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涛 《兰台世界》2014,(5):133-134
朱元璋的礼治教化思想内容丰富,其体系构建不仅包括民间祭祀、民间教化、学校教育和法律普及等四个方面,还涵盖了礼制规章和教化运动等制度及动态方面。通过对其分析,对深入了解朱元璋的礼治教化和社会管理思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方勇 《兰台世界》2016,(14):113-115
明代申明亭制度是明初朱元璋按照儒家乡里教化的思想创置的民间基层调解制度。这一制度通过在民间设立里老人这一独具特色的角色,宣朝廷行法令、旌善扬恶以及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基层纠纷调解,以求达到儒家思想中的无讼社会。尽管在六百多年后的当今社会,申明亭早已不适应我国的现代法治建设环境,但该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普及法令、注重道德教化和通过民间调解解决基层纠纷的思路仍然有其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最初的"明刑弼教"思想产生于"德主刑辅"的思想之下,但明朝朱元璋时期的"明刑弼教"法律思想具有"以刑教化"的特点,即通过严酷的刑罚实现教化的目的,"明刑弼教"成为朱元璋重典治国的重要理论基础、立法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陈焕章的"孔教会",把孔教宗教化,这与传统儒学思想背道而驰。最受民国初年进步人士批判和唾弃的是,他主张将孔教列为国教,以封建礼治来取代资本主义法治民主。  相似文献   

5.
韩洪波 《兰台世界》2016,(23):156-158
稀见民间宝卷《和合宝卷》借和合二仙下凡为路遥、马力二人,叙述"路遥知马力"的民间故事,宣扬知恩图报的思想内涵,具有信仰、教化、娱乐作用,其文本则呈现出仪式性结构与故事结构相结合的二重性,在民间宝卷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不但能诲人有方、治学有道,而且也有着卓著的道德教化思想。墨子的教化思想是以义利观为其重要依据,并以兼爱作为其主要内容,对中国教化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继承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汉朝社会政治现实的需要,成书于汉成帝时期的《礼记·乐记》对音乐的作用、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论述。《乐记》并非一成不变地记录先秦儒家音乐思想,而是注入了汉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从《乐记》中可以管窥汉朝音乐教化思想。从《乐记》中的相关论述来看,汉朝音乐教化思想集中体现在:音乐对审美愉悦、人格塑造、治国理政、伦理关怀等方面具有重要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社会的治理,是通过教化权力进行的,掌握这一权力的人是士绅或地方精英,普通民众则在儒家意识形态的作用下,通过“濡化”来实现对社会秩序的认同,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礼仪规则下生活,是为礼治社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8—53页)不过,教化的对象往往并不是那些循规蹈矩的普通民众,  相似文献   

9.
高校新闻传媒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高校传媒在政治思想、学术专业、人生价值观培养等各方面发挥的教化作用。本文立足于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的表现和特点,分析其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作用,并提出高校新闻传媒在实现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避。  相似文献   

10.
自明末清初开始,北方个别民间教团中的民间艺人,便根据俗文学传统故事编写和演唱文学故事宝卷,宣传教义,宣扬因果,娱乐听众。这类宝卷都按照教派宝卷的形式,卷名多冠以"佛说";韵文主要是经忏式的韵诵,故称"念卷"。清政府在康熙朝末期开始严厉镇压各地民间教派,这类念卷和宝卷便逐渐淡化其宗教色彩,而成为民间的信仰教化娱乐活动。它们的发展,同江南吴方言区的民间宝卷,在宗教文化背景、题材来源、形式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同;同时,也没有发展成为商业性演出的民间说唱艺术。所以,尽管留下了许多民间抄本宝卷,但近现代民间的念卷活动在许多地区消失了,只在山西和甘肃河西地区仍有存留。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的法律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法律合法性思想值得我们重视。朱元璋的领袖权威是其实现法律合法性的基础;"重典治国"是其实现法律合法性的保障;法律得以普遍推行是其实现法律合法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法律合法性思想研究:批判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斌 《兰台世界》2014,(5):61-62
朱元璋的法律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法律合法性思想值得我们重视。朱元璋的领袖权威是其实现法律合法性的基础;“重典治国”是其实现法律合法性的保障;法律得以普遍推行是其实现法律合法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杨军  杨华林 《出版科学》2016,24(5):111-115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书坊蓬勃兴盛,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书坊众多、刻书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二是书坊出现的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江南地区替代福建建阳成为坊刻重心。民间书坊兴盛折射出士商关系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加快了明代图书出版从初期单纯赞辅政治的单一教化功能向中后期注重民众实用、休闲娱乐功能多元化的转变,为传播明代通俗文化、启蒙思想提供了平台。民间书坊及其出版活动成为影响明代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4.
赵忠仲 《青年记者》2017,(23):122-124
圣谕乃帝王为训诫民众、臣子所颁布的诏令、训诫,明清历史上有三例圣谕在后世社会教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圣谕六言》、康熙《圣谕十六条》及雍正《圣谕广训》.这三例圣谕系国家制度层面在推行社会教化中的顶层设计,因此本文内容论述所言圣谕仅指以《圣谕六言》《圣谕十六条》及《圣谕广训》为代表的圣谕内容.作为重要的道德教化文献,它们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包括人际传播、文本传播、口头传播等.在这种历史传播进程中,国家与地方在教化体系中达成了“礼制”集体记忆下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张宏燕 《大观周刊》2011,(39):265-265
作为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老子之间两种互见异同且大异小同的思想——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老子思想以“道”为核心,对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德伦理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深远影响。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将“人格”理解为“道德品质”,以此作为逻辑前提来探究和把握孔、老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并把这方面的思想理解为其教化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伦生 《文化遗产》2010,(4):98-102,115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口耳相传"是其人文教化传统。唐以后逐步出现改造汉字以记音表意的土俗字(又称"古壮字"),并流传有大量民间口头创作的诗体抄本。作为口头文本的"固化",这些抄本大致可归结为"欢"、"唱"、"麽",即抒情性叙事、历史性叙事和宗教性叙事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壮族的传统教化习俗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而作为宗教性叙事文本的《布洛陀》,在整个壮族的民间叙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星 《文化遗产》2013,(2):1-10,157
民间信仰是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共同关心的重要学术课题,本文在详细归纳了民间信仰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无神论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合法性"问题的困扰。民间信仰获得合法性的路径,除了"民俗化"、"宗教化"之外,近年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出现了"文化遗产化"的新动向。通过对一些经典性研究个案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皮影是我国民间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具有巫术、教化、娱乐和审美等戏剧功能,也曾在我国的革命宣传与电影制作、动画制作等文化艺术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皮影戏已陷入濒危的处境,如何开展对其的研究和保护,也成为了新时期文化艺术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费孝通看来,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的法律是有差序的法律,有区别的法律;乡土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礼治秩序,通过传统的礼来教化民众与维持秩序,而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蜕变过程中,则存在严重的礼法冲突。  相似文献   

20.
草根皇帝朱元璋虽然在马上取得了天下,但他构建了明代教育体制的整体框架,为明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阐述了朱元璋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思想的实践步骤,以期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