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档案违法行为的定义及含义 档案违法行为是指故意或过失违反《档案法》的,以档案或档案保护设施等为侵害对象的,侵犯国家和社会的以及公民和法人的档案权益的,造成档案损失或其他危害结果的行为。要正确理解这一定义必须准确把握其内在含义:档案违法行为具有违法行为的一般属性;同时它是一种违反《档案法》的违法行为,具有这一有别于其他违法行为的特殊属性。每一种违法行为都有其特定的侵害对象和客体。  相似文献   

2.
一、档案违法行为的定义及含义档案违法行为是指故意或者过失违反《档案法》的,以档案或档案保护设施等为侵害对象的,侵犯国家和社会的以及公民和法人的档案权益的,造成档案损失或其他危害结果的行为。要正确理解这一定义必须准确把握其内在含义:档案违法行为具有违法行为的一般属性;同时它是一种违反《档案法》的违法行为,具有这一有别于其他  相似文献   

3.
《档案法》实施30年以来的112件档案违法违纪案例显示,《档案法》对于法律责任的制度设计比较科学;同时,也存在档案违法行为的设置应该进一步完善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完善《档案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5个建议:科学设置档案违法行为、完善档案行政责任制度、加强档案行政责任与档案刑事责任之间制度衔接、科学表述档案民事责任、协调《档案法》与其他法律中同一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要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停止侵害就是责令馒犯他人著作权的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如:出版了促权作品,要立即停止出版、发行,封存处理。消除影响是恢复名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档案法》、《行政处罚法》和《刑法》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个不同维度对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档案归档、档案保护和档案利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规范。在《档案法》修订以后,三者冲突有所减小,但仍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6.
违反新《档案法》的义务性规定构成档案违法,档案违法行为犯罪化的结果是在刑法中设立档案犯罪.根据法益保护原则,违法行为犯罪化的正当性应当以法益侵害性和刑法介入必要性为前提.学界关于档案违法行为犯罪化扩大的建议,缺乏刑法一般预防和刑罚介入的必要性,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的明确性.目前不具备档案违法行为进一步犯罪化的理论支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特征分析法是运用档案违法行为的特征对档案违法行为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对行为人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的表现;行为主体及主观方面的表现,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行为人行为是否具备某种档案违法行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闻侵权,是因新闻传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广义上的新闻侵权,包括侵害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荣誉权、作权等:狭义上的新闻侵权,专指侵犯他人名誉权(含隐私权)的民事违法行为。本采用的是狭义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档案保管失职行为的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三种,三种行为根据行为主体、后果及侵犯法益额不同而承担不同类型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在刑法中增设危害档案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技术、文化、社情等方面的档案保护,已迫在眉睫.档案保护的违法行为不仅侵犯国家和社会的档案权益,而且也侵犯公民与法人的档案权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档案保护设施,已不能满足档案得以完善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损毁档案是指在档案形成、收集、保管、利用等过程中造成纸质档案的损坏、毁坏或毁灭。行政法对损毁档案违法行为采取的是按照行为类型明确加以规定的规制方式,刑法对损毁档案犯罪行为采取的是按照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分别加以规定的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12.
侵犯著作权是一种违法行为,侵权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的著作权法第五章法律责任的规定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版权纠纷的处理,在查明事实之后,就要考虑适用什么法律条款和如何具体运用法律问题。所以说,法律责任的规定在整个著作权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著作  相似文献   

13.
任何法律上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合法行为产生肯定性的法律后果,违法行为导致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所规定的国家档案馆管理行为也是如此。为了防止、纠正和惩治国家档案馆管理违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档案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办法》从明确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提供权利救济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人事档案遗失救济属于民事救济,应当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范体系内展开。人事档案的国家所有权属性不应成为主张遗失损害赔偿的阻却事由,档案管理者违反档案管理法规造成档案遗失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人事档案遗失损害赔偿满足个人信息侵权的构成要件,适用过错推定归责原则,损害结果上包括财产性损害与非财产性损害。若人事档案可恢复原状,应当优先适用重置、补办档案等责任承担方式;财产损失包括预防后续损害所支出的费用与因档案遗失发生下游损害所受到的间接损失。因人事档案个人信息泄露而直接侵害人格权,或者单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情形均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数额的确定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酌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的不同,将档案违法行为分为显现型和隐蔽型,并作评析. 一.显现型档案违法行为 显现型档案违法行为主要指在档案管理中相对比较常见的暴露的档案违法行为,诸如"不建档的违法行为、违反立卷归档制度的违法行为、违反档案安全保管制度造成档案损失的违法行为"[1].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会发现不少单位存在类似问题,如: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不完整、一些重要文件材料不按时归档甚至根本不归档、明知档案保管条件差也不积极争取改善、档案交接时不履行必要的交接程序造成档案遗失无法追回等等.  相似文献   

16.
编辑出版侵害名誉权作品的民事责任郭登科,郭广录1987年《民法通则》实施以来,人民法院陆续审理了一批文字作品及摄影、影视作品侵害公民、法人名誉权纠纷案。在这类侵权案中,作品的作者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没有争议的;而编辑出版侵权作品的新闻出版单位应否...  相似文献   

17.
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是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由于档案违法行为发生隐蔽、危害后果显露滞后,当档案违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档案纠纷和违法行为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干部人事主管部门应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处理档案纠纷和违法行为;档案纠纷和违法行为当事人应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孙波 《青年记者》2010,(14):72-73
侵权行为是指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以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侵权行为具体化至新闻法学领域即为新闻侵权行为。①侵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和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分析了档案违法行为的特点,阐述了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应特别注重的五个方面,对全面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查处档案行政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