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刻字于石,传于后世,是中国历代以来的传统.与甲骨、青铜器、简犊、帛书等一样,石头自古即成为记录文字的重要载体.实际上,中国刻石的兴盛是汉代以后的事情,汉代的刻石堪称中国石刻的原点,甚至称之为古典也不为过.因此汉代碑刻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中国石刻的原点和古典.汉代碑刻包含了两汉时代的碣、碑、墓志、画像石题记、摩崖、石人石兽题字、黄肠石题字、居住建筑类石刻题字等所有的石刻文字,是严谨和规范的学术概念,不包含没有文字的汉代艺术石刻.汉代碑刻是研究汉代社会风俗、意识形态、历史史实以及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一个时代,这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表现在文化艺术方面.汉画像石就是汉代人民创造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山东是汉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与汉代齐鲁大地发达的经济、文化以及独特的自然条件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07,(6):F0002-F0002
佐特陶瓷艺术中心创立于2000年,是以陶瓷文化为背景、以展示中国陶瓷文化为宗旨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可以了解到  相似文献   

4.
晚清至民国瓷上山水艺术是人类艺术文化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灿烂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至民国时期,瓷艺家们具有独特的绘画风格,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瓷上文人画风,为瓷上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晚清至民国瓷上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和艺术成就体现了文人瓷艺家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趣,促进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伟华 《兰台世界》2015,(7):122-123
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是基本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保持协调的,通过动物雕塑艺术语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汉代佣书业兴盛的原因,探讨了汉代佣书业呈现的特征,指出佣书业催生了图书市场的形成,对普及文化知识、图书发行事业以及典籍的流传保存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陶瓷工艺是一门较为古老的传统手工艺行业,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包括陶器和瓷器两种手工艺品在内的陶瓷行业自出现之日起,便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因为陶瓷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容器,也是蕴含着历史、文化、艺术与技术的装饰品、收藏品和艺术品.中国历史上陶器和瓷器的出现并非在同一时期.根据现有考古研究发现,陶器出现于秦朝以前,已有上万年历史.而瓷器出现较晚,至汉代才开始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景泰蓝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享誉全世界,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动荡与变革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景泰蓝工艺在这一阶段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兴盛与衰败的历史沿革[1]91。本文拟就此沿革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探析影响清末民国景泰蓝工艺兴盛与衰落的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艺术奇葩——山东汉代画像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雕刻在墓室、祠堂、门阙等建筑物上的石刻艺术品。作为我国古代为墓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刻融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于一体,主题鲜明,深沉雄大,体现了大汉帝国的时代特色和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0.
汉画中存在着大量的宇宙空间图式,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汉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与理性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汉代人对宇宙运行的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求索,这一特质也影响到汉画艺术的发展。汉画宇宙空间图式的构建,显示出汉代人试图通过图像艺术以探寻生命在宇宙中的所处位置及存在方式,并由此而消除死亡所带来的困惑与恐惧的这一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11.
洛阳汉代墓室壁画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汉代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在丧葬文化领域中的反映,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古代艺术珍品,今天依然有其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茜 《文化遗产》2014,(1):111-118
汉画中存在着大量的宇宙空间图式,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汉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与理性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汉代人对宇宙运行的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求索,这一特质也影响到汉画艺术的发展.汉画宇宙空间图式的构建,显示出汉代人试图通过图像艺术以探寻生命在宇宙中的所处位置及存在方式,并由此而消除死亡所带来的困惑与恐惧的这一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13.
汉代画像砖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对现代的人们来说,它们似乎是一种过去的东西。笔者试着从画像砖的形式美感、意境等美学特色来分析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提倡现代的艺术工作者们借鉴其精华,使我们的艺术具有传统的文化蕴味,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明代是紫砂壶制造和紫砂壶文化兴盛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紫砂壶艺术名家以其精湛的制造技艺为明代及后世留下了不少紫砂壶珍品,反映了明代紫砂壶艺术于传统继承中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王惟红 《传媒观察》2007,(11):19-20
故事在中国拥有悠长的文化历史渊源,从汉代的俳优、唐宋的传奇到明清的小说,故事文化的传承孕育了中国独特的故事艺术传统。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视这种"叙事的媒介"更成为  相似文献   

16.
宋代磁州窑装饰艺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以其生动、豪放的装饰艺术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成为竞相模仿的对象。宋代磁州窑的绘画装饰艺术是对传统中国陶瓷的革新,开创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先河,同时也为以后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琳琳  张莉 《兰台世界》2012,(36):119-120
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象征。宋代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对该段历史时期陶瓷艺术的简述无疑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迪妮  郭海霞 《兰台世界》2014,(11):152-153
汉代园林艺术是中国较为原始的园林艺术,经过其对园林意境的拓展,使得中国古代园林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类。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便成为中国文化精神根源,其造园技术体现的正是汉人包罗万象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汉代音乐艺术的审美精神,阐述了汉代音乐审美精神的内涵和底蕴,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汉代音乐在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语言艺术,但在发展进程中,它与音乐、美术等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肇始于隋唐、趋精于宋代、兴盛于明清的雕版印刷,给中国文学带来了生动的插图。尤其是步入20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随着新闻出版社业的长足发展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新文学所包含的信息量(社会的与个人的、历史的与现实的、时代的与审美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