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全国范围看是对峙割据的形势,但就某一王朝而言,则仍然是中央集权的政体,故各国官制虽“多依汉制”,但也有不少变化和发展。其中枢官制:保留了自东汉以来已“不与朝政”、仅“假以名号”的“三公”,至晋,又增置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合称“八公”,此制在南北朝时期相沿未改。虽设宰相(或称“丞相”、“相国”),多非寻常之职,且无定员、无定名。在这个时期,尚书、中书(曹魏初称“秘书”)、侍中(晋时称“门下”)等三个系统,逐渐发展成政府最重要的中枢机关,各以尚书令(以左右仆射为副职)、中书监、令(以中书侍郎为副职)和侍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周中央官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周官制,金文所记甚简,而文献记载又互相龃龊。本文拟对西周中央官制中一些至今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大家。一、关于三公西周是否设置“三公”官职,学者见解不一,或以为三公之说起于战国、西汉;或以为西周已设立三公职官。先秦文献多言周王之下设有三公。《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于三吏。”杜注:“三吏,三公也。”《周礼》多处职文说到周有“三公”。《逸  相似文献   

3.
加官,即在本官之外另加其他官职。它是中国古代较为普遍存在的职官制度。三国时期,将军号用作奖励军功和提高品级、待遇的加官,其他官职如侍中等继续作为加官使用,并显示出新的政治意义,这些与官制的演变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两汉之际刘氏宗室的“中衰”与“中兴”马彪西汉之际包括了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和东汉初年三个时期,从王莽摄政的公元6年到对秀平定陇、蜀的公元36年,30年间换了三个朝代、两姓政权。其间刘氏宗室从"中衰"到"中兴"的曲折经历,由于被两《汉书》作者记载得十分隐...  相似文献   

5.
西汉末年开始,社会上流行一种预卜吉凶的迷信预言和隐语,叫做“谶”。这种“谶”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所以也叫做“图谶”。图谶本是当时的一些巫师和方士编造出来的,却托名孔子或其他“先圣”所创。王莽为了做皇帝,曾利用图谶。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利用图谶作为自己继承西汉王朝的合法根据,以后的东汉历代皇帝也都是笃信图谶的,当时的知识分子除了要精通儒家经典以外,还需懂图谶之学,即“博贯五经,兼明图谶”。  相似文献   

6.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问;为什么三国时的人全都是单字名?的确,翻开史书看看,从东汉到三国这三百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有二字名,或为隐逸之士,如庞德公、邓卢叙等;或为艺人,如东方安世;或为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或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荀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几乎全是单字名。这真是怪事。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拣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  相似文献   

7.
自东汉以来近两千年间,王莽成了“篡窃”的代名词,篡窃的始祖也非王莽莫属。笔者欲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谨就王莽代汉立新的社会背景,自身因素及“篡窃”概念形成的原因作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8.
古人常用的号有“国号”“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官号”“斋号”“别号”等.下面分别介绍。 一、国号:国家的称号。有两首历代国号歌,兹录之:(一)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二)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相似文献   

9.
皇帝有名,还有尊号、年号、谥号和庙号,读古书时需要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尊号”即尊崇皇帝的称号。尊号始于秦代。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以“皇帝”为尊号,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后来,封建统治者出于宣扬皇权神圣的需要,又在“皇帝”前面加上修饰词,如唐中宗李显尊号为“应天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称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相似文献   

10.
马莉 《学习之友》2013,(4):43-44
在中国古代,“官”和“财”两个字是连在一起的。在清朝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同样,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民不聊生,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竟然是靠贿卖官职所得。尤其是东汉灵帝时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秦、汉、三国时期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秦朝下令收缴天下所藏兵器,对民间采用禁武之策,然而军队中的习武活动仍然开展活跃。汉、匈战争进一步使统治者和民间社会更加认识到习武活动的重要性。东汉末年群雄蜂起,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之势,在重视武备的历史背景下使武术得到了迅速较快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三国时期是古代学术文化的转折时期,史注逐渐摆脱了东汉经注的束缚,取得了学多新成就,在史注的内容、方法及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汉水流域是全国三国文化核心区之一:三分鼎立,规划于隆中;三国肇基,得力于夏口;三国终结,策动于襄阳;三国文化,汉水为重。三国文化是汉水流域传统资源的优势文化。培育汉水流域三国文化带必须立足襄阳,打造三国文化展示和传播基地;走出汉水,建设湖北三国文化圈;放眼未来,让三国文化传之后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辨析了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三个问题 :(1)《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并非罗贯中的作品 ,而是明代后期书商编纂的托名之作。 (2 )桥国老与曾任东汉太尉的桥玄 ,籍贯和生活年代都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 (3)历史上的诸葛亮曾任“军师中郎将” ,“军师将军” ,而非“军师”。当时的“军师”只是军事幕僚 ,而非军队统帅。  相似文献   

15.
孙权作为东汉末年一位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君主,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曹操和刘备的戏份多,但作者罗贯中依然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典范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独创性和特殊性,还有集体累积的成书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广传播,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国演义》的成书历时长、途径多、样式杂,有史书记载亦有文学演义,《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后汉书》、《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到《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国元曲杂剧、《三国志通俗演义》,最后到《三国演义》。在这漫长演变过程中,丰富而多元的文学创作语境对《三国演义》的成书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朱锦程 《天中学刊》2014,(3):110-112
《汉末英雄记》记载邹靖在中平二年之前曾为校尉,而《后汉书》记载中平元年(184年)广阳有黄巾军起义,中平二年邹靖官居校尉之上的北军中侯。从邹靖校尉身份和官衔变迁的时间以及刘备早期经历三个方面考察,刘备起兵应当在中平元年(184年)。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的人物外貌描写,比起《史记》《汉书》,对象众多,作用广泛。它们或显示了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的鲜明特征,或反映出陈寿抑曹扬刘的幽旨深衷,或展现了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为历史疑案的解答提供了重要的旁证。这些是陈寿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所贡献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两汉“风俗使”演变及职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风俗使”源于三代周秦时期的采风制度,但至两汉时期,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这种只观风谣的古老制度发生了变化。两汉的“风俗使”除继续其“观风采俗”职能外,还用来考察官吏得失,延登贤俊,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而且成了监察地方行政得失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作为一种受皇帝临时差遣的制度,“风俗使”虽没有形成固定的官职,也没有具体的职掌,但由精通吏治,明达政事,多历显位,具有一定执法水平的朝官吏组成的“风俗使”巡行郡国,在录怨狱、禁苛暴,查吏治得失,赈灾济贫,存问鳏寡,显贤进能,推进教化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弥补了中央行政职能的不足,在加强社会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的主导思想是颂扬侠义,表现、褒扬了先秦古侠和司马迁所归纳推崇的侠义精神、侠义伦理。《三国演义》中的侠义内容来源于史书记载、民间传说及作者的加工虚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