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喆 《文化遗产》2008,(4):120-128
桂中上林县西燕镇壮族民间师公教包括如下基本要素:名称、三十六神七十二相、教法与科法、唱本与科书、神像与法器、面具与服饰、唱师与跳师、师系与师班等。本文运用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上述壮族民间师公教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广南壮乡,生息着30多万壮族儿女,他们勤劳、朴实,无论是房屋居住形式,还是纺织、刺绣、服饰、戏剧、歌舞等,无不充满着古朴自然、明丽秀巧的美,具有独特浓郁的地方性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广泛地流传着壮族师公舞"大酬雷"。"大酬雷"是壮族古代舞蹈的"活化石"。经分析研究后,得出:广西壮族师公舞"大酬雷"植根于人民生活之中,是广西民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水田"纹服饰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服饰类型,一般被认作是中山白狄的传统服饰。通过对出土的穿有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的梳理比对,可以发现"水田"纹服饰分布广泛,除以纹饰为共性特征,在服饰结构、纹饰布局、形制款式方面又具有地方特色。这类服饰是华夏文化与北部戎狄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早期形成时可能受到白狄文化的影响,但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服饰文化的一个支脉,且穿着人群的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同时,本文全面收集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穿着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存世品作为比对材料,对此类服饰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提出了探索方向。在此基础上,对玉器表现的服饰形象的局限性问题略作思考,并在服饰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层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饶文星 《兰台世界》2012,(17):11-12
本文通过对壮族历史档案主要分布地区的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广西档案馆馆藏壮族历史档案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说明,提出壮族历史档案保护应走"政策先行,设立全宗,自筹经费,人才培养"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服饰是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意识的生动反映,具有鲜明的物质文化属性,对唐代服饰的研究始终是中外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本研究以"锁子甲"为线索和切入点,对外来文明对唐代服饰形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伦生 《文化遗产》2010,(4):98-102,115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口耳相传"是其人文教化传统。唐以后逐步出现改造汉字以记音表意的土俗字(又称"古壮字"),并流传有大量民间口头创作的诗体抄本。作为口头文本的"固化",这些抄本大致可归结为"欢"、"唱"、"麽",即抒情性叙事、历史性叙事和宗教性叙事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壮族的传统教化习俗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而作为宗教性叙事文本的《布洛陀》,在整个壮族的民间叙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壮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族医药是壮族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壮医药,为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壮族先民在治病救人过程中所流传下来的偏方、秘方和疗法是宝贵的文献史料,发掘和整理好这些文献对维护壮族文化、传播壮族医药以及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服装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内容。中华先民在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发明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衣冠服饰,并通过服饰来体现"礼仪之邦"的"礼"。  相似文献   

10.
浅谈广西壮族医药文献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族医药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壮医药,为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壮族先民在治病救人过程中所流传下来的偏方、秘方和疗法是宝贵的文献史料,发掘和整理好这些文献对维护壮族文化、传播壮族医药以及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节。壮族把山歌视为乐神,通过唱歌振奋精神、沟通感情、消除灾难。节日到来,家家户户染制花米饭、红鸡蛋,穿上节日盛装,赶到集会地点,以对唱山歌取乐。今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初  相似文献   

12.
以壮族为主的红七军到达中央苏区后,参加了一系列的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壮族官兵随同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他们在战略转移中担任行军先锋,在诸多关键性战役和动员民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共的重要将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服饰品牌运作的不段发展,"形象代言"已成为服饰广告中常常使用的表现元素。因此,深入探讨形象代言的使用对于研究服饰广告表现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形象代言"是品牌竞争时代的产物。服饰企业可  相似文献   

14.
<正>"坡芽歌书"是流传在云南省文山市富宁县壮族地区,以原始图画文字记录壮族民歌的歌集。歌书由81个图画文字构成,每个符号代表一首歌,一共81首歌。熟知歌书内容的壮族歌手能够对照这些符号演唱81首相对应的山歌。这些歌曲有强烈的现场感,如一场跌宕起伏、婉转缠绵的歌剧,描述了两位壮族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约定终身、结成爱侣的整个过程。具有歌书形态的图文符号在富宁地区代代相传,2006  相似文献   

15.
古壮民族尊祖重本观缺失,没有谱牒文化。壮族谱牒起源于土官谱牒。土官谱牒发端于明,盛于清和民国,并在壮族谱牒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壮族谱牒很有分量部分和最早形态。通过探究土官谱牒起因,分析壮族谱牒特点,反映壮族社会群体不断接受、认同汉文化的进程,是壮族社会历史发展必然。  相似文献   

16.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是,对壮族的研究和介绍却相当贫乏,国内外对壮族的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现状缺乏足够的了解。为了扩大壮族  相似文献   

17.
兰新之 《视听》2022,(5):3-6
"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依托广西广播电视台及广西区内各县级融媒体宣传推广,同时与国内各级媒体合作,结合线上直播与线下活动等方式,嵌入电商平台与短视频平台,与社会形成广泛联结,满足广西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西广播电视台与各县级融媒体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直播中...  相似文献   

18.
<正>"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是我国侗族文化的综合体现,顾名思义,其中饱含着浓郁的古风。服饰艺术是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今侗族"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追本溯源,探寻侗族服饰的源变及其特征,将为我们进一步做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所有关于"胡"的界定,均是以"汉"作为中心或主流的,比如"胡服"。本文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代流行的服饰形制,并尝试分析流行原因,描绘出那个时代服饰风尚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服饰艺术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本文纵观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与古代灿烂瑰宝,根据马王堆出土文物详细描述了汉代服饰"形"、"色"、"质"、"图案"等方面的特色,并对中华传统服饰艺术的传承作了进一步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