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广播影视业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一)国内要求1.从党的政策、宪法的高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宪法实施三十周年纪念讲话中提到: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  相似文献   

2.
“如果公民合法财产有可能须臾成空,社会的安全感普遍缺乏;如果社会诚信缺失,人相害而不相帮;如果政府行为朝秦暮楚,决策过程暗箱操作,如何称得上现代国家,又怎么称得上治理的现代化?”2013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营造法律至上的法治环境》,明确“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完治国”,号召“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6,(Z2):69-70
<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最科学的治理方式,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党和国家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作出的决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未来一个时期,推动法治建设将是全党全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抓住机遇,立足档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立场。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胡锦涛同志在其所做的政治报告第五部分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档,以档案法律规范为依据,科学地管理档案事务,合理地调整档案社会关系,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进步,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档案事业上的具体实施,也是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强档案行政管理,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就领导干部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文显指出,核心就是树立宪法至上,解决权大于法、还是权在法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法者,天下之仪也",从古至今,法律都是治理天下最基本的规则和标准。2014年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的治国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的讲话是对执政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于宪法问题很多新的论述,也为宪法后30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今年是中国现行宪法(八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如此总结。"这篇讲话,把宪法和法律的很多问题说到了极致。"12月5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法治政府建设新要求座谈会"上,  相似文献   

9.
曾爱云 《档案时空》2017,(10):37-4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全面部署,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的主旋律。档案部门也紧跟中央步伐,2016年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全国档案“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今后五年的档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继续深入推进依法治档,不断提升档案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5,(2):27-32
社科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外文出版社97871190908702014—1080.0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谈中国、论世界,为各国读者开启了一扇观察和感知中国的窗口。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品味悠长醇厚的中网历史文化,感受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和梦想追求,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更加理性地读懂中国。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已经融入生活方方面面,并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作为治国理政的新举措,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的大智慧,已融入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理念中,治国理念与时代特征密切相连,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全面深入改革正在步稳而蹄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讲话中表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是继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依宪执政"理念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掀开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新的篇章。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力度,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助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已经融入生活方方面面,并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作为治国理政的新举措,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的大智慧,已融入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理念中,治国理念与时代特征密切相连,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全面深入改革正在步稳而蹄急地推进。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图书之一,中共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入选了2012年国家出版基金和"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本书以问题为中心,深度解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之道,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治国方式和治国经验.在当今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情势下,本书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非常到位,分析透彻,使人读后感到受益匪浅,对了解现在与未来中国的发展很有帮助.本书作为畅销红书《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姊妹篇,同样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全书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著作海外发行最高纪录,是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开启全球传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突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探究其海外传播范式,对推广新时期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完善全球政治话语体系,为人类发展提供新模式借鉴和选择,谱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国振 《大观周刊》2012,(11):24-24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最终模式,中国从近代开始进行变法,改变以往以人治国的传统。本文旨在分析中国的传统与法治的紧张关系,并从中找出中国法治的问题和出路,从而使法治可以真正实行。  相似文献   

18.
于学强 《兰台世界》2017,(2):119-123
《召诰》反映了召公的政治伦理思想:宽容节制方能承继大业、律己爱人方能天下太平、敬德保民方能江山永固。召公的政治伦理思想影响了周王治国理政的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思想以德治国理念的形成,也有利于当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在推进治国理政的现代化进程的今天,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将其成功地嫁接于中国政治实际,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我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同时将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人民性贯穿到新冠疫情防控的始终,将中国速度、中国担当体现到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人民群众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力量与众志成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英译诗文为研究对象,从外宣翻译的角度,分析了诗文翻译在新时期外宣语境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在解读诗文的时代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翻译方法。本文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中的诗文翻译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中国话语自信和话语自觉",其翻译方法对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