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涛 《兰台世界》2014,(6):150-151
在晋朝,士族阶层以奢侈、享乐主义为他们追求的目标,健康体魄陶冶情操为目的的出游,在这里也因其享乐思潮的影响而偏离主题。士族的出游热潮因这些因素的改变,成为体现士族腐朽生活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士族宗族谱牒是维护士族宗族特权的重要工具,反映士族宗族的出现、发达和衰落过程,与士族宗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本文在解读中古社会有关史籍基础上,参考前辈一些研究结论,探析中古时期宗族与谱学发展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西晋末年北方连绵的战争,造成了中国南北分割的局面,大批士族跟随司马氏集团南渡长江,建立了东晋,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政治模式——门阀政治。随着士族的南迁,南北文化在江东地区产生了碰撞与交融,"吴歌""西曲"的诞生,玄学的发展,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晋乐舞的走势,它带着独特的士族文化烙印,为随后而至的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乐舞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姚诗聪 《兰台世界》2016,(6):158-160
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江东地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为唐代江东四大士族之一。唐代为其全盛时期,其最主要的通婚对象为山东士族,除此之外仍与关中士族、江东士族、胡姓士族、其他家族存在通婚关系,故对其与非山东士族婚姻的整理、分析无疑是对其婚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见诸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潜在出游力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简化影响因素的结构,得出影响贵州省各地区居民潜在出游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最后描述贵州省各地区的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差异状况,从而为旅游企业开发客源市场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唐代家学引领唐代儒家经典教育,家学教育打下了家礼的醇厚基础,士族阶层重视家礼的实践性,是家礼的积极维护者和坚定践行者,注重家礼修撰,和唐代家礼有着密切关系。家礼产生的内在动力是为了满足士族阶层荣显文化传统,保持门风不坠。  相似文献   

7.
方万青 《兰台世界》2014,(12):32-33
外戚政治是皇权的延伸,东晋士族门阀的强大势力决定了皇室婚姻的决策权受到高门士族的制约。本文从皇室婚姻、外戚家族政治几个方面来研究东晋的外戚政治,希望有助于对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面貌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外戚政治是皇权的延伸,东晋士族门阀的强大势力决定了皇室婚姻的决策权受到高门士族的制约。本文从皇室婚姻、外戚家族政治几个方面来研究东晋的外戚政治,希望有助于对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面貌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路学军 《兰台世界》2014,(1):121-122
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流动性和活力的重新增强,旅游活动开始大范围地流行起来。他们的群体出游活动受到社会风尚的影响很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文人士大夫的引导和宗教信仰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因为南朝萧梁皇室的特殊政治身份,兰陵萧氏在隋代身居高位的同时也饱受猜忌,从而对隋朝产生了强烈的政治离心倾向。唐代兰陵萧氏一直保持着优良的士族门风,反映到从政风格就是对宦官集团的坚决抵制。  相似文献   

13.
因为南朝萧梁皇室的特殊政治身份,兰陵萧氏在隋代身居高位的同时也饱受猜忌,从而对隋朝产生了强烈的政治离心倾向。唐代兰陵萧氏一直保持着优良的士族门风,反映到从政风格就是对宦官集团的坚决抵制。  相似文献   

14.
金晶 《兰台世界》2016,(11):71-73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独孤及家族乃声名显赫的虏姓勋阀大族。这一家族在出代北入中原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从代北士族的武勇传统向南进中原后的文武双全转型;一是步入盛唐后放弃军士贵族的血统优势,以科举进军政治高层并向崇文尚儒的文人世家转型。这样的转型非一日之功,而是伴随着几代人亲近汉文化的努力。同时亦是基于对中原文化的强烈认同,才使得此家族终以立足中原的主人翁姿态在唐代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灵动新化     
“五一”黄金周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欢乐时刻,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已习惯了在这一长假和亲朋结伴出游。怎样才能玩得开心呢?需要好好筹划:去一些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往往既费钱又玩不好,机票、车票都涨了价,住宿费也涨了;旅游时因人多,游览也难以顺心。如果你不想太累,又想放松,那么湘中新化无疑是  相似文献   

16.
时下备受推崇的"家庭档案"早在魏晋时期曾盛极一时。魏晋南北朝是谱牒档案的兴盛时期,随着九品中正制下士族门阀制度的深度发展,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簿状谱牒"作为士族选官,联姻,论人的依据,凸显其政治功能以及趋向整体性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簿状谱牒"也逐渐演变为豪门士族垄断仕进,操控国家政权,专权腐化的工具。最终,伴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兴起以及选官制度的改革,官修"簿状谱牒"自这一时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7.
王秀珂 《今传媒》2020,(2):141-143
古代中国文人画家地位的提升是建立在晚唐书画评论家、以张彦远为代表的书画评论家、美术史家以"画史""画记""画评"等方式,对画家尤其是非职业性代表画家地位的辨解评判支持之上的。通过对绘画社会政教、伦理等价值的强调以及与书法、士族文人的联系性,来提升中国画家在社会结构中的话语权,也促使宋代以后以士族读书人为代表的"文人画"与作为职业身份的"匠画"在精神和意义上进行了分离,从而形成中国绘画特有的"文人"画家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东晋末年,伴随着政局的动荡,建康文坛的领导权多次易手。以孝武帝为代表的皇族势力与以桓玄、谢混为代表的高门士族先后控制了建康文化圈,对平典似道德论的文风构成了冲击。谢混被杀后,建康文坛中心由谢氏乌衣之游转向刘裕幕府,揭开了南朝皇权取代门阀士族控制文化领导权这一历史趋势的序幕,而东晋末年政局的动荡对晋宋文风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邓惠兰  王尚平 《兰台世界》2016,(17):127-130
东晋门阀政治,其作为一种政治形态,有从传统、先例方面对其进行源流的考察的可能,从中论证门阀政治与"孙吴故事"的联系,并且得出门阀政治是以"孙吴制度"为蓝本,扩大其中皇权与豪(士)族共治的程度而来的结论。最后,重点从南渡士族、南方士族、司马睿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各自在当时局势下的心态及政治选择,最终,三方达到共同的平衡点——"孙吴故事",而真正促使了门阀政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天气变暖,在阳光明媚的假日,很多朋友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的结伴出游。这时,数码相机就成为我们出游时必不可少的"装备",在踏青时留下美好瞬间,留待以后慢慢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