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3,(S6):144-145
<正>东北讲武堂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执政东北时期创办的综合性军事学校,与当时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校,并称为民国四大军官学校。从这所学校里,曾走出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千古功臣张学良,军事奇才郭松龄,东北军名将王以哲,赫赫有名的中  相似文献   

2.
东北讲武堂     
《兰台世界》2015,(9):2
<正>东北讲武堂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培养军事人才最多的军事教育机构,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广东黄埔军官学校并列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军官学校。奉系军队中的高、中级军官基本都经过东北讲武堂的培训。东北讲武堂的前身为东三省讲武堂,最初于1906年由盛京将军赵尔巽筹备,最终于1908年,由东三省总督徐  相似文献   

3.
东北讲武堂不仅为奉军及东北军培养了一批中、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加速了东北陆、海、空军的近代化步伐,同时加快了东北军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4.
张氏父子开办东北讲武堂一共11期,第十期是总结了之前几期军事教学经验后达到了顶峰时期,传授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技能对以后建军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沈阳老龙口酒厂与龙之梦大型商场之间,有一处古老的青砖平房,走过这里的人都会留下奇怪的一瞥,这处旧房子安然伫立在时尚现代的商业大楼及地铁口旁边,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格格不入。年轻的沈阳人绝不会将它与上世纪初名震中外的军事教育机构联系在一起,它就是"东北讲武堂"遗址。历史中的东北讲武堂曾名震全国,在东北地区的军官学校中,讲武堂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广泛。它曾经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6.
清朝末年的内忧外患促进了新式军事教育的兴起,新式军事学堂纷纷建立。作为清朝"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也出现了新式军事学堂,即东三省讲武堂。东三省讲武堂的建立是东北地区军事教育的肇端,同时也  相似文献   

7.
正高福源(1901~1937),字少卿,辽宁省营口人。192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后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加入东北军,不久被选调进入大帅府,任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后升任团长。1935年,在榆林桥作战中,他兵败被俘。高福源被红军俘获后,自以为必死。但出他意料的是红军不仅没杀他,反而还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赞成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不久,他就根据中共领导人的指示,就回到西安做张学良的工作。经过他几次穿针引线,东北军与红军很快就达成了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8.
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是培育新式军事人才和奉军中高级军官的摇篮,是东北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本文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流变、演进入手,分析军校内的课程编练设置及其特征,并最终考察其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伟大的爱国者”,他不但在中国政坛上留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中国尤其是东北的体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在体育领域的建树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因为他一时冲动,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近些年来,广大历史学者通过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有诸多原因的.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张学良的父亲是被日本人炸死的 张学良,字汉卿,奉天(今辽宁)海城人,人称张少帅.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营、旅、军团长,参加过两次直奉战争.他的父亲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人称张大帅,曾长期盘踞在东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军阀打败直系,张作霖挥师入关,夺得北京政权.  相似文献   

11.
东北讲武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讲武堂是奉系军阀的“军官学校“,奉系军队的高、中级军官基本都经过它的培训。它在提高奉军的战斗力,促进奉系军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琦 《兰台世界》2006,(12):64-65
张学良主政东北前后,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与掠夺,加强东北与国内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加速东北的现代化建设,对内外沟通的重要工具——无线电通讯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使东北的无线电通讯事业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得到快速发展,无论在设备规模上,还是在通信能力上,当时都居全国首位。东北无线电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全国无线电通讯事业水平的提高。一、艰难起步打破国外垄断局面日俄战后至1922年间,东北的电信事业一直为日本人所垄断。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军队为战事需要,曾强夺中国电报交通机…  相似文献   

13.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开办于1909年,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其对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尤其是对云南以及全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云南以至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被朱德总司令称为“革命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也是中国公开招收海外华侨学生和外国学生的第一所军校。1916年,云南都督、讲武堂校长唐继尧派特使陈觉民、符赞坊等到马来亚等地宣慰华侨,筹措华侨捐款,扩大其在南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兵运方针的指引下,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满洲特科"开始在东北讲武堂中秘密开展兵运工作。  相似文献   

15.
云南讲武堂对黄埔军校有重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云南陆军讲武堂都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学校。当然,从影响来说,黄埔军校比云南讲武堂更大,因此有人说云南讲武堂乃“云南之黄埔”。此说虽有一定理由,却难以成立。原因是,云南讲武堂的建立较黄埔军校早15年(云南讲武堂建立于1909年,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而且,很难说黄埔军校对云南讲武堂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辽宁海城位于辽东半岛北部,东依莽莽群山,中有坦荡平原,两临潆洄辽水.群山雄姿百态,河水诸流汇集,好似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海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吕正操将军1905年1月就出生在这里.他早年在缫丝厂当学徒,1922年参加东北军,1923年人东北讲武堂学习.1925年毕业后,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张学良的少校副官.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钟实 《航空档案》2005,(1):56-57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张学良是为数不多的名人。1936年12月与杨虎城一起在西安对发动蒋介石“兵谏”,震惊中外,功著千秋,被炎黄子孙世代褒扬。然而,关于张学良和东北早期航空的事迹,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8.
1928年7月,张学良将军继承父业,就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开始独自执掌东北军政大权.在1928.年到1931年三年时间里,张学良将军为把东北建设成为"振兴中华的基地",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措施.特别是对东北通货膨胀的抑制,取得显著的成效,曾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张学良认为国民外交协会在当时特定环境下以人民外交为依托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由于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在民办转为官支民办后只有两年便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其外交活动的详情大都鲜为人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它也缺乏系统专门性的研究,为此笔者愿就这样一个成立仅有两年的民众团体在外交层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它与张学良政权的特  相似文献   

20.
东北大鼓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大鼓是产于沈阳地区的地方曲种。因沈阳在历史上曾名奉天,故当时有“奉天大鼓”、“奉派大鼓”之称。张学良“东北易帜”后,该曲种又称“辽宁大鼓”。因这一曲种在东北广泛流传,所以多称东北大鼓。东北大鼓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基本唱腔,如四大口、四小口、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