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皓 《兰台世界》2014,(3):75-76
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的名号以一首《佳人曲》响彻古今,他凭此曲深受汉武帝的重用,掌管西汉乐府多年。在宫廷音乐的创作道路上,他兢兢业业,丰富了西汉宫延祭祀、仪仗等活动的配乐,也促进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丹汗宫廷音乐始于"北元"时期,盛行于元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宫廷音乐体系。研究林丹汗宫廷音乐,有助于从不同侧面了解林丹汗宫廷音乐与民间歌舞的关系,为传承与保护宫廷音乐,推动林丹汗宫廷音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林丹汗宫廷音乐是蒙古族宫廷音乐中保存较完整的音乐之一,在蒙古族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加强林丹汗宫廷音乐的研究,不仅可了解林丹汗宫廷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蒙古族宫廷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李莉  殷莹 《兰台世界》2012,(21):31-32
纵观有宋一代,宫廷音乐占据了当时音乐的最大比重,而宫廷音乐机构也以其严密的系统和严格的分工在宫廷音乐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与前代的对比,简单阐释了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的重雅轻俗现象及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是宋代宫廷音乐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晟府在众多音乐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宫廷音乐文化,甚至整个宋朝音乐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晟府对当时宋朝音乐文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北宋音乐家郭茂倩世袭清正廉洁之家风,不仅政绩出众,而且以极高的音乐造诣推动着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他编撰的《乐府诗集》、《杂体诗》等音乐、文学史料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和雇制度的应用,给宋代宫廷音乐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显著改善了宋代宫廷乐工的人员设置,二是明显改善了宫廷音乐的表演形式以及地域空间,从而使宋代的宫廷音乐发展有了多层次化与通俗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艺 《兰台世界》2012,(21):88-89
宋代的宫廷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前朝,但宋代统治者对于雅乐的重视,使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立同样重雅轻俗,宫廷音乐走上世俗化与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春秋末期,晋国最著名的音乐家、艺术家、政治家、思想家师旷认为音乐不但能通山川、耀祖宗,自娱自乐,而且是国家、宫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师旷的音乐成就反映了晋国整体的音乐风貌,他在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先秦音乐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北齐在宫廷音乐机构的安排上别具一格,并且对以后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至关重要之贡献。本文通过介绍北齐宫廷音乐机构的大致情况来简要阐述当时宫廷音乐机构设置上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清代的宫廷音乐也体现出继承性的特点,它源于汉魏,发展于唐宋,紧接明清,达到了古代宫廷音乐的高峰。本文将会对清朝宫廷音乐的类型、特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挖掘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谭赟 《兰台世界》2014,(6):108-109
清代宫廷音乐风格大多为典雅端庄,并有着徐缓延绵的节奏,其发展经历了借鉴、补充及完善的过程。同时,清代宫廷音乐有着保守性的特征,特别是宫廷中的雅乐更多承袭前朝音乐,很少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宫廷音乐风格大多为典雅端庄,并有着徐缓延绵的节奏,其发展经历了借鉴、补充及完善的过程。同时,清代宫廷音乐有着保守性的特征,特别是宫廷中的雅乐更多承袭前朝音乐,很少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伶俐 《兰台世界》2014,(12):121-122
唐代的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高度,唐代中晚期,出现了教坊、梨园等多种宫廷音乐机构,仗内教坊是宫廷音乐机构的一种特殊形式,仗内教坊的大小事务都由禁军统领管辖,负责皇宫中的各种音乐演出和节日庆典。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高度,唐代中晚期,出现了教坊、梨园等多种宫廷音乐机构,仗内教坊是宫廷音乐机构的一种特殊形式,仗内教坊的大小事务都由禁军统领管辖,负责皇宫中的各种音乐演出和节日庆典。  相似文献   

16.
李婧  周箐 《兰台世界》2014,(12):53-54
唐中后期宦官专政,利用职务之便管理宫廷之乐,使宫廷乐从高雅艺术成为俗乐。宦官"薄雅扬俗"对待音乐,使得宫廷之乐散落民间、军营,引起民俗乐和军营乐很大反响,对整个唐代的音乐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中后期宦官专政,利用职务之便管理宫廷之乐,使宫廷乐从高雅艺术成为俗乐。宦官"薄雅扬俗"对待音乐,使得宫廷之乐散落民间、军营,引起民俗乐和军营乐很大反响,对整个唐代的音乐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宋代市井音乐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由宫廷音乐向世俗音乐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市井音乐具有多样性、商业性以及世俗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活跃于北齐与隋初的著名音乐家,曹妙达的音乐活动为隋初音乐礼制的勘正和音乐理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隋唐时期宫廷雅乐的复苏和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富有民族特色、古老的洞箫音乐,在清朝宫廷朝会乐、祭祀乐、宴会乐中广泛应用、频繁使用,在祭祀乐中,演奏的乐器包括洞箫等数十种,演奏人员上百人,对促进清朝宫廷音乐的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