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金平 《兰台世界》2014,(12):82-83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行者,他首次阐述了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理论。他于1903年提出教育的宗旨包括身育和心育两部分,其中心育又细分为智育、德育、美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育成智力和人格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魏康成 《大观周刊》2013,(3):240-240
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并不应该是单纯的体育教育.他离不开思想教育的渗透.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让思想教育与体育教育完美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做为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高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陈嘉庚注重人才培养,一生倾资办学,在国内外共创办学校100多所。他的教育理念很独特,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他的许多教育理念,时至今日,对大学德育教育仍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把关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审美的过程,影响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她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革命人生观。  相似文献   

5.
巴特勒是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从事图书馆学教育20余年.文章基于巴特勒的文章和教学实践,总结了他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即以"研究"为教育核心,重视通识教育和全面教育,强调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的关联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2021年5月21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义务教育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强调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和培训秩序,坚持从严治理,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确保改革稳妥实施.站在新时代国家发展和人才战略的高度,准确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双减"工作政策措施、目标任务,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立足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服务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出版服务品质,是历史赋予教育出版人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屈化冰 《大观周刊》2013,(7):125-125
教育是立足于协调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素质教育不再像应试教育那样,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让学生围绕本本读死书和死读书,轻视能力的培养;偏重学科教育,轻视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主体,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提高人才素质就是要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应该也能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曾大量翻译国外教育学著作,并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关于全面教育、哲学教育、高等教育、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理念不但推动了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对当下的教育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秀丽 《大观周刊》2012,(32):221-221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给予我们教育者的紧迫任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织形式,在传授人类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信息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渗透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俊晓 《大观周刊》2012,(3):221-221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课程,教育主管部门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以"知识应用和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数学教师更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去不断学习和形成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技巧,以满足学生收获知识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于景艳 《大观周刊》2012,(12):283-283
在语文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两者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注重了工具性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文性的熏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怎样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呢?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在北大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提倡的“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及自由人格的大学教育思想,对我国近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闫婷婷  李伟 《兰台世界》2013,(22):135-136
<正>潘光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很著名的教育家、性学家、社会学家,一生致力于各种社会学以及相关的研究,这其中尤其是在教育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是中国最早反对专业教育的教育学家,认为纯粹专业教育不能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全面的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最大化。由此他提出了"位育"的思想,这种思想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结合,试图找出一条  相似文献   

15.
王景琴 《大观周刊》2013,(6):278-278
美术课是初中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存初中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培博 《大观周刊》2011,(35):169-169
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适应未来的需要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之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唐江 《大观周刊》2012,(14):173-173
现代恩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是掌控学生思想,约束个性,而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即是要把学生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思政工作的目的与推进学生发展统一起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理论、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内容。实现人性化思政教育的途径在于树立人性化理念,构建面向生活的教育内容、互动式教育模式,营造人性化校园氛围等。  相似文献   

18.
吴生菊 《大观周刊》2011,(23):191-192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应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生物学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在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张巧云 《大观周刊》2012,(14):268-268
体育不仅具有促进身体发展,而且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功能。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这既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也是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本身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郑丽珍 《大观周刊》2012,(22):271-271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