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公司近日称,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该公司将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以便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莎士比亚作品的魅力:同时,英国还将翻译14部中国戏剧作品,为英国读者提供一扇了解中国戏剧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当代文化史上,宗白华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优秀的编辑,给我们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和人格建树,令人敬佩不已。他文化视野宽广,学贯中西,识见卓越,人格境界高迈,终生著述颇丰。其重要原因主要在于他能站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时代大转折点上,将西方文化特别是德国古典派文化的科学思辨精神和浪漫气质,与中国传统的诗学智慧和生存思悟巧妙地融合起来,对中西文化的精华进行了创造性的自我开掘。毫不庸言,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非同寻常。但细  相似文献   

3.
阅读王西京先生的水墨作品,走近他几十年的艺术历程,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他是与时代同步的有化自觉性的艺术家,他的一幅幅作品,反映了他生活的时代从社会意识到审美理想的变化:他个人的艺术审美趋向,反映了他对民族传统化和艺术的深刻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9日,对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瑞典文学院这一天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报中称赞他“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其作品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之外和社会底层阶级的人性进行了探索”,赞誉他的作品是“新的开端,富有诗意的探险,充满感性而忘我;完全超越当今的文明,探索极其深邃的人性”。  相似文献   

5.
当中国人开始用西方人的技术画画,同样地西方人学习中国画技法的时候,彼此面临的挑战均是避免模仿或抄袭对方的某种样式。作为艺术家,无论其国籍、所用媒介抑或艺术样式,竭力表达的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和看待世界的观点。其间,便是一个自我定义的过程。韩绍光成功地在西方绘画工具和独特的中国意识之间创造了一种聚合效应,他机敏灵活地游行于抽象与具象之间,通过对于诸多文化元素的组合,成功揭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冲突,表达自己的提炼与洞察;进而,以作品彰显其表现手法的原创性和深度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07,(10):50-51
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若泽·德·吉马良斯艺术展》共展出其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等35件作品,清晰地勾勒出艺术家13年艺术创作的轨迹,也代表葡萄牙当代艺术的成就。吉马良斯热爱自己的家乡,其创作理念深深植根于葡萄牙这片热土。因其从未忘记祖国,他吸收的各国、各民族艺术的精华都是为弘扬葡国的民族文化。那些神秘的“创作箱”典型地记录了吉马良斯的记忆和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国家的文明和富强,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同时对西方文化,也采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就是对儒家思想和西方一些先进的文化精华借鉴吸取改造而来的.了解这些,对我们更深刻、全面地学习孙中山的先进文化观念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张泰 《华夏文化》2006,(3):36-37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又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汉语的发展,同时,汉语又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在实际汉语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语运用、汉字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汉语所负载的文化涵义以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汉语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赖祥亮 《寻根》2007,(5):9-14
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客家先民的文化形态中保留了较多中原文化传统。同时,作为一支历史悠久的民系,客家文化形态中也残存了较多的原始巫术观念。巫术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认识途径和控制方式,客家巫文化之所以能顽强地生存于客家聚居地,得益于山高水险的岭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当地原住民崇尚巫鬼的习俗。  相似文献   

10.
<正> 无论是从创作数量还是作品影响上来讲,贾平凹都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作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的文学创作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32
2011年,上海公共文化围绕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大主题广泛开展全市群文活动。全市在“七一”建党节前后共开展了重点活动项目12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1500余场次,组织创作群文作品逾10000件,其中舞台艺术作品近3000件。全年群众文化活动近400000场,参与人次逾25000000人。  相似文献   

12.
海顿与交响乐海顿很富幽默感,他总是想方设法使他的保护人尼吉拉王子高兴。他在刻苦地写作许多表示深切感情的严肃作品的同时,也写一些轻松愉快的乐曲。有一天他去排练时,带了许多小盒子。使乐师们惊讶的是,他把这些小盒子分发给乐师们,每人一件玩具乐器。然后他指挥...  相似文献   

13.
《玛雅:美的语言》文化展的特别意义,在于该展集中地展示了世界古文明玛雅文化的独特,同时展现玛雅文化的美学观和人生观,勾勒玛雅文明的精神世界。显然,玛雅人追求美的精神和现代人相距并不遥远。举办该展的宗旨是希望参观者能够达成共识:我们都是地球的生物,是相同的人类;同时,因为各自代表的多元文化,彼此又是各不相同的;中国和墨西...  相似文献   

14.
中国阿拉伯文化泰斗纳忠,可是“通海的儿子”。尽力而为,奋斗不止,甚于殉道者鲜血的学者墨汁.终于让他以对阿拉伯语言与文化非同寻常的广博知识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屈沙迦阿拉伯文化大奖,肯定了他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大量著述.特别是有关阿拉伯历史著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温军超 《寻根》2013,(5):31-36
老子文化具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它既可以指围绕老子出生地、老子文本所形成的宗教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养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大的文化概念整体,也可以单纯指围绕老子作品《道德经》(亦作《老子》)所构建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央地合作”机制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成为构建全国对外文化工作“一盘棋”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青海、黑龙江、广西等地方文化厅局紧紧围绕文化部提出的“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在“央地合作”机制下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加强资源整合,有力促进了地方文化特色的保护与传播,同时有效配合了国家的文化外交大局,取得丰硕成果。本刊拟分期聚焦各地方文化厅局在“央地合作”机制下大力发展对外文化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中外文化交流》2009,(1):58-59
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毕加索(1881-1973)的艺术风格被评论家视为人类精神文明最高层次的变化,他代表激辩的20世纪从抒情的古典主义到激烈的表现主义,其画风的每次转变,每幅作品的表现都显露人类精神文化不同形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人们愈加真切地感到整个中国对奥运会的殷殷期待与热烈呼唤。为迎接这一全球瞩目的体育文化盛事,表达人们对奥运精神的向往与礼赞,中国美术馆精心打造的《翰墨颂歌·中国美术馆迎奥运书法邀请展》开幕了,该展从书法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角度,同时使用5个主要展厅展出所邀请的全国193位书家,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强大阵容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书法家,更有中青年书法名家的精彩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许多文学名著因其丰富多彩的内蕴而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水浒传》就是一部这样的古典文学杰作。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梁山泊众好汉的传奇故事,获得北宋时期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甚至还能了解到那个时代大量的商品经济信息——在叙述英雄豪杰们征战杀伐的同时,作品中描写到的大量绘声传神的广告就从一个侧面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肩负的重要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更好地深刻理解和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分清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正确制定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