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8年,绵竹"七四"农民武装暴动失败后,王干青化名潜夫,辗转到双流彭家场隐居。期间,王干青多次给好友章璞(字琢如,绵竹人,192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毕业,先后任省立二中,省女师附小,绵竹中学校长)写信,向他讲述  相似文献   

2.
春节印痕     
正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绵竹市档案局坚持以"用绵竹档案,讲绵竹历史"为引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认真抓好案宣传工作。一年来,局(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档案源,让老百姓逐步认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另一面,展了档案部门的新形象,增强了档案宣传的亲和力、感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查档一次性搞定。绵竹市档案局携手绵竹电视台开办"绵竹档案"专题栏目,对开放的珍贵档案进行展示,对群众查阅利用档案的流程、手续进行详尽解答,做好查档告知服务,不让群众跑冤枉路。二是加强对查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让查档业务"分分钟"办结。今年以来,绵竹市档案局针对如何提炼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13,(10):50-52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是流行于中国西南的年画品种,堪称中华艺术之瑰宝。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绵竹木版年画名列其中。绵竹年画是一种有着良好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品。迄今为止,绵竹年画已被全世界50多家博物馆和众多私人收藏:精品绵竹年画先后在美国、法国、英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此套丛书是目前国内外最完整记录绵竹年画历史、代表作品、传承人和创新发展的权威出版物。  相似文献   

6.
高杰 《今传媒》2012,(5):150-151
近几年来,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关于讨论民俗文化和传播学关系的浪潮,继而出现了"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一些新兴概念。这些理论的产生,推动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1月16日,微信公众平台"微绵竹"推出了由绵竹市档案局(馆)、旅游局、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共同策划打造的微视频——绵竹版《好想你》,阅读量累计达71940次。这是绵竹市档案局探索传统档案文化运用现代传播方式的有益尝试,也是绵竹市档案局立足档案,找准宣传突破点,在档案宣传及文化建设上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周霁 《大观周刊》2012,(11):72-72
绵竹年画是四川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年画历史悠久,其中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最为著名,被合誉为中国四大年画。四川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中国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由于年画的制作大多数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所以又称之为木版年画。绵竹年画的历史悠久,跟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本篇文章主要从绵竹年画的起源、题材与内容、艺术特色、色彩以及绵竹年画的发展状况等方面来阐述对四州绵竹年画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11月30日下午,上海市档案学会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东方讲坛"档案馆举办点第41场讲座,邀请上海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祖德作"保护抢救民间民俗文化"专题讲座。报告会上,吴祖德先生用生动的故事、形象的语言向听众介绍了上海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以及发展方向。他认为:民间民俗文化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风  相似文献   

10.
<正>1987年阿坝州观音桥林业局和德阳市绵竹磷肥厂共同协商,签订观音桥林业局50名全民固定单身职工带资调入绵竹磷肥厂,全体调入职工全民所有制固定工身份不变。这批当年30岁以下的职工,如今陆续到了退休的年纪。2019年11月18日,德阳市档案馆接待了两名绵竹磷肥厂的职工,  相似文献   

11.
<正>绵竹素有“酒乡画城”之誉,俗话说美酒配佳肴,在对美食的追求上,绵竹人照样精益求精,民国绵竹人都喜欢吃些什么,都在哪里吃,当时的绵竹有哪些美食和餐馆呢?想必今天的人们会有这些疑问,从现存珍贵的民国史料里,从老辈人的口耳相传中,则可以还原民国绵竹的美食记忆,细细品味当时的绵竹味道。大众席、参肚席、烧烤席随客所需与现在一样在整个饮食行业中,中餐占据主流地位。民国时期绵竹的中餐馆分为包席馆子和叫菜馆子,也有二者兼具的。包席馆子为婚庆寿宴及各种庆典而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绵竹年画世家传人王兴儒的采访,收集到王兴儒大师的年画制作传承谱系及其年画制作的传统工艺,为保护和传承传统绵竹年画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3.
听父辈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们就说,现在过年不像过年了.到现今都市人过年,简化到只剩三件事,放鞭炮,看电视,吃饭,于是觉得"没意思","年味不浓".这证实一个问题,当传统农耕社会转型过渡为工业社会时,一旦失去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四千多年历史形成的传统节日就不复存在了.没有民俗文化的支撑,传统节日就失去精神意义,缺乏生气,在剥落了民俗文化元素后,就蜕变为一个单纯的时间符号了.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上战乱动荡,割据频生,在"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言","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经济封闭社会条件下,能够形成一日不差、"普天同庆"的春节,且数千年传衍不息,没有民俗文化支持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韦宝畏  段惠丹 《兰台世界》2016,(10):150-151
朝鲜族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反映了朝鲜民族"崇尚秩序"的伦理观念、"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和"趋吉避凶"的民俗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正>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弘扬抗战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战历史,近日,绵竹市档案局与绵竹报社、绵竹关爱抗战老兵协会共同走访看望了8名健在的绵竹籍抗战老兵,聆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浴血抗战,征集有关抗战史料,建立抗战老兵档案。这8名老兵中最年长的已101岁,最小的也近90高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对夫妇都参加过抗日战争并健  相似文献   

16.
1987年阿坝州观音桥林业局和德阳市绵竹磷肥厂共同协商,签订观音桥林业局50名全民固定单身职工带资调入绵竹磷肥厂,全体调入职工全民所有制固定工身份不变。这批当年30岁以下的职工,如今陆续到了退休的年纪。2019年11月18日,德阳市档案馆接待了两名绵竹磷肥厂的职工,都是1987年从观音桥整体调入磷肥厂的,他们需要查阅当时的调动手续,以办理退休手续。在德阳市劳动局全宗里,工作人员开始搜寻“观音桥”三个字,搜出来有相关的文件,唯独缺调动职工的名册。  相似文献   

17.
苏步道 《大观周刊》2011,(26):184-184
本文结合图书馆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实践,探讨了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队伍,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怎样做好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共挖掘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2项、县级24项,其中西调秧歌、脸子会等艺术形式全省独有,对于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平山县围绕"文化强县"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什邡、绵竹、青川等地都是极重灾区。"逝者已矣,生者坚强。"抢险救灾后,灾后重建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各大媒体,尤其是四川境内媒体都进行了追踪报道。选取从县级电视台一个小的切入角度对县级媒体在灾后重建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民俗文化的内涵、形式入手,探讨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众文化环境下如何借大众传播媒介之力传播民俗文化,并提出传播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