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丝网加固法的优长与缺憾●张清志由于蚕丝特异的物理化学结构,使蚕丝不仅具有某些优良性能,而且具有珍贵的表现形态,它亮丽夺目,光彩照人。原因何在?这主要因为:组成丝蛋白的氨基酸,在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均无光吸收,加之分子中酰胺键平面的存在,使蚕丝具有很...  相似文献   

2.
潞绸史话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蚕丝的国家。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精美的丝绸就源源不断地输往波斯、罗马等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无比珍爱,我国也因此被称为“东方丝国”。今人所知的我国丝绸业最发达的地方,都在南方。最著名的如苏州、广东、四川,却淡漠甚至遗忘了一个北方丝绸的重要产地——潞州(今山西长治市),以及这里所生产并畅销于国内外的丝绸——潞绸。  相似文献   

3.
胡雪岩破败于公元1883年12月初.关于胡破败的原因,如今几乎已众口一词:即胡败于与洋人竞争的蚕丝贸易战.许多学者在评述胡雪岩的破败时,往往会举出以下两个例证: 一、晚清陈代卿所著<慎节斋文存>说:胡雪岩"每岁将出丝各路于未缫时全定,洋人非与胡买不得一丝,恨甚.乃相约一年不买丝.胡积丝如山无售处,折耗至六百余万金."  相似文献   

4.
《鲁迅研究资料》的一、二、三辑虽属内部发行,但是影响不小,很受读者重视。最近第四辑出版,改为公开发行,并且已经决定从第六辑起按季出版。这样,它的影响必将进一步扩大,也一定会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从第四辑的编辑加工和校对质量看来,觉得很需要作一番努力,以求改进。略举数例,谈些意见。  相似文献   

5.
少年现代科学技术丛书丛书的内容丰富,涉及了当前国内外一些影响大、前途广的高新科学技术。通过阅读,能有益于少年读者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科技知识,探索科学宝库的兴趣和爱好。丛书共分四辑,每辑十本。已经出版两辑。第一辑包括《移动通信》、《捕捉太...  相似文献   

6.
无锡自明代后期起,逐渐成为米、布、丝等大宗商品的集散地.进入清代中期,随着无锡发展为地方性区域经济中心,更带动了银钱业、典当业的繁盛,因此无锡在近代历史上除了被称为米市、布码头、蚕丝市场之外,还一度超过传统的钱码头镇江,而以银钱码头、放款码头著称于苏浙皖地区.  相似文献   

7.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大讲堂》丛书,目前已总共出版了11辑,历时三年之久,其中前三辑累计发行了近三万套,其他辑也达到12000 多的销售量。需要指出的是,这套丛书的“原型”是凤凰卫视的一档学术性栏目。如凤凰卫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在为本书的出版所写的序言里所说的,“当我们决定创办《世纪大讲堂》节目时,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我们找不到任何范本”,所抱  相似文献   

8.
王磊  牛晋芳 《出版广角》2015,(11):78-79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大型丛书,第一辑50卷已于2015年8月全部出版.该丛书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个研究主题.在权威的编委会指导下,该丛书坚持长期规划,分辑出版,致力于遴选国内外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打造高端出版平台.该丛书第一辑推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精品,凝聚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力量,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一个几千年前就能造出丝绸和瓷器的国家,为何至今没有驰名国际的时尚品牌和一流设计师?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中国区荣誉代表杜孟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的确,近百年前中国“辑里丝”就在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但今天全球的顶尖丝巾却是法国的“爱玛仕”,身价百倍于“中国造”“;瓷器”(china)曾是别人景仰中国的代名词,但现在静静躺在中国高级百货店里“待价而沽”的精美陶瓷却是“德国打造“”西班牙进口“”意大利手工”……再看看作为世界纺织工厂的中国时装业,除了OEM“、品牌授权“”代客加工”,我们没有“中国创造”的世界品牌,也没有“…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元旦起,山上海市档案局馆与上影集团永乐传媒公司联合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追忆——档案里的故事》第二辑30集,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黄金时段里每天2集连播。  相似文献   

11.
苏南养蚕植桑起于何时,史无可考,从考古发掘材料看,吴越先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饲养家蚕了,在吴兴钱山漾遗址、河姆渡遗址、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等地发现了家蚕丝织物和纺织工具,充分说明苏南养蚕历史的悠久.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丝绸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固守江东的孙权曾专门颁布“禁止蚕织时以役事扰民”的诏令.隋唐时代,江南丝绸业发展更快,据《吴郡志》载唐之土贡,考之《唐书》所贡,有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布.明清苏州丝绸生产不断向周围农村地区扩散,促进了江南市镇的兴起.据清《吴江县志》、《震泽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而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出版界一些热心的人士围绕“编辑有学无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无意于对编辑概念作任何界定,只从编辑角色转换的角度来探讨编辑概念的发展变化,梳理出编辑概念的发展变化脉络,并阐述21世纪市场经济中中国出版业改革的编辑角色转换模式。 一、书斋模式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编,次简也。”以丝次第竹简而排列之日编;“辑,车和辑也。”辑与集同,合也。可谓,编辑的本义即收集整理,按次第编辑之。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称为编辑。编辑整理后的作品是经过精心筹划、选择、收集、整理和加工后的结果,体现了编辑者的意志…  相似文献   

13.
作家签名本     
绀弩的《血书》绀弩同志的杂文集《血书》,一九四九年八月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印行三千册。这是作者的一本自选集,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所写的部分杂文。书分两辑,上辑为“礼貌篇”,下辑为“血书”。前者是对某些论家的似乎并不礼貌的批评。当然,其中也有朋友之间的议论。如宋云彬先生写了一篇《从礼貌说起》,笼统地批评青年对前辈应讲礼貌,而绀弩看得更加深刻、全面。两人都是《野草》的编辑人,私谊甚深,但是战友之间也应该有批评,这种风气于今淡然,不禁令人怀恋。下辑里有一篇《打倒爸爸》,是从作者一  相似文献   

14.
唐前所撰十六国旧史均已散佚,清人汤球辑有《三十国春秋辑本》,最近吴振清先生为《三十国春秋辑本》作校注,并补汤氏失辑佚文36则,但仍有不少失辑,此补汤氏、吴氏失辑52则。  相似文献   

15.
唐前所撰十六国旧史均已散佚,清人汤球辑有《三十国春秋辑本》,最近吴振清先生为《三十国春秋辑本》作校注,并补汤氏失辑佚文36则,但仍有不少失辑,此补汤氏、吴氏失辑52则。  相似文献   

16.
今人在注释李清照《一剪梅》中"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句时,对"轻解罗裳"的解释多有不同,大致可归类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解释为"脱下裙子",如北京出版社《历代名家词赏析》:"‘轻解罗裳’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湖南大学出版社的李元洛辑注《在天  相似文献   

17.
看到日历上“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诗句,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 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跨人新千年之际,辽宁教育出版社披载着过去一年里巨大的成绩与荣誉,决意创新进取,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里,为中国人酿造更醇厚的书香。 广为称誉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今年将满四岁了,和前三辑一样精彩的第四辑将包括《书画记》、《松窗杂录》、《两都集》、《神秘的金字塔》、《但丁传》等图书。与此同时,新世纪万有文库的掌珍本——十三经系列也将悄然登场,它容纳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  相似文献   

19.
王粲、刘桢古本别集均散佚不传。现存两人别集为明清人重编本,包括张燮辑本、杨德周辑本、张溥辑本、叶绍泰辑本、杨逢辰辑本以及丁福保辑本,其中以张溥辑本最为精核。  相似文献   

20.
北京图书馆藏明代无名氏编《诗渊》,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历代诗歌总集。全书久佚,今存残本分订二十五册,收诗即超过五万首,且其中十之二三不见于他书,弥足珍贵。数年前,书目文献出版社将此书影印出版,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重视。孔凡礼先生辑《全宋词补辑》,主要援据该书。北京大学编《全宋诗》,于此书采掇亦多。笔者于1988年为纂辑《全唐诗补编》,曾将全书通检一过,录出唐人佚诗一百多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