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第2期《新闻学刊》登载《消息不必有导语》一文,强调“消息中的导语亟需废除”,理由之一是“导语降低了报纸的可读性”.这种观点,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从新闻的发展历程看,一百多年来,从没有导语到“5W”俱全的导语(即晒衣绳式导语),到重要W导语(即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方面)和以新颖取胜的延缓性导语,这是新闻适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形势的不断进步.是新  相似文献   

2.
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找到最重要的因素;根据新闻的时效和材料的内容,决定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一般对时间紧迫的新闻用直接性导语,对迟到新闻、特稿、通讯用延缓性导语;如果最突出的因素只有一个,就写单因素导语,如果最突出的因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再考虑是用多因素导语还是用归纳性导语;写导语最好用单句,即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式,尽可能少用复句;导语中的名词最好用实体名词,不用抽象名词,最忌用读者难懂的套话;精心选择动词,尽可能选用富有动作色彩的活泼的动词;导语要短。记者写新闻导语的几条准则@辛…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新闻导语?目前国内新闻界给导语下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四种(笔者见到的):一、导语是消息最关重要的开场白。二、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个自然段。三、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通常是第一个自然段,是新闻独有的结构语言。四、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用主要的、新鲜的事实,简明生动地概述新闻的思想内容,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笔者认为以上定义,前三个都没有揭示导语这一概念的内涵;最后一个沾了一点边,但  相似文献   

4.
安泰 《新闻知识》2001,(8):39-40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根据…  相似文献   

5.
新闻导语中的六个要素(五个 W 和一个H),不能平分秋色,而要抓准新闻中最重要的要素,突现新闻的价值,是今天的新闻报道向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处于导语中最突出地位的那个新闻要素,我把它称之为“强调性要素”。新闻六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在不同的消息导语中处于核心领头的地位,这就要看事件本  相似文献   

6.
《新闻学词典》新闻导语定义是:新闻导语:新闻的开头,通常是第一个自然段,是新闻独有的结构语言。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的文句,概括新闻的精华所在,揭示新闻主题,唤起读者注意,使之在脑子里先有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凡是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导语,又称“复合导语”。  相似文献   

7.
博览     
第三代导语新闻导语的写法一百多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代导语简单地交待时间、地点、人物。第二代导语是面面俱到的五个W。现在流行的导语可说是第三代导语。在写作方法上,它是对第二代导语的否定。第二代导语面面俱到,如一条完整的新闻,要让读者了解事  相似文献   

8.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持这种新闻观点的人为数是不少的,也是最为流行的传统认识。其实,这种观点是很不完全的。就结构层次来讲,导语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自然段,这类表达形式固然居多,但也可以是二、三个自然段,甚至四、五个自然段组成的。王家鼐曾著文指出: 一般人常说:新闻导语就是新闻的第一段,这是值得商榨的。的确,绝大多数新闻的第一段是导语,但并不是新闻的第一段都是导语。比如:把一个动人的情节放在第一段,以吸引读者,这种新闻不少,但那第一段不一定是导语;独段新闻也不是整段新闻都是导语。至于多元素新闻,就可以有两、三自然段做导语。  相似文献   

9.
博览     
第三代导语新闻导语的写法一百多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代导语简单地交待时间、地点、人物。第二代导语是面面俱到的五个 W。现在流行的导语可说是第三代导语。在写作方法上,它是对第二代导语的否定。第二代导语面面俱到,如一条完整的新闻,要让读者了解事情的细枝末节,完全可再写一篇特写。现在西方的特稿、中国的通讯,实际上已取代了第二代导语后面的「新闻主体」。因此,第二代导语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美国新闻学家威廉·梅茨讲:“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西方报纸、通讯社的领导都强调,一个记者在写一条新闻前,设计20条导语并不算多。为了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站住脚,许多西方新闻同行们在采写新闻时,也确实用心地追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则消息的开头,新闻导语以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浓缩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在新闻报道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导语通常位于第一个自然段,是新闻报道的精华、生命之所在。读者通过阅读导语便可以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而决定是否要阅读整篇新闻报道。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的第一段,甚至第一句。由于新闻反映的是变化中的事件,有极强的时效性,英语新闻导语必须做到简洁、  相似文献   

12.
节省文字、炼字、炼句,删掉一切不必要的字、句、段,把水分挤出去,使新闻变得扎实、精采。首先是导语,当代导语的写法和过去已经不大一样,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讲究导语必须有新闻五要素,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必须一个不少地写在导语里。这种写法一时被奉为金科玉律,成为导语的写作模式。这种5个“W”一应俱全的导语,被西方记者称为“晒衣绳式的导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写法有了变化。他们把导语简化,选择新闻五要素中最主要的要素——一般是  相似文献   

13.
钱国宏 《新闻与写作》2002,(12):15-15,16
我们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改革的时代呼唤着新闻改革。在新闻改革的序列中,导语改革应该说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场革命,用世界第二代新闻导语取代世界第一代新闻导语已是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呼唤。 新闻导语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是随着电报在新闻传递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它开始于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以后逐步推广到欧洲和日本。在20世纪初,我国新闻界也开始使用新闻导语。关于世界第一代导语,美国新闻学家休曼下的定义是:凡一新闻,宜将要点列于第一句。无论新闻长短如何,其精髓统宜列于第一节内……凡“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之答语,能概括于第一节内最妙……此为新闻文体最大法律。自休曼提出“世界第一代新闻导语”的概念后,此后近半个世纪,新闻事业一直受“五个W”写导语框子的束缚,直到20世纪50年代,纽约时报编辑主任特纳·卡特利奇才提出“世界第二代新闻导语”一词。他在《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中说:“我们认为,再也没有必要,也许永远不会再有必要把传统的新闻‘五要素’都写进一个句子或一段中——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与何因”。从特纳的阐述中我们试给世界第二代新闻导语下这样的定义:“新闻导语,就是筛选一个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写得既要生动有趣,又要富有强烈  相似文献   

14.
关于概念和意义的思索电视新闻也有导语,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什么是电视新闻的导语,却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电视新闻导语就是解说词的第一段。不久前出版的《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就认为导语“……一般是第一个自然段,也有由前几个段组成的复杂导语和用第一句话作导语的。”这种观点的片面之处在于它过分地强调了文字解说在电视新闻导语构成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作为电视传播特殊结构因素的画面和音响在导语中的决定性地位。我们知道,诞生较晚的电视新闻无形  相似文献   

15.
神5载人飞船点火升空时,央视新闻频道几乎就在同时插播了画面新闻;凤凰卫视的《凤凰特快》常以最快的口播形式告诉你世界正在发生的大事;CNN全天候滚动播出新闻;BBCNEWS24抢发事件第一视点……,传媒全力争抢第一时间,以“快”制胜。电视制作尤其是新闻制作,一种新生产模式——直播模式呼之欲出。简单地说,直播模式就是把“演播室直播”(多表现为主持人直播如新闻导语等口播内容,加编好的新闻在直播中进行包装),同“事件直播”(多表现为记者现场报道,特别在有突发性新闻时可直接播出)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形成“日常化”的即时状…  相似文献   

16.
画面是电视语言三要素中的要素。图像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媒体新闻的根本所在。电视新闻的图像性决定了电视新闻导语的图像性。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是由画面、声音和文字(语言)共同完成的,导语也一样。这里强调镜头的作用:一是因为镜头在表现事件性新闻时,由于视觉的关系,对观众有直接的冲击力;二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所能看到的境内外电视新闻中,导语仍是文字处理并由新闻报告员播报的。  相似文献   

17.
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无疑也是新闻创作中最主要的一步.美国著名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曾说:"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那就是写作导语了."他还说:"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不仅如此,新闻导语还起着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为全篇定音,吸引读者的主要作用,在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精彩,是文章的路标和广告.那么,我们如何创作并没计出简短精美的好的新闻导语呢?结合笔者在新闻工作中对新闻导语创作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新近事件的报道,它的存在性、现实性属性显而易见;另一方面,作者要报道,所用的手法总以叙述(描写)为主,而不能代之以议论、说明的手法。这两方面体裁本体特点与写作主体特点的综合,决定了新闻本应是具象性的,加之新闻文体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报道中将新闻最重要的事实置于开端导语位置的原则,更足以说明新闻导语也本应是具象性的。那么,本文为何“标新立异”地冠之以“具象化原则”呢?笔者为此立论,乃基于以下两个事实:一是我国以往的新闻学理论研究中,新闻导语的具象性并未受到足够的研究眼光的注视,更未作为一…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辞海》),新闻的主要品格,主要特点之一是“新”。读者看报的共同心理也是“喜新厌旧”。在一般情况下,新闻的时间性越强,新闻的时效性就越好。所以,我们在采写消息、构思导语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事件性新闻(多为时间性较强的动态消息)较好办,可以采取快采,快写、快投、快编排的办法,保证良好的时效性。非事件性新闻,如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以及迟到的消息等,时间性不强,如何突出新鲜性,就需要在导语的写作和新旧事例的搭配上下一番功夫。下面通过一些例句来分别说明。  相似文献   

20.
只要你随手翻开一张报纸,就不难发现新闻标题和导语重复的现象。标题和导语重复,可以说是新闻写作上的顽症,若干年来,人们司空见惯,忽视了对它的防治。新闻标题,即新闻的题目,一般是把新闻的主要内容用极其精炼、醒目的语言展示给读者。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一般指开头部分的一句或几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或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以唤起读者注意,继续读下去。对照一下上述关于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定义,似乎两者重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墨守成规地遵循“定义”,不敢越雷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