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公布2008年工作要点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教材建设。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在这样的目标下,如果能在全国设立“全民历史日”,以及在学校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能更好开展弘扬和培育全民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中小学实际,特制定《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这些指导性文件的发布,为中学生物教师指明了在教学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是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8号文件),落实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现就组织好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要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井冈  相似文献   

6.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怀生命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根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称“两纲”)的要求,我们挖掘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以基础性、普遍性、系统性统一推进,坚持开展拓展性、研究性学习,将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广东番禺中学近几年来.在师生中大力开展“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的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着力开展“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的课题研究.并以“孝道教育”为实践“你行我也行”办学理念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切入点.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8.
《青年教师》2006,(9):2-2
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宣传、教育部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好2006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阐述,昭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的深远意义。那么,学校教育如何担负起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让民族精神照耀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呢?一是通过学科教学,让青少年学生全面了解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容,是民族历史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表现出的富  相似文献   

11.
葛为龙 《学苑教育》2012,(17):77-77
历史教育是社会和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和完善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学不仅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还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情趣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黄建强 《湖南教育》2004,(19):20-21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的弘扬和培育民旅精神的内容、途径、方法,结合我校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学校在培育途径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即:如何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平台.解决内容中的核心重点和灵魂问题活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以活动为载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日前就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宣传、教育、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好2006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提出,中小学要广泛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教育活动,交流和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促进集中的主题教育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在9月份选择一天为中小学校园交流开放日,集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特别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教育活动。通知倡导各地结合…  相似文献   

14.
《青海教育》2005,(4):56-56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要将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纳入各学科,并且每周保证1小时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宿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在弘扬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面对世界范围的多种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学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就制定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该《纲要》要求:一是要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扩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相似文献   

1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重要的任务,高校必须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度出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的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注重大学精神家园的建设,培育民族精神和高尚品格,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郭玉英 《宣武教育》2003,(12):42-4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十六大报告中还专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进行深刻阐述和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也先后以“我们的责任”、“诚信”、“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丁系列教育活动,来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必须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外来文化广泛传入,民族文化受到猛烈冲击的今天,加强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青少年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重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基础,也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上海市也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颁布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