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在20世纪向现代形态转型过程中,以人物画的变化最为显著。此次《北京画院藏人物画作品展》的院藏人物画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作者比重以北京画院建院初期的画家为主,包括徐燕孙、吴光宇、古一舟、尹瘦石、潘浆兹和较晚的周思聪及院外画师陈缘督、蒋兆和、叶浅予、刘凌沧、黄胄等,都是当代重要的人物画家,他们沿着各自的艺术道路,相互增益,和而不同,把人物画创作从低谷推向繁荣。二是所选作品的创作年代相对集中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恰是人物画创作进入成熟期,呈现一派璀璨景观,一方面显示传统绘画固有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再生力;另一方面吸取外来营养,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技巧,表现出巨大的宽容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绘画,以题材分花鸟、山水、人物,以技法分工笔、写意,而人物画“从宋以来就盛行‘写意’”,工笔人物画至晚清近渐成冷门,沦为绝艺。 人物画自古就被画家视为畏途。我国“佛画始祖”、东晋画家顾恺之说,“凡画,人物最难”。确实,无论古今中外,画界都以画人物为  相似文献   

3.
张文江     
《寻根》2006,(2):F0002-F0002
张文江 1954年7月生于郑州,河南安阳市人。现任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协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  相似文献   

4.
北京画院     
北京画院成立于1957年,原名北京中国画院,是全国第一所画院。艺术大师齐白石曾任名誉院长和该院首批画师。目前,北京画院是全国集中专职画家最多的创作实体,共有110位画家分别在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个创作室和油画雕塑创作室工作。院内设有大型季刊《中国画》编辑部、教育办公室、展厅和画廊。近十余年来该院每年均举办人型画展或与兄弟省币画院举办联展,还先后在美同、加拿大、罗马尼亚、日本和港台地【举办大型画展并参加国内外重要画展。周思聪的(』总理与人民)、汪建伟的《亲爱的妈妈》分别在全国美展中荣获金奖;潘洁兹的…  相似文献   

5.
陈文平 《寻根》2001,(2):64-77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该馆东方馆内所藏中国历代珍贵物,从殷商钟鼎、周秦器皿、汉唐物、宋明瓷器到清室宫廷奇珍异宝,无所不有。举世闻名的《女史箴图》就藏于该馆。《女史箴图》为隋唐时期摹本,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传世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为清宫旧藏。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悠久,成熟期距今就有1000多年,而欧洲的油画到15世纪后才兴盛起来。中国唐代的人物画就达到了成熟阶段,宋代以后山水花鸟画的发展在世界上也是令人注目的,当时有许多外国画家开始研究中国画。可以说,中国美术的发展,是在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17世纪下半叶,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主纷纷东来,国人从宗教人物画像中开始接触了西方画;清末民初,西洋画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画家从中借鉴了一些优秀的创作方法来丰富中国画的创作。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油画的发展基本处在对欧洲油画古典主义的模仿状态上,当时我…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39-240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大师的时代情怀——陆俨少人物画展”于10月21日~11月6日在上海中国俩院美术馆举行。展览以上海中国画院藏作品《陆俨少人物散页》为主,同时汇集了陆俨少艺术院和陆亨的藏品。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画家列宾在论伦勃朗的绘画时曾经这样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艺术作品所谓人文意味,属于作品的深层意蕴、哲理品格,是藏在具体的观念和形象后面的更具普遍性的意义,对人生况味及永恒价值的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9.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中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人文传统又非常年轻的分支画种。唐代以降,水墨大兴;宋元明清四代,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其中出现了石恪、梁楷、黄慎、闵贞和任伯年等人物画大家。他们的人物画作品多采用以书法入画和水墨设色的形式,展现了与唐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完全不同的风格面貌。这些人物画作品可被称作为文人写意人物画。  相似文献   

10.
谈《秦皇征战图》的艺术成就冯立深秋。雨雾中我来到张义潜先生寓所观画。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使我对画家精湛的技艺和勤奋笔耕的精神至为感佩。在史的海洋里,他努力开拓中国历史人物画的新境界,展示民族艺术的审美思想。《秦皇征战图》这幅巨作,就是典型的代表。这...  相似文献   

11.
正法国文豪雨果曾说:"正如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本圣经都是诗。"其实何止是诗,它还是精美的人物画廊。漫步西方美术史,取材于圣经故事的作品可谓异彩纷呈,其中人物画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单人图,偏重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笔触细腻,如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油画《打碎十诫石板的摩西》;一类是双人图或聚焦于两人,展现彼此的关系,表达特定的主题,如意大利画家提香的油画《该隐与亚伯》;第三类是群像图,通过描摹场面,叙述某个重要情节,如意大利画家乔托的名作《犹大之吻》。  相似文献   

12.
黄太勇 《寻根》2015,(2):87-92
支仲元,五代前蜀画家,凤翔(今陕西宝鸡凤翔县)人,擅长人物画,特别是擅长画道家与神仙像。《宣和画谱》卷三说其"画人物极有工,随其所宜,见于动作、态度。多画道家与神仙像,意其亦物外人也。又喜作棋图,非自能棋则无由知布列弈易之势,至于松下林间对棋者,莫不率有思致焉"。大致上因其与东晋画家顾恺之及南朝画家陆探微都擅画人物,又笔法相近,故后人多称其"画笔法师顾(顾恺之)陆(陆探微),细致有力,人物清润不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封面说明本期封面是意大利画派画家博尔迪尼约作于1897年的《格特鲁德·布拉德肖像》,此画现藏英国国家肖像画廊。作者把画中这位富有吸引力的主人公刻画得十分美丽动人,把她那颇具魅力的表情和宽大的黑色长衣描绘得十分传神,而不太注重解剖方面的比例和细节。格特...  相似文献   

14.
“世界画家看上海”是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和上海市外办联合主办的大型艺术活动,参加该活动的外国画家有23位,来自澳大利亚、芬兰、美国、新加坡等23个国家和地区。主办者将以“世界画家看上海”作品展的形式,集中展示23位外国画家在沪创作的美术作品。“老外”在上海遇建浩是与外国画家联系的主要负责人。当问及为何邀请像扬尼斯这样的年轻画家时,遇建浩说:“因为他非常有潜力,我们不仅邀请已经成名的画家,还邀请‘明日’之星。”其实,此次活动所邀请者并非都是“明日之星”,还有早已辉煌的“昨日”之星。来自澳大利亚的劳伦斯·道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在国际拍卖会上接连上扬,似乎带给画家一种福音。这种上扬刺激了各地画家涌向北京,涌向当代艺术的大本营——宋庄。画家、准画家、二把刀画家及来路不明面目可疑者……都认为当画家成名发财的机会到了。以画家的名义住进宋庄的外来者迅速增加,两年前仅百计的宋庄画家村现在数以千计。画家的剧增,直接促进当地农民式的房地产开发——高高低低的画家工作室、大大小小的画廊美术馆、工厂式的艺术区,热情地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有人统计,过去一年宋庄农民当房东的收益700余万。  相似文献   

16.
早在1874年冬天,毕沙罗住在蒙福科朋友皮埃特的家中时,就曾写信对迪埃说:“我已经开始画人物和动物,我曾画过几幅风俗画,而现在正大胆而谨慎地进行着新的尝试,尽管在这一领域已有很多杰出的画家。我知道自己在冒险,也害怕自己会彻底失败。”毕沙罗早期的风俗画,正如他自己所说比较“拘谨”,因为在那些作品中,人物几乎都是次要的。而那些画有动物的作品,也是以风景为主,羊和牛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当他后来开始画较大的人物时,才被认为是真正的人物画,因为此时画家着重刻画人物的头部和上半身,而逐渐淡化了背景。大约在1881年,毕沙罗开始…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哥伦比亚画家、雕塑家费尔南多·波特罗以“胖”赢人,因其特有的“肥胖”风格而独树一帜的话,那么瑞士雕塑家、画家贾科梅蒂和德国画家彭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瘦”取胜,反映了同时代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灾难与痛苦,以及冷战时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抑与迷惘彷徨,从而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成为世界一流艺术家。  相似文献   

18.
东巴文化是在纳西族原始宗教基础上,兼融汉、藏等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人的本真状态。生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画家和向东切身体会到自己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由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世貌风情——中国古代人物画精品展”于2月1日~3月16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汇聚了两馆收藏的唐代至清代人物画精品60余件。展览以人物画的题材内容为视角,从“盛世繁华”、“释道仙界”、“文士雅韵”、“诗赋幻化”4个专题构建展览体系。通过这4个专题版块,展示古代人物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宗教信仰、道德信念、思想情趣等,突出人物画的社会文化含义。展品有唐孙位“高逸图卷”、五代“闸口盘车图卷”、北宋“洛神赋图卷”、元代赵孟烦“红衣西域僧图卷”等,  相似文献   

20.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是佛罗伦萨画派的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是他的教名亚历山德罗的简称。他是马利亚诺·菲力倍皮的儿子。根据瓦萨里①的记载,由于他小时在金饰匠波提切洛那里学过艺,所以人们就叫他“波提切利”。后来,十六世纪为他作传的传记作家们告诉我们,他是菲利波·李比修士②的学生。一四七○年,他画了七德组画中题为“刚毅”的一幅人物画(佛罗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