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4,(6):F0004-F0004
王莽执政时间不长,但四次变革币制,造成货币制度的混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因为货币制度的失败而导致政权覆没的典型实例。王莽钱制有以下特征。第一,打出复古的旗号,把早已废弃的货币形态重新搬出来,诸如刀币、布币等,然而其器型已经带着浓厚时代烙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已经相去甚远。第二,推行大钱制度,收敛钱财,这是王莽的根本目的。第三,莽钱制作精良,这或许是因为第一次推行大钱制度,心有所虑,所以在铸造上用心良苦,后代的文人墨客多有赞美之词,也为钱币收藏家所青睐。  相似文献   

2.
订阅1989年报刊时,人们纷纷议论报价,有人说:“翻一番带拐弯”。尽管如此,老订户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因提价而中断订阅。笔者也是“舍命陪君子”的一员。只不过都是订的半年期罢了,因为是自费订阅,经济上不免要有压力。再说还要观察一下,开年这几家办得如何? 乡间有句俗话叫:“钱多出在布眼里”。意思是一等货一等钱。订报跟买布一样,质量好价格昂贵些无妨。老百姓把多出几个钱比喻出在“布眼”里,此话很贴切,有道理。来年报刊提价了,是否报刊也能使读者把钱出到“报眼里”去呢?我想,这就要看办报人的态度!有些报纸、杂志的订价提高  相似文献   

3.
金朝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铜钱的铸造和管理是这一时期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陵、世宗年间,政府大量收集铜材用以铸钱,又以实行短陌、推行铜禁、屡次限钱等措施力图解决钱荒问题,但收效甚微。铸钱过程中出现的“病民”、“多费”等问题最终迫使铜钱退出了流通领域。金朝铜钱以其复杂的演变过程在中国货币史上留下了特殊印记。  相似文献   

4.
黄家兴 《兰台世界》2024,(2):126-133
大钱作为中国古代的货币贬值手段,铸造始于先秦,兴于唐宋,衰于明清。当封建王朝出现财政困难和货币不足的现象时,大钱的出现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弊端,其效果也难以长期维持。随着货币白银化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中国古代货币政策中经久不衰的大钱也最终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5.
五代十国     
《兰台世界》2014,(10):F0004-F0004
五代十国是一个分裂时期。中原地区的梁、唐、晋、汉、周五代。还是在维系唐的币制,而十国币制更乱。这个时期的明显特点是:第一,铸大钱;第二,铸铁钱、铅钱,用低值金属来铸币。反映了社会动乱,通货膨胀。从文物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古钱铸额不多,所以多名贵之品。  相似文献   

6.
五代十国     
<正>五代十国是一个分裂时期。中原地区的梁、唐、晋、汉、周五代,还是在维系唐的币制,而十国币制更乱。这个时期的明显特点是:第一,铸大钱;第二,铸铁钱、铅钱,用低值金属来铸币,反映了社会动乱,通货膨胀。从文物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古钱铸额不多,所以多名贵之品。  相似文献   

7.
王莽的复古改制多从儒家经典取材,有一些我们可以从传世经典文献中直接找到其来源,有些则语焉不详。于是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证据就显得格外珍贵了。本文所讨论的王莽计划了两次却始终未得施行的巡狩封禅制度,就是根据近年在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封禅玉牒”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将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进行对证,从而发现一些新的线索,补充了《汉书·王莽传》记载的不足,分析了一些后代因为文献记载不足所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8.
第二集农民兄弟作股东 (解说)这几年:政策活了,大伙的生活那是好多了,不少人手里攒了些钱,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眼下呢,大伙都在琢磨,如何把手里的死钱变为活钱,小钱变成大钱。听说呵,这个地方有这么一家农民股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薪养廉的尝试、浮动俸禄制度完善管理退休金制度等王莽俸禄改制的内容和高薪养廉的历史效应两个方面对高薪养廉——王莽俸禄改制的历史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薪养廉的尝试、浮动俸禄制度完善管理退休金制度等王莽俸禄改制的内容和高薪养廉的历史效应两个方面对高薪养廉-王莽俸禄改制的历史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因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建 《新闻界》2005,(1):102-103
2005年是我国正式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第22个年头。从中央到地方。一次次新闻发布会的举行,一个个新闻发言人的露面,也让这一制度为人们所熟知。但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制度却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12.
“女兵,女兵,女兵,普通一兵又不普通……”离开京郊那座小小的通信站回到报社开始繁杂忙乱的生活已经好久了。但女兵小姐妹们嘹亮动人的歌声还是回荡在耳边.生物钟也一直停留在6时清醒22时犯困的节奏上。在通信站当兵锻炼的一个月,有我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到通信站体验生活,第一次在部队过生日,第一次春节没回家团聚,第一次在基层连队过年,第一次跟这么多小女兵一起生活,也是第一次以军报编辑的身份去探究去了解基层官兵对这张报纸的看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1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进行币制改革,实施法币政策。至此,长期以来混乱不堪的货币制度宣告结束。这是国民政府在欧亚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中日民族矛急剧凸现,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财经政策。中国的币制制度,自清末至民初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币制因地而异,各不相同,通货名目繁多,发行极为分散,没有统一的保管制度。在市场上流通的,既有重量不等、成色不同的铸币,又有各种毫无保证的贬值纸币。由于货币发行不统一,货币准备金全部都是由各发行机关自行保管,没有集中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学界     
一直关注中国货币制度改革的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胡祖六近日建议,中国目前应以名副其实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代现行的固定的汇率制度。 当前人民币汇率应当重估还是维持现状两种观点激烈交锋。胡祖六则认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还在呼吁延续人民币与美元实际挂钩的汇率制度,这两种方式不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服务理念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馆条件可以落后,但办馆理念不能落后.大钱办大事,小钱办小事,没有钱也能做事情.大众百姓的阅读需求,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本来理由.普遍均等的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路.尊重读者的阅读权利,是图书馆对构建和谐社会所做贡献的体现.有困难找民警,有问题请找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正>清在入关之前,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年间(1616—1626)曾铸过满文"天命汗钱"和汉文"天命通宝"钱,太宗皇太极天聪年间(1627—1635)铸过满文"天聪汗钱",背满文"十?一两"当十大钱。清朝十个皇帝,十一个年号(包括1861年穆宗初即位时,改元"祺祥")都铸有年号钱。清初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各省分设钱局铸钱,铜钱以平钱为主,都称"通宝"。咸丰以后,币制败坏,才铸大钱,称"重宝"、"元宝"。清代钱币不是简单地延续前朝  相似文献   

17.
一位朋友想生产饮料。我知道他并不是实力雄厚的大老板。劝他别做。因为饮料打开市场要靠广告.要花大钱做广告。饮料固然赚钱.但先要投入大把钱,先要“烧钱”.烧不起也就难以成功。我还讲了旭日升、露露等饮料成功的经历。他认为自己的饮料有特色。不用做什么广告.坚持做下去。我无言以对。反正不是我的钱,操那么多心干什么。一年后。我又见到了他,他说到底没成功。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会议决定对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进行试点工作.河北省被列为三项制度改革试点,也是全国唯一在省域范围内同时推行三项制度的试点单位,面对紧张繁重的改革任务,全省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扎实开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目前,省级档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制定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制度的制定工作正在强力推进中.  相似文献   

19.
有了新媒体搅和之后,世界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其实,世界杯和新媒体接吻,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就好像跟同一个女孩接吻四次后,感觉也就没那么强烈了。要说起来,还是第一次的接吻最刺激、最难忘。  相似文献   

20.
大朝通宝钱是蒙古汗国时期的一种钱币,本文立足于出土发现材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对这种钱币的性质、铸造流通地、铸造原因、停止铸造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大朝通宝钱应属于地方流通货币,为阔端系诸王铸造,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地流通市场以及与西域贸易往来所需。忽必烈即汗位以后,由于中央集权措施在各地的推行,以及阔端系诸王势力的衰微,大朝通宝钱最终停止铸造,并退出了流通领域。大朝通宝钱以实物的形式反映了蒙古汗国时期地方势力发行货币的历史情况,从实物的角度佐证了忽必烈时期蒙元帝国加强中央集权、推行货币统一的重要历史过程,为研究蒙元时期的分封情况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大朝通宝钱的形制与面文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钱币特点,而背面的各种文字和符号则带有一定的西域货币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元时期的钱币特点,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外货币文化交流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