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理论是决定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行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受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等级性的、压迫性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独特的学生观、学习观和知识观,主张建立一种平等、对话、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建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源特点,要求高校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须以否定权威的知识观和学习观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转变观念、制度保障、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和改善学生态度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方卉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9):115-119
师生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成熟,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在师生关系上,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与现代主义不同的师生观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师生观,从主体间性的地位观出发,突出强调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强调师生问的尊重与平等,提倡对话和反对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4.
师生心理的充分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徐萍 《教育探索》2008,(10):126-127
师生双方良好的教学心理,有助于实现教与学的和谐,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构主义是建立新型的民主对话、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正确的教学观应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正确的学习观应是:树立积极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树立主动的学习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师生观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将师生观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向。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知识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是在对现代主义的主体性、理性和二元论批判的基础上,强调主体间性、非理性和多元观。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知识教学有以下启示: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探究学习,重视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和建立多元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从其产生之时起,就以它独特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对教育理论及实践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它的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等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教师素质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挑战。文章拟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相应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将师生观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引入,我们的初中音乐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它改变了音乐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促使我们改变和提高教学手段、研究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倡导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它强调教师是学生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种新型的教师观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个角度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师生关系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这种功能性的师生关系存在很大缺陷。为解决传统师生关系的缺陷,提出师生关系应该由功能性向存在性师生关系转变。存在性的师生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从自然人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从社会人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