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拍卖     
《中外文化交流》2007,(8):93-94
达明·赫斯特:身价最贵的在世艺术家,《温斯顿·丘吉尔》高价拍卖,嘉德总交易额继续保持内地榜首,大卫首次“洗澡”,马未都2408万买只瓶子,奥运“中国玉福娃”每套售价29万,  相似文献   

2.
我不是美术家,也从未有美术作品发表,是没有资格谈论美术创作的,但我自幼喜欢信笔涂鸦。我上小学时,毕加索和罗伯特·劳森伯格的画风在中国尚不流行,我所在的山村小学也无其弟子,我稚嫩朴拙的美术创作自然难入老师法眼,甚或不屑一顾,在屡屡打击和挫折下,一个“伟大”的艺术天才被扼杀了。求知艺术的坎坷却激发我对艺术更崇高的热情,于是我放弃早期失败的美术创作,转向美术家的创作的研究,尽管盲修瞎练,却也无师自通且有感悟,不敢正论,只能杂说一二。  相似文献   

3.
一个受尽歧视的孤儿,他长着一头黑色的头发,戴着眼镜,每年都到霍格瓦兹魔法和巫术学校学习。之后,他便有了一边串充满幻想的奇遇。这个男孩就是英国童话故事作家罗林笔下的《哈里·波物》系列故事的主人公哈里·波特。《哈里·波特》一出版便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其中不仅有孩子,还有许多成年人。哈里系列的第一部1997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发行后,随即风行世界,至今这套系列的前三部已经被翻译成31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售出了3000多万册。最近哈里系列的第四部《哈里·波特与魔幻炎杯》的出版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再次刮起了一阵旋风。在美国,孩子像盼望过节一样翘首以待第四部《哈里·波特》的公开销售。按照合约书店不能在7月8日之前出售《哈里·波特》。书店一般都是早上八九点钏才开门,但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于是许多书店都在8日零点开门售书。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城市,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乇夜排队买书的情景随处可见。不少书店老板都说,这咱情况在出版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从7月8日以来,《哈里·波特与魔幻火杯》的出版发行早已打破了出版史的纪录,该书在美国第一次就印了380万册,开门头一个小时就卖出了10多万本,不到一星期380万册就销售一空。《哈...  相似文献   

4.
对广大影迷来说,西班牙著名电影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尔的名字已不再陌生。去年,他的影片《母亲纪事》曾获七项哥雅艺术奖、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一届欧洲电影节大奖等众多奖项。现今,该片又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时间佩德罗成了媒体采访、报道的焦点人物,他的“希望”制作中心的电话铃声不断。这一切并非来的突然,而是他在*+年的导演生涯中,执著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平凡的经历佩德罗出生在西班牙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做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两个姐妹和一个弟弟。小时候,唯一能使他开心的是看上一场过时几年的电影,不管是喜剧片、美国西部片、还是侦探片,他都爱看。弟弟阿古斯丁小他,岁,也是电影迷。佩德罗崇拜丽塔·海华丝和埃娃·加德纳。-.岁时,佩德罗只身来到马德里。他在电影学校做了一段时间的零工之后,被录用为行政管理人员,一干就是-*年。其间,他拍摄过几个短片。他说,当初之所以接受这份工作,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买一台/‘0)# 1 型摄象机。后来,他辞掉了工作,开始自己写剧本,同时兼做导演、摄影、演员以及配音等。在阿古斯丁的帮助下,他终于在-21+年拍摄出第一部电影《佩比、露西、博姆及其他女孩》。这是他一次技术上的...  相似文献   

5.
6月16日是纪念《尤利西斯》和詹姆斯·乔依斯的节日,是一部小说创造的一个不平凡的日子。现在,詹姆斯·乔依斯是那样有名,连那些根本不知道文学为何物,至少是没有认真读过更没有从原文读过詹姆斯·乔依斯的著作的人如我者,也为詹姆斯·乔依斯的大名而激动不已。杜甫有两句形容李白命运的诗:“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现在詹姆斯·乔依斯也是千秋万岁名了,而詹的生前与丧事都是相当寂寞的,这也是作家的命运吧。杜甫在同一首诗里还写过:“文章憎命达”,用李商隐的说法则是“从来才命两相妨”。古今中外同理。所以詹姆斯·乔依斯的《尤利西斯》在问世的时候得到的只有恶评。创造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任何称得上是天才的创意都构成了对于平庸和惯性的挑战,至少是对于人云亦云的多数是一种不敬。后来呢,后来詹姆斯·乔依斯就火起来了,甚至在中国,他的书同时出了两种中文译本,销量达20万册以上,即使有一半人买了书却没有读完也罢,至少它表达了中国读者对于世界文学瑰宝的兴趣和敬意,表达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人对爱尔兰文学的巨大敬意,它也表示,真正的大师属于本民族,属于那个特定的语言领域,也属于全人类。我很惭愧在这里讲话,因为中国作家协会负责外事的朋友要我一定要讲一点...  相似文献   

6.
样式主义是盛期文艺复兴向巴洛克艺术转变的过渡。笔者在此就样式主义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背帚,简述16世纪下半期西班牙著名画家埃尔·格列柯绘画的样式主义风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戏剧家达利奥·福(Dario Fo)堪称文学界的一位奇人,他的艺术创作和文艺观都很有特色。 出色的演员 达利奥·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尽管在西方文艺史上,剧作家同时也是演员的不乏其人,如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但近世集剧作家与演员(特别是扮演丑角的演员)于一身的却是凤毛麟角。瑞典文学院在宣布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达利奥·福为“剧作家兼演员”,“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演出次数可能比任何当代戏剧家都多,影响巨大”。达利奥·福非常重视戏剧演出的独特效果,他曾引用德国剧作家兼导演布莱希特的话来说明“剧场与文学毫无关系”。他说:“真正的剧作,单是书面阅读肯定毫无乐趣;只有在舞台上它才光芒乍现。别人常把莫里哀的《唐璜》与《伪君子》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只有当我亲眼看到该剧的演出时,才体会到这些真是大师的杰作。”他还以自己对戏剧家哥尔多尼的《嘉年华会的最后一夜》的体验为例:在阅读剧本时,觉得那是哥尔多尼较差的作品,但舞台上演出的《嘉年华会的最后一夜》却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剧场与文学毫无关系”的提法虽然有些偏激,但“应当重视戏剧演出的独特效果”的呼吁无疑是切中要害的。 重...  相似文献   

8.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1898年,萨拉·康格女士(Sarah Pike Conger)跟随丈夫——美国驻华公使爱德温·赫德·康格(Edwin Hurd Conger,1843~1907)来到中国,在北京住了7年。在华期间,她曾经多次觐见慈禧太后。萨拉·康格在其《北京信札——特别是关于慈禧太后和中国妇女》(沈春蕾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以女人特有的细腻,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展现了那拉氏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于1999年12月12日因病逝世 ,享年76岁。海勒一生笔耕不辍。1994年完成《结束时分》以后 ,有人问他是否准备搁笔 ,他回答道 :生命不息 ,写作不止。他果真在1998年推出了一长篇回忆录《悠悠岁月》 ,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的辛酸历程。约瑟夫·海勒可谓多产作家 ,被誉为“黑色幽默”的巨星。主要作品有《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并非笑话》(1986)、《悠悠岁月》(1998)以及两个剧本《我们轰炸纽黑文》(1967)和《克莱文杰的审判》(1974) ,并以第一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闻名(以下简称《军规》)。海勒的幽默、讽刺把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真实、闹剧与正经调和起来 ,以阴冷的、玩世不恭的幽默来嘲笑一切 ,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 ,使人在震颤中去思索 ,在喜剧中去悲哀。因此 ,作品一发表即刻轰动社会 ,尤其在美国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天 ,“第二十二条军规”已成为美国人的口头禅 ,用以表达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或不可逾越的障碍。《军规》以荒诞的形式 ,多角度 ,多层次地展示了一个充满自私、贪婪、虚伪、欺骗、专横、残忍、淫乱和疯狂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尤索林被世...  相似文献   

11.
与一般美国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相反,杰克·伦敦的作品总透露出痛彻肌骨的孤寂、悲凉,直通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本质。这可能与他颠沛流离的生活历程有关。《一块牛排》是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其开篇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一幕阴郁的场面:职业拳击手汤姆·金曾经显赫一时,然而荣誉的光环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黯淡。留下的只是难愈的病痛和醒目的疤痕。人到中年的他,面对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沉重打击──体力衰减造成一系列比赛的败绩;物质上也遇到了灭顶之灾,他由往日的奢靡陷入困顿。傲气与激情被生活的旋涡吞噬殆尽,他惶惑自己的余生是否将在这难见尽头的黑暗中度过。一天,黑暗中闪过一丝亮光:他获得一场拳击比赛的机会,获胜者可赢得30英镑。这点钱在他年轻时是无足轻重的,现在却是他支付拖欠房租,让饥肠辘辘的妻儿美餐一顿的全部希望。比赛前,已经几天食不果腹的他,渴望吃到一块牛排以补充体力。曾经给他提供过无数牛排的杂货店老板,这次却不肯赊给他。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未填饱的肚子,独自步行到赛场。3公里多的路程。要是以前,他会坐着豪华轿车在万人簇拥中风光入场。现在的他却只能以步代车,在冷清的街道上缓缓前行。在如潮的喊声中,比赛开始。对手是位拳坛新秀,正...  相似文献   

12.
人们发现,36 岁的美国流行歌手惠特尼·休斯顿这个曾经蜚声世界歌坛十几年的风云人物,近年来因表现欠佳、举止失态而屡遭议论。目前,她的形象又因一系列谣传而再度受损。 据纽约市《珍妮杂志》编辑普莱特说,惠特尼在一次约定为该杂志拍玉照时姗姗来迟,让记者和编辑们足足恭候了4个小时。“她当时的行为相当怪异,旁若无人地唱着歌,然后睡眼惺忪地弹起钢琴。我想奴佛卡因(一种麻醉药)是不会使人出现这种怪异行为的。当时在场的人都认为她服用了另外某种东西。尽管如此,我们到底还是在数次拍照中选到了一张专人满意的相片。她毕竟还是一位出色的表演艺术家”。 自从惠特尼在今年3目26日举行的职业歌手大奖赛上失利以来,有关这位金嗓子的各种闲言碎语旋风般地纷至沓来。这些传言不外乎是:她与33岁的歌手勃比·布朗的婚姻出现危机;勃比是个虐待狂和登徒子;惠特尼是同性恋者和瘾君子。惠特尼对上述传言多次明确否认,并表示不屑一顾。元月11日,惠特尼在夏威夷国际机场被保安人员扣留,原因是在她的袖珍书里搜查到15.2克大麻。她把提包留在了候机室,趁着警方到来之前,登上飞机溜之大吉。3月6日在纽约“名望”摇滚乐大厅落成曲礼仪式上,歌迷们末能欣赏到她预定演唱的小夜曲...  相似文献   

13.
勒·柯布西耶,新艺术运动最主要和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也是最有争议的建筑设计师。其建筑设计展现了20世纪建筑学上关于色彩根本变化的两种主张。这是一位对色彩极感兴趣的建筑师,品质,位置及不同比例的色彩体量,在他的建筑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亡命天涯》再次引起观众对好莱坞明星哈里森·福特的关注 ,最近美国电影科学艺术学会正式宣布 ,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授予现年57岁的福特。哈里森·福特 ,好莱坞的超级明星 ,虽然他的电影为好莱坞带来滚滚财源 ,但他却生活简朴 ,平易近人。生活中的福特外穿一件整洁的格西装 ,里面是一件黑色的开斯米毛衣。这一形象与其在电影中的角色一样震撼人心。他曾使众多影迷在1985年涌入影院争相目睹他主演的《目击者》。有线电视播放他主演的《亨利其人》时 ,那么多影迷兴奋不已。他在1998年57岁被《人物》杂志评为“最性感”男士。这位90年代的加利·库柏酷爱户外运动 ,近来一直住在其怀俄明州的320公顷大牧场里。他十分关注涉及人类生存的整个地球的种种问题。福特说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威胁。地球上人口越来越多 ,我们正在用尽永不可再生的资源。人类的生活方式导致动物濒临灭绝的速度之快仅次于恐龙时代。”鲜为人知的是 ,在现实生活中 ,他全身心地投入拯救地球生态系统的活动之中。他为迅速发展的“全球环保组织”投入了大量精力。这是一个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强大的环保组织。福特是该组织的董事之一。作为影星 ...  相似文献   

15.
卡通·数码     
经中国文化部批准,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04中国国际卡通&;#183;数码艺术周(以下简称艺术周)将于金秋9月底至10月初在常州举办。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与乌克兰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阔领域中,不乏众多默默耕耘的友好使者。爱&;#183;瓦&;#183;列佳金娜即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张晓刚“大家庭”的后现代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40年代摄影术诞生以来,便与绘画相互影响并相互渗透。历史上伟大的画家如毕加索、奠奈等,都直言不讳地承认,摄影术在其创作中至关重要。当代美国著名画家安迪·华荷、埃瑞克·费斯科尔、罗伯特·朗戈等,也公开声称照片是其艺术创作的素材。但这些画家对照片的运用,都不如张晓刚来得彻底。因为,后者精心地创造了一种“伪照片”的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应希腊科斯塔斯·基里亚西斯基金会邀请,《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李胜先总编于2006年5月29日至6月4日接受该基金会颁发的年度文化大奖并访问雅典。期间,采访了希腊文化部长乔治·武尔加拉基斯(Giorgos Voulgarakis)。  相似文献   

19.
当代英国文坛两姐妹: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异彩纷呈的英国文坛上,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真可谓有口皆碑,她们出色的成就赢得了整个欧美文学界的一致好评。缪里尔·斯帕克是英国战后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她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不少还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一时间,斯帕克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1918年,斯帕克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父亲是一个犹太人,母亲是个虔诚的长老教派信徒。由于家庭的影响,斯帕克自幼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对此她坦诚地讲:“爱丁堡是我父亲的出生地,对我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和思想方式无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  相似文献   

20.
卡洛斯·富恩特斯是墨西哥当代名小说家、学评论家,1928年生于墨西哥城的一个外交官家庭,随父母到过许多国家。他本人也从事过多年外交工作,担任过墨西哥外交部化司司长、驻外使馆化参赞和墨西哥驻法国大使等职,业余时间从事学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