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7年10月,陈毅奉命到湘赣边区寻找谭余保领导的湘赣游击队,险遭误杀.  相似文献   

2.
1958年12月21日至22日,彭德怀同志在湖南省委书记谭余保的陪同下来到平江.他这次回平江是想亲眼看看和了解建国以后,特别是在公社化、大跃进中,平江的生产和人民生活情况,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嵩山少林武术文化是我国武术体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自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五百年的发展,终于扎根于中华民族,发展成中国自身的佛学。到清前期,少林武术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嵩山少林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4.
潘燕 《传媒》2015,(21):37-38
2015年4月18日, "中华武术文化全球推广"战略合作签约发布会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ERC东方广播中心与上海体育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启动"中华武术文化全球推广项目".2015年7月14日,莱茵达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签署了《关于体育产业之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在体育产业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普及体育健身知识,传播武术文化的使命和任务.可见,在全媒体时代下,武术传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武术类杂志作为传承与弘扬武术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武术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武术乃中华之瑰宝。足以令国人引以自豪,令世人为之仰慕。民国时期把武术称为国术就说明了这一点。 武术从民国初年开始公开传习。民国七年(1918年)经北京体育研究社呈请教育部列武术为中小学必修课,并将该提案提请全国教育会议通过后,使武术得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6.
宋代武术组织是我国古代武术组织繁荣昌盛的起始,不管是军事性武术、城镇套子武术,还是武艺结社组织,都体现出了宋代武术灿烂辉煌的繁荣景象。而宋代民间武术组织更是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泛,涉及了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其结构组织紧密,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同时,宋代民间武术组织的规模、活动使单调的军事技术朝着多样式方向发展,加强了武术表演的色彩,并且教养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健身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武术的技击功能无形中被削弱,为明清武术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也促进了武术的分家以及后世门派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刘丽君 《兰台世界》2012,(12):48-49
明代是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民间武术活动空前活跃,开始形成多种风格的流派,并留下了大量研究武术技术与学理的著述,为后世研究武术、推动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8):95-1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武术节目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纵向的梳理,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提出:央视春晚武术节目通过采用弘扬武术精神、厚植文化底蕴、传播武术传统、丰富内容形式、融合现代科技等方法,铸就了节目之魂、丰富了节目内涵、夯实了节目根基、创新了节目表达、提升了节目表演效果,使之成为展现武术绝技、传承武术传统文化、反映武术时代风貌、引领武术时代潮流的央视春晚武术节目。  相似文献   

9.
正《武术世界》频道隶属于河南电视台,是一个面向全国播出的数字频道,于2006年8月28日正式播出,内容以武术专业知识为主,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武术专业频道。自河南电视台《武术世界》频道推出以来,大大填补了当代中国传统武术栏目的空白。在开创传统武术栏目电视先河的同时,以《名派真功》《说武论道》《武林擂台》等王牌栏目,将最传统、最真实的功夫展现给观众朋友。其中,《武林擂台》这档栏目通过真刀真枪的武术搏击,将观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文化生态空间的改变,我国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衰落。作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也同样日渐式微。目前,武术文化资源保护、武术文化传承、武术产业发展、武术行业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笔者参与了2017年南风窗"调研中国·广州观察"博士社会调查专题项目,带领团队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此调研项目得到了南风窗杂志社的大力支持,最终形成了一份2万余字的调查报道。基于此次调研,笔者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明代是十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从明代建国开始,外部敌对军事威胁就几乎贯穿整个明代,因此明代朝廷的军事需求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来源。同时明代设立武举与武学制度为明代武术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官方平台。明代武术形成了影响后世的众多流派,出现了大量的武术论著流传于世,成为我国珍贵的武术文化遗产。武术的社会普及与平民化在明代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唐代,武举考试制度的建立,为我国武术走向强盛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武举选取人才的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规范,为武术发展铺平了道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出台相关武术制度,更好地推动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武术档案是武术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武术史研究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档案不仅可以突破当前武术史研究的范围,而且能够提高武术史研究的水平。因此,武术档案资料的搜集必须系统全面,武术档案的归纳整理必须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14.
鲁约 《新闻世界》2007,(10):11-11
从武术神童到国际巨星,《鲁豫有约》讲述李连杰的私家故事。二十三年从未披露的往事;十八年的爱情只因一句承诺;从武术神童到国际巨星……在节目中,李连杰首次披露了年少时与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之初"国人多弃体育技击而不讲,则致社会个人积弱愈甚",学校大力推广西洋兵操,中华武术有被遗弃的可能。武术界人士发出了在学堂里开设武术课程的呼声,众多民间武术名家走进学堂传习武术技艺,为中华武术的推广提供了多种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武则天武举制度的创立,解决了民间习武合法性的问题,提升了古代武术的社会地位,有助于增强民众体质,促进了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古代武术发展的新局面,在我国古代武术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王建利 《兰台世界》2012,(22):88-89
民国时期,在中西文化的聚合与碰撞中,武术活动在理论内容、表现形式与作用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整体而言,武术活动的蓬勃推进、武术社团的广泛设立以及武术竞技的迅猛传播构成了这个时期武术活动的主要特色,也对后期中国武术的良性发展产生了较为久远的重要影响。一、武术活动的探索与推进民国初期,苦难的中国依然遭受着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蹂躏,崇尚西学、贬低国粹之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明清晋商与山西武术共融与共荣的历史渊源,从明清晋商孕育了新的武术拳种、推动了武术文化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习武氛围等方面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对山西武术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徐汉元,1934年生于北京,满族人。前辈作为顺治年间的武状元,跟随顺治皇帝一起到北京。自幼酷爱武术,习武练跤的徐汉元在家庭的熏陶下,加上与生俱来的天赋,使得他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徐汉元,1952年拜京都会友镖局著名镖师王月坡  相似文献   

20.
孙新成 《北京档案》2022,(12):35-37
武术档案作为武术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该文分析了武术档案的组成和历史文化传承的优势,认为其历史文化价值具体表现在武术档案是武术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具有多维的文化传承价值和可考证中外武术文化源流三方面,且可从加强资源收集整合、技术驱动开发宣传、建设展馆出发,实现武术档案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