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早在张作霖时期,奉系军阀内部就存在多种矛盾。随着东北军统治集团的形成,以张学良为核心的革新派和以杨宇霆为首的守旧派之间矛盾日趋尖锐。东北易帜后,张学良痛感杨常不除,东三省"非徒无建设之望,且将有变乱之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号毅庵,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日本关东军制造的皇姑屯事件中重伤不治身亡。年仅28岁的张学良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以及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正式主政东北。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易旗帜,遵守三民主义,拥护国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是一位长寿的将军,享年101岁。他一生历尽磨难,充满坎坷,丧失自由长达54年。若是一般人,早就抑郁而终了,而他却健康地活过来了,成了人间罕见的百岁寿星。张将军长寿的涵义,不仅仅是他个人在这个世界上  相似文献   

4.
董亮 《兰台世界》2013,(10):10-11,146
<正>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爱国主义可以说是张学良的灵魂,他将爱国主义贯彻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在主政东北时期,张学良尤为重视发展东北教育,并且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核心,形成了"教育救国、重教兴国"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因为他一时冲动,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近些年来,广大历史学者通过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有诸多原因的.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张学良的父亲是被日本人炸死的 张学良,字汉卿,奉天(今辽宁)海城人,人称张少帅.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营、旅、军团长,参加过两次直奉战争.他的父亲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人称张大帅,曾长期盘踞在东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军阀打败直系,张作霖挥师入关,夺得北京政权.  相似文献   

6.
张学良将军非常关注祖国的文化事业。他对故乡的沈阳故宫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清朝覆亡后,宫廷建筑多年失修,又有一些被外界占用遭受损坏。张学良将军在使奉天宫殿辟为东三省博物馆之后,继续存在、发展作出其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2001年,曾经叱咤风云、改变了中国现代历史走向的张学良将军以101岁高龄去逝,超过百岁,堪称人中之瑞。然而,他的“生命”却是短暂的。在人生之途渐近尾声时,他回首一生不无悲怆地说道:“我的事睛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的命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偶然性、极富传奇色彩.平捷中原大战,迎来少帅人生的第一个辉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时隔一年,面对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侵略战争,他退避三舍,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西安事变,"挟天子而令诸侯",举爱国抗日之大旗,被誉为千古功臣,一代英豪!他的一生始终与矛盾相伴,尊荣与耻辱并行,存在着太大的因变参数,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悲剧英雄".许多年来,张学良在九一八之夜缘何奉行了"不抵抗主义"行为,一直是抗战史研究中颇为棘手的问题.张学良在九一八之夜为何放弃抵抗?"不抵抗将军"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距今,九一八事变过去已经整整80周年了,隆重纪念是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以飨后人.有鉴于此,本人认为:张学良在九一八民族危亡之时,作出不抵抗之举,是受限于下面几种因素的,观点立意,微妥之处尚请指正.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中国当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与半个多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中国历史息息相关.张学良早年接受西方启蒙教育可以说是在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开始的.在青年会里他开始学习英语,接受两方文化和国际知识,打开了他接触欧美文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安事变".时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的孔祥熙正在上海,当日下午3时许,军政部长何应钦从南京向他发来告急密电. 何应钦的电报说:西安有兵变,蒋委员长在何处,还未查明,现已派机前往侦察.孔祥熙阅电报后,愕然不知所措.随后,南京他家又给他打来了电话,向他报告张学良给他来电的内容,孔祥熙听后,才了解西安为抗日而发动兵谏的真意.特别使孔祥熙欣慰的是张学良表示对蒋介石的安全负责.深夜,孔复电张学良,请张"审慎"行事.并明确表示,愿为双方和解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1931年9月18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国耻日,对张学良将军来说1931年9月18日是个殊非一般的大屈之日.九一八事变造成国土沦亡,山河破碎,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人们纷纷指责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这一年,张学良成了千夫所指、万众责骂的"不抵抗将军".舆论界也把"欺诈"、"生活放荡"、"花花公子"之类的恶言秽语,一股脑儿抛向张学良,对张学良大肆讽刺和挖苦.对此,张学良内心十分痛苦,从1931年开始直至去世,张学良每本日记的开始日期都是9月18日,九一八成为他一生不能忘记的伤痛.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生命历程走过一个世纪,而其政治生涯却在风华正茂的36岁时戛然而止.但这短暂的政治生命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西安事变,他在历史关键点的每一次抉择,都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引导他作出最后抉择的,都源于他那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爱国抗日情怀.性格决定命运,思想决定行动.在这里,理清张学良的抗日思想历程,就不难理解其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王充闾先生作为有丰富历世经验的作家,对于张学良的人生经历和相关资料都有广泛深入的研究.最近他又广为搜求有关材料,进一步深入探索张学良内心世界的秘密,以《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一书,全面深入揭示了这位出生于辽西并曾经震动过中国现代历史的传奇人物的一生过程,使人更为清晰地见出张学良何以能成为张学良的历史秘密,并对他的成功的失败与失败的成功,做出合于历史逻辑与性格逻辑的分析.而在艺术笔法上的娓娓叙述,展示式与讲述式的交相为用,更是让读者一展开书本便不能放下,可谓各类读者都会读出兴趣的好书.  相似文献   

15.
2000年6月3日是张学良将军的百岁华诞。这次由我采访辽宁省海城人民庆贺张学良将军百岁华诞的活动。接受任务后,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通过这次报道表达了我作为一个同乡晚辈、一个年轻记者,对千古功臣的景仰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之情。  相似文献   

16.
郭松龄是奉系军阀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一生的壮举就是“反奉倒戈”。 一生从戎官至副司令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生于沈阳深井子镇的一个名叫渔樵村的富户家庭。1905年,时年22岁的郭松龄就读于奉天陆军小学堂,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土匪起家;他们父子都是奉系军阀的统帅人物。张氏父子,以及大帅的几房妻室,少帅的前后两个妻子,都曾经是瘾君子。  相似文献   

18.
王健 《编辑之友》2016,(12):91-94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东北,因开辟较晚,文化草莱,接壤强邻,招致觊觎,坐使日人报刊纷驰.这些报刊在东三省风行,使之文化侵略野心膨胀.奉系军阀在强大帝国势力面前对日人报刊虽有宽松一面,但当日人报刊侵犯东省主权,摧残金融,挑拨是非,颠倒黑白,肆意造乱之时,奉系军阀也会对日人报刊加以干涉限制、禁阅查封,甚至会支持奉系羽翼下的东北报刊与日人报刊进行笔力角逐,以维护东北的主权和民众利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9.
<正>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是原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千古功臣张学良父子的官邸和旧居,又称"大帅府"、"少帅府"。始建于1914年,1933年建成。大青楼位于帅府东院北部,张作霖1925年晋升为东北边防督办后在此商议军事机密、制定重大决策和接待中外要员。赫赫有名的"老虎厅"就在一楼的东北角,它因陈设有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  相似文献   

20.
吴崑,字寿田,寿天,别号吼生,湖北黄冈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曾任同盟会本部评议员兼民报干事、同盟会辽东支部负责人,在协助黄兴和宋教仁创办《民报》、发动和组织长江流域及东三省反清革命过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因此在同盟会内有"鄂籍会员四杰之一"的称誉。吴崑一生遗文甚少,迄今为止,在所有辛亥革命史料中尚未见到任何一篇属于他的亲笔著述。笔者近日在收集近代东北史料时,在民初进步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