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上的法律图书可谓琳琅满目,但就其主流来说,有四类比较畅销,它们分别是:法律考试辅导用书、法律专业教材和论著、法律实务工具书、法律普及生读物.  相似文献   

2.
孟渭清  夏昕 《记者摇篮》2010,(9):52-52,61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新的法律法规也不断颁布和实行,一方面,新闻媒体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责无旁贷;另一方面,广大群众迫切需要了解法律内容。2008年3月,辽阳台的《与法同行》栏目应运而生,报道法制新闻.以案说法,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为椎动公平正义、依法治国尽了一点职责。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负有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责任。因此,新闻媒体在积极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应做守法、护法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法警新闻报道,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的责任,应该彰显法律理性.现在社会上"依法独立审判"、"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等观念还很淡薄,媒体理应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知识,普及现代法治观念,如果媒体的报道无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无视法律保障的人权,将愧对自己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5.
白艳 《传媒》2020,(2):76-78
热点事件能在较大范围内吸引广大公众的注意力,因而是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热点事件展开普法活动是新闻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可以通过将法律知识点与事件要素进行有机结合,请立法者、执法者和法学专家深入解读,把相似事件作为延伸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提升新闻记者的法律素养,注重事件报道的严谨规范,避免跟热点而引发的流量陷阱等。  相似文献   

6.
黄璐 《大观周刊》2011,(32):40-40,54
质疑非著名学者方孔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只有糟粕没有精华的观点,笔者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批判方孔先生的观点,提出秉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剔除其障碍性因素,传统法律文化构成了法律发展的历史前提与宏观要素,并对当代法律发展所面临的发展模式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7,(1)
何微先生是中国当代新闻学理论巨擘,是与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王中先生、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甘惜分先生等齐名的新闻思想家。他有着早年接受史学教育的深厚根底,有着数十年的新闻工作实践,有着参加革命斗争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军事辩证法的积累,有...  相似文献   

8.
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法律制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导致了一系列法律问题的出现。本文着重探讨了计算机信息网络法律制度的建构必要件、立法原则、基本结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现有立法的概况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祝振亚 《档案》2011,(3):57-59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加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鉴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我国法律对医疗损害的归责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0.
孔永红 《兰台世界》2016,(6):105-107
中国历史论著卷帙浩繁,虽穷毕生精力也难读其万一。但中国历史蕴含着丰富而又优秀的文化资源,值得汲取和借鉴。吴泽先生是对历史的教育和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之一,一方面,吴泽认为历史的教育,是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所著《中国社会简史》成为青年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学习教材,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另一方面,吴泽还考察了历史通俗读物,认为演义与小说有着不同的内涵,并希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和史学理论,谱写出一部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供社会普通大众阅读等等。吴泽对历史教育与普及的关注、践行、支持和建议,值得深思,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于研究清朝对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法律实施、管理方法,解读传统民族法律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着可供参考的历史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受到腐蚀和演变,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诸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活动在一些领域明显增多,打击职务犯罪成为新形势下反对腐败,保护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搞好这类报道对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预防和警示犯罪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报道对象的不同,这类报道和一般的专题报道有着很大的差异,除了选择好具有积极意义社会效果的体裁以外,要求记者在法律知识素养、采访技巧及宣传的针对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西汉初期的思想家中,陆贾的法律思想有着重要影响,并展现了当时法律思想演进的时代特点。他的法律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道峰  夏令国 《兰台世界》2016,(12):108-109
擅长文辞、性情温良却有着一身好功夫的张锦湖,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做出了显著的军事贡献,其扶弱善举尤被人们所称道。张锦湖曾经护送"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颇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同时,张锦湖于民国初期在青红帮中有着较高辈份、较大威望和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军界宿星、帮会元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广泛普及法律知识,我馆与上海市第四律师事务所、长宁资料信息中心联合创办了法律咨询站。其服务的内容是提供法律文献、资料信息、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承接办理刑事、民事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同  相似文献   

16.
自一九八四年五月《河南日报》创办“政法之窗”专刊以来,至今已刊出一百一十多期。它在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方面发挥了作用,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政法之窗”坚持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传递法律信息,揭露和抨击违法犯罪行为,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普及法律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方针。广大读者称“政法之窗”是宣传政策法律的园地,普及法律知识的窗口,传递法制信息的桥梁,提供法律服务的益友。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宋照肃同志撰文称“‘政法之窗’”用生动的典型案例教育人们学法、守法、依  相似文献   

17.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我们的法学界,这个论断如今已经是一句朗朗上口的格言。它缘起于梁治平先生翻译的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一书;而伯尔曼先生在汉语法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视作为现代化程度最高,在群众中影响最大的宣传媒体,在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人们遵纪守法观念,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法制宣传节目,不仅涉及法律内容,而且风格多样,立足本地资源,以现实案件为例,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弘扬道德风尚、宣传精神文明为宗旨,形式上深入浅出,真实客观,多方位、多层面地采访报道功、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但是,仍有部分节目没有处理好电视特性与法理性的关系,或是单纯地报道公安司法机关侦破案件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穆晶 《记者摇篮》2009,(11):64-64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法制节目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案例向人们反映出案例背后的本质,给观众提供借鉴和思考,观众在了解案件事实的情况之后,希望获得通俗易懂的解疑释惑,因此,承载着教育和人文关怀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四五"普法期间,本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本市"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档案"四五"普法要求,广泛开展档案法律宣传,积极推进档案法制建设,在普及档案法律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