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高度重视原创精品图书的出版工作,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对此项工作给予了积极推动和具体的指导,各地出版社纷纷推出精品力作,积极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大  相似文献   

2.
精品图书的出版,关键是工作,特别是编辑工作。对一个杜的社长和总编来说,就是要有精品的战略眼光和胆识,敢于和善于策划、组织精品图书的生产,为精品图书的诞生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当然首先要有一流的选题,一流的书稿,一流的编辑,这都需要我们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具体的组织工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出版经费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对此我们也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图书出版发行量日益增多,但图书的质量良莠不齐。以图书为采访重点的图书馆采访工作,对此应加以认真的分析选择,注重精品图书的采访,本分析了图书出版发行中的不良现象,阐述了精品图书的构成要素以及精品图书的采访策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图书出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历史使命。在整个图书出版活动中,精品图书的出版是核心。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多年来一直强调出版必须实施精品战略。抓精品,是图书出版管理改革发展的最终任务,出精品,是政府管…  相似文献   

5.
于建辉 《出版广角》2021,(18):60-62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精品图书的支撑,科技精品图书的出版又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力、功、能量与辛数学》一书为例,从精心挑选选题和作者、匠心打磨精品资源、广泛传播科技成果、发挥科学普及功能四个方面着手,分析如何策划与出版科技精品图书,旨在为科技精品图书的出版开拓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张新建 《出版科学》2012,20(6):28-30
精品图书出版是图书出版工作的核心内容。坚持特色与品牌出版的理念、组织高质量的选题、加强出版过程管理、创新营销模式是提高精品图书出版质量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期,在整合出版资源,调整出版结构业态中,精品图书的出版被凸显出来。精品图书出版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出版工作者的使命。如何做好精品图书出版工作,笔者现结合"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的出版工作做一初探。  相似文献   

8.
张媛 《今传媒》2016,(9):86-87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形势,我国图书出版只有走精品图书之路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本文对新形势下我国精品图书的设计与内容策划创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力研发精品图书的时代意义,同时,本文根据出版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了精品图书的内容设计策略和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创新路径,期望能对我国精品图书的出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精品意识是提高医学图书选题策划质量的前提条件,是创作精品图书的重要先决因素,医学编辑应将精品意识贯穿图书出版流程始终,为繁盛我国医学专业图书出版事业做出贡献。本文从选题策划、出版过程、人才和机制几方面探讨医学图书出版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的重要意义,旨在为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双效医学图书的出版提供支持,助力专业图书出版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林 《现代出版》2002,(2):25-26
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于2002年3月2日在北京颁布。在这次评奖活动中,医科方面的获奖图书有29种,占获奖图书的20%。这些获奖图书是1999~2000年出版的医学图书的优秀代表,是出版界实施精品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科技出版工作为促进经济建设和推动科技进步所取得成就的重要展示。我社出版的《现代血液肿瘤诊断治疗学》在本次评选中获奖。这也是我由从事多年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岗位改做编辑工作后,作为责任编辑所做的第一本获奖图书。现以此书为例讨论一下编辑精品图书应关注的几个方面。一、选题的创新性21世纪…  相似文献   

11.
策划能力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精品图书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精品图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之一,在其相关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第一辑)”丛书的策划内容、过程与结果,探讨如何依托地方教育出版社资源,铸造精品图书,以出版的责任担当助力新时代语文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图书精品纵横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出版界“精品意识”、“精品工程”、“书出精品,社创名牌”、“多出精品”成了颇为时髦而且喊得相当响的口号·出版界关于如何“实施精品战略”的学术讨论也逐渐热起来。要想“实施精品战略”,首要问题应该明确什么是精品。关于什么是精品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很不一致。有人认为,精品就是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有人认为,精品是一个质量概念,糖品主要看图书的内容质量。有人认为大部头、豪华精装、获奖书、名家作品都是精品。究竟什么叫精品?精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精品都具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走出图书精品的误区?本文想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3.
《冀版精品图书之旅》就要问世了。在该书编纂过程中,编者要我为该书的出版写几句话,我觉得责无旁贷,便应允了。未动笔时,我觉得充实;及至动笔,却有些茫然:我应该说些什么,又该从何谈起呢? 《冀版精品图书之旅》是一套  相似文献   

14.
吴键 《采.写.编》2023,(6):113-115
展望2035年,我国将建成出版强国,图书出版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优质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立足深入推进出版强国建设的“十四五”时期,图书出版迫切需要做强做优主题出版、打造新时代出版精品、壮大数字出版产业,这为编审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文章结合《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内容,从理念守正创新、技术科技创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三重维度,对新时期做好图书出版编审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5.
蔡鸿程 《出版科学》2012,20(1):12-15
学习刘杲同志有关图书质量问题的论述,联系出版编辑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多出精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精品图书已成为出版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围绕精品图书的讨论日益引人注目。在实践方面,如何抓精品也成为出版者考虑的重点。可以说,在我国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突出强调精品的意义,精品图书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正如孔东尧所说:“出版繁荣,需要精品;满足读者需求,需要精品;扭转图书市场质量堪忧的局面,需要精品;创建出版事业未来的辉煌,更需要大量的精品。”(《中国出版》1996年第3期第16页)然而,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有关图书策划的议论很多,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许多文章从正面探讨了策划的重要性、策划的思路和策划的方法,列举了选题策划成功的生动例子。读这些文章,是颇受启发的。从我这几年的工作体会看,策划确实太重要了,同时难度也是很大的。我们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和完善的图书策划理论─—这个理论目前尚在被我们大家“策划”当中,各社只能依照自己的思路摸索前进。读到卢荣同志发表在《科技与出版》1998年第6期题目为《策划精品图书十法》的文章,禁不住也想出来扯两句有关“策划”的话题,不过所谈是从另一个角度,姑…  相似文献   

18.
去年图书出版总数上升到13.8万种,印数达到73亿册。图书中内容质量平庸、重复出版和编校差错等问题,还比较普遍。然而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去年重印书继续增长,它与新书出版的比率也在增大,大致重印率为46%。这说明图书出版的文化积累价值在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图书出版已经出现一大批精品,引人注目。应该说,出版精品图书已是相当多数出版社的出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出版社从实施精品图书出版战略中,团结与壮大了作者队伍,锻炼并造就了一批编辑、出版人才,从而取得两个效益的丰收。最终必然是出版社的社会形象与读者信誉得到提高。出版社的信誉与形象就是从自己出版的图书(尤其是精品图书)中逐步形成并树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周蓉  王嘉 《出版科学》2018,26(2):36-38
科技类精品图书在积累和传播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内多家知名出版社的科技类精品图书及其出版经验为基础,从内容、作者、质量三个维度分析科技类精品图书的特征,总结出版科技类精品图书的有效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出版运行机制、人才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宣传推广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精品图书呢?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列入国家重点图书规划的图书和获国家图书奖的图书,应该是"精品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