感转向"是当前国外档案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情感理论被引入档案学领域,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阐释。档案学者运用情感理论分析档案现象,提出情感价值作为档案鉴定标准以及情感公正、不可能的档案想象和想象的档案等观点。研究者还从实践层面分析了社群档案与情感体验、情感与离散档案问题处理以及档案与情感创伤等特定情境中的档案与情感问题。透过情感角度来观察和思考社会中的档案现象,"情感转向"为档案学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文书档案”是我国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长期沿用的一种档案名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各种专门档案逐渐产生,现行使用的“文书档案”和初始的“文书档案”一词的内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续使用“文书档案”这一名称,易使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档案著录的标准化工作起步比较早,1985年我国就制定了档案界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即.作为第一个全国性档案工作标准,<档案著录规则>的颁布与实施意义巨大,它推进了整个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