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茅坤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藏书家,其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对明清后世文士的影响深远。基于创作环境和自身文学理念的原因,其对唐宋文的产生了一种特殊情感,笔者称之为“唐宋情结”,这在他的文学理念、文学作品和文学收藏中有着体现。本文通过四部分的阐述对茅坤的“唐宋情结”进行了探究,分别为“唐宋情结”产生的背景,“唐宋情结”产生的原因,“唐宋情结”的形成过程以及“唐宋情结”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苏哲 《兰台世界》2014,(5):121-122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其文学天赋超群,才华横溢,造诣精深,不但在唐宋文坛上被欧阳修、苏东坡、柳宗元等人推崇备至,占有无人撼动的历史地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观念、写作风格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宋散文大家及其他名家的散文,最受欢迎和最具文学审美价值的是山水游记。唐宋山水游记或为情趣、或为理趣,是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史上的双子星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最璀璨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学小说     
《全国新书目》2014,(9):33-35
《唐宋文学六十家》在为数众多的唐宋两代文学家中,选取了六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从“知人论世”的宗旨出发,分别对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突出的文学成就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既能帮助读者了解当时的一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社会现象和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掌故,领略唐宋名家经典的艺术魅力,又能在为自己浮躁不安的心灵寻觅精神家园的同时,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史学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2002,(Z1)
【台标呼号。听众朋友,现在为您播送文学专题《唐宋时的“流行歌曲”——介绍三首能唱的词》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就是词。今天看起来,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高雅深奥的文学样式,其实在唐代和北宋初期它只是一种通俗小唱,即现今所谓“流行歌曲”。北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它在文人手里逐步雅化,与演唱分  相似文献   

6.
唐宋“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之风蔚为大观,且几乎波及绘画、音乐、雕塑等所有艺术门类,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艺术史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对中国诗学、文学、艺术的影响不亚于其宗教价值,探究禅与唐宋诗学之间的因缘也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近些年来,论及这方面的专著和文章为数不少,然而,张晶先生的新作《禅与唐宋诗学》,却为  相似文献   

7.
贺文荣     
《报刊之友》2011,(2):I0002-I0002
贺文荣,又名贺文龙。幼承庭训,修习中国书画。勤勉不辍。曾师从李乃龙先生修习唐宋文学,获古典文学硕士学位:后又师从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振濂先生研习中国书画篆刻,获得书法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件珍品,正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研究者们所认识,它不单纯属于中国,也属于全类人类。但是,在20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中国文学几乎一直处在封闭禁锢的状态之中,除了东汉至唐宋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的影响之外,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相对来说是极为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不光留下了众多的文学名篇,而且他对教育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本文从柳宗元的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和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入手,来探求其师友观及教育思想形成之本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以后,今人对文学研究,尤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反倒生出了疑问:这对我们的现实生活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因此在学术研究和现实意义之间寻找到一个契合点,不仅是当代读者对文学研究的期待,也是许多有远见的研究者的自我要求。而杨海明先生的《唐宋词与人生》(河北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明代科举考试,初场以八股时文为主,最初只是敷衍传注、发明义理。到了晚明,"以古文为时文"成为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而其弊端也愈加严重。艾南英以救正八股时文弊端为己任,倡唐宋大家之文。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为文效法七子,宗尚秦汉。陈子龙与艾南英之间的文学论争及冲突,所争论的焦点虽然在古文的创作,然而其本质则体现的是明代科举与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可以认为是披着文学外衣的八股时文创作方法之争。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23):21-24
<正>访谈时间2016年7月3日何一杰(以下简称何):董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之前学习的是唐宋文学,任教之后则转向了传播学。您觉得学习文学的经历对您之后的研究有什么影响吗?董天策(以下简称董):我本科读汉语言文学,硕士读中国古代文学,走上新闻传播学的道路,非常偶然。学古代文学是因为当时觉得古代文学很有学  相似文献   

13.
韩愈,字退之,自称“昌黎韩愈”。韩愈的主要成就在文学方面,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无论为文为诗,其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读其文或《原道》、或《杂说》,深感其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确如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其《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所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对于韩愈因书致祸而屡遭贬黜的坎坷经历略知一二,而对其书亦命途多舛却是从欧阳修之  相似文献   

14.
吴均,齐梁时期著名诗文家,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及学术成果,曾经在唐宋时期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学术界对吴均的研究似乎尚未达到应有的深度。笔者在校录吴均著作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看法,今略陈于次,祈方家正之。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传统工具书的编纂流程入手,简要论述了工具书编纂现代化的意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工具书编纂平台的三大组成部分:语料处理系统、编写与编辑审稿系统和复合出版系统.由此引出编纂平台中的辅助数据库部分.以编纂<唐宋文学词典>的资料准备为例,阐述了工具书编纂平台中辅助数据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判词在我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花判"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而明清"花判"又是我国古代"花判"制作的一个鼎盛时期,后人评价其为"兼蓄唐宋、文情并茂"的文学佳品.本文从语言特色、框架结构、逻辑推理等方面对明清"花判"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昌红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58-60,72
颂古是参禅者对公案悟境进行诗化表达的一种佛教文学体裁.它源于偈颂,具有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想象奇特、意蕴丰富等特点.《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是现存最早的颂古作品总集,汇集了1300多则公案与5700多首颂古,有十卷本、二十一卷本、四十卷本三个版本系统.二十一卷本由明释净戒校补后首次入于《洪武南藏》.该集对于宋元僧诗的辑佚、禅宗公案的阐释以及唐宋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是了解宋代文字禅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8.
颂古是参禅者对公案悟境进行诗化表达的一种佛教文学体裁。它源于偈颂,具有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想象奇特、意蕴丰富等特点。《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是现存最早的颂古作品总集,汇集了1300多则公案与5700多首颂古,有十卷本、二十一卷本、四十卷本三个版本系统。二十一卷本由明释净戒校补后首次入于《洪武南藏》。该集对于宋元僧诗的辑佚、禅宗公案的阐释以及唐宋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是了解宋代文字禅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城市功能的变化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影响着文体的转换.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唐宋文学是一个转型时期,从城市功能来说,从政治化的内涵转向世俗性内涵;从文体角度来说,从诗转向了词.而南宋词的雅化则促使更为多元斑斓的城市生活、更为多样的城市功能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文体形式,并最终促成了新的文体转换.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城市功能的变化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影响着文体的转换。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唐宋文学是一个转型时期,从城市功能来说,从政治化的内涵转向世俗性内涵;从文体角度来说,从诗转向了词。而南宋词的雅化则促使更为多元斑斓的城市生活、更为多样的城市功能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文体形式,并最终促成了新的文体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