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6,(12):77-80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第27届圣保罗双年展举办;长沙《链条》当代艺术展览;大芬油画村油画展走出国门;有史以来最大的农民题材展。  相似文献   

2.
“夏洛特姑娘”的故事是西方文学和艺术中的常见题材,尤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以此为题材的诗歌、绘画作品更是佳作迭出、情态各异。“夏洛特姑娘”是中世纪骑士传奇《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在亚瑟王的王宫所在地卡麦勒城附近,有一座盛开着百合花的小岛,名叫"夏洛特"。  相似文献   

3.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2-92
作为今年首场拍卖会,北京保利2008年古董珍玩迎春拍卖会3月14日在新保利大厦举槌。一件奥运题材文物——民国粉彩“欧林匹克”运动会纪念盘出现在拍卖会。“欧林匹克运动会”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报刊对奥运会的通行译法。民国粉彩“欧林匹克”运动会纪念盘直径13.3厘米,“泰和公出品”款以粉彩绘就,胎釉材料为民国中期风格,是一件重要而罕见的奥运题材文物。  相似文献   

4.
周星 《文化市场》2001,(5):39-40
毫无疑问.加入WTO以后.中国电影进入“与狼共舞”的时代成为现实.从长议计的决心应当是及早下定!其中.题材问题是目前国家电影事业宏观把握和政策指导的重要方面.理当分析。而中国电影的题材建设首先还是要从对现实评价分析入手.因为这是题材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强调辩证看待国产电影的现实.从而更好地思考中国电影发展中题材建设大局。题材表面上是分类问题.实际是艺术表现的思路和创造性问题.从它的走向中可以窥见思想和艺术视野的深广度。一般而论.题材包括了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考察近年中国电影的题材表现,我认为.适当调整,积极倡导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小说里的农民形象,20世纪20年代表现为麻木中显示愚昧;30年代在土地上流泪;40年代通过斗争取得胜利;50年代在获得土地体验劳动欣慰的不久就面临着合作化的彷徨;60年代在浮夸中挣扎求实;70年代的农民形象是个空白;80年代的农民在市场上开始走向物质与精神的富裕;90年代农民在世纪之交整理着自己一个世纪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言公案小说.其题材最早源头上溯至五代一则私情冤狱案例笔记<刘崇龟>,中经明代文言笔记小说沿袭,直至清初<胭脂>仍袭用这一题材.本文考察了早期笔记中的私情冤狱雏形及其发展、<胭脂>集私情冤狱笔记之大成的特点、以及这一题材传播的原因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明悠久璀璨,中华文化博古含香。也许出于对早在18世纪便跨洋过海进入加拿大的历代华人移民为加拿大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的敬意,也许出于20世纪末期,加拿大华人数目在其国民总人数中仅次于英、法两大主流群体,跃居第三并且华语已成为加拿大英、法官方语言之外的第一大语言的群体需要,加拿大在钱币文化领域对中国文化存有一份特殊情缘。这是笔者仔细观察并综合诸多信息所产生的至深感触。迄今,加拿大共铸造了20余枚中国题材的金、银纪念币,主要通过专门销售点供包括居加华人在内的加拿大人和各国游人购买收藏之用。1998年起始,加拿大铸造…  相似文献   

8.
宋岚 《华夏文化》2013,(3):44-45
在中国美术史上,若论及20世纪西部题材绘画,自然会提及被刘海粟誉为“画坛怪杰”的海派画家沈逸千。沈逸千(1908-1944),上海嘉定人,祖籍为松江,父辈迁居嘉定镇。那么,一个土生土长于江南书香门第、谙熟小桥流水的南方画家怎么会选择画粗旷奔放的西部题材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百年之内,中国社会经历剧烈的变革和动荡,从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大跃进、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直至改革开放,这些过程必然出现在以农民为主体的美术作品中,  相似文献   

10.
史革新 《寻根》2007,(2):98-102
当前,我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极为繁盛。当人们打开电视荧屏,映入眼帘的电视剧基本上是古装戏的天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国人对于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的青睐程度。在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历史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人们钟情于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也是合乎情理之事。我国历史悠久,历史学发达,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古已有之,然而,“历史剧”这一术语的使用却是晚近以来的事。  相似文献   

11.
陈又林 《世界文化》2007,(12):32-32
荷兰位于西欧中部大西洋沿岸,紧靠大海,地势低下,素称“低洼之国”。因境内既无山峦,也少飞流瀑布,尽是一派平野。但是,池沼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渠道,纵横交错。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荷兰人有培养花草的风尚,家家户户,无不养花。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题材较之以往大为扩充。作为欧洲最好的园艺师,荷兰人对花卉有着特别爱好,荷兰人对花卉题材的绘画也是情有独钟的。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创作长期以来在其特有的经典叙事模式的框定中,发展之路困境重重.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此类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创作要获得艺术消费的能力,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自身独特的文化表达转换为世界性的普遍可传达的经验;另一方面建立自身的商业美学机制,向主流电流产业靠拢,凸显大片意识,做到艺术性与商业性、艺术创意与艺术消费的良性结合,使民族影视业真正走上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条屏是中国画传统规格形制,以4幅联排居多,题材多是四季山水,故名四季丹青;也有多至8幅、10幅以上联排的8条屏、12条屏,题材亦不拘四季变化,但总以适于宅院厅堂悬挂为宜。  相似文献   

14.
闻华 《华夏文化》2006,(1):44-44
在影视文学中,有大量历史题材。但是,许多历史剧的文化味淡了一些,有些甚至在文化细节上有某种失误。  相似文献   

15.
农民评价自己的相对地位的参照系,就是其周围的农民,而他们正是其合作伙伴或潜在合作伙伴.对相对地位过度重视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农民合作的重大障碍.中国农民的"拥有欲"文化与合作的性质扦格不入."拥有欲"文化最终或者导致相互倾轧、"东方式妒嫉"、"窝里斗",或者导致画地为牢、各自为战、"小国寡民".在差序格局中,由于没有抽象的、明确的行为准则,农民合作中的交易成本很高,合作对象局限于熟人,并且合作组织不具有本身的生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的发展,使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已跨越“温饱线”,正阔步走向小康大道。但有的地方,丰衣足食后的农民,文化生活却越来越苍白,在精神文明领域出现了“断层”。农闲时节,无书可读、无报可看,为弥补精神空虚,打发时间,便纷纷走进了“赌场”、“教堂”、“闲话摊”等,一些不良倾向的文化垃圾乘虚而入,毒害农民。因此,富裕起来后的农民禁不住大声呼吁我们渴望实现“文化温饱”。  相似文献   

17.
古民居经堂壁画是有别于藏传佛教寺院壁画的一种壁画形式。文章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试对俄巴绒二村古民居经堂壁画的年代、壁画题材、绘画风格技法以及相关佛教史内容等进行初步研究。俄巴绒二村古民居经堂壁画对研究清代壁画题材和相关佛教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名为《天边的彩云——中国美术馆藏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展》于2009年1月16~2月10日在该馆展出。  相似文献   

19.
本首次对清代杰出作家蒲松龄有关三国题材的述进行梳理,并按其体裁(小说、、诗、俚曲)和功用分别加以评述,揭示了这些述蕴含的社会心理和化价值。章指出:蒲松龄的这些述不仅传播了三国化,而且丰富了三国化,乃是他对于中国化的又一贡献。  相似文献   

20.
贴心人     
连社 《滇中文化》2006,(4):52-53
报幕词:信用社服务于“三农”.是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靠山。我们基层信用社的工作人员长期与农民相处。为农民服务,与当地群众建立了鱼水深情,我们当中的不少人成为农民群众的好朋友,有的还成群众的贴心人。下面请看小品《贴心人》。 时间 当代 地点 通海县五脑山村 人物 甲:男,三十多岁,杨梅沟某自然村农民。 乙:女,学生,十岁左右,甲的女儿 丙:女,报社记,二十多岁 丁:男,七十多岁,五脑山村农民,低保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