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爱的性格本质不是反抗 ,而是追求自由。她的反抗行动的动力和目的在于心灵的自由要求。简·爱的自由精神存在于她的丰富、统一、和谐的性格中 ,并由她的丰富性格涵养、保有。简·爱不盲从于任何意识形态 ,她有着真诚的心灵和独立自由的思想信念  相似文献   

2.
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是存在于教育领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权利,教育自由是学术自由的应有之义和重要表现,学习自由源于宪法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二者具有同质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3.
在青年学生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绝对自由”。“绝对自由”的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的内容是客观的,自由要受客观必然性的限制,自由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要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在阶级社会里自由具有阶级性,受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的限制。世界上不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肃清绝对主义自由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整个生命为代价不顾一切地酷爱与坚持对自由的追求与执着是嘉尔曼的主导性性格,她唯一的追求就是绝对自由,她是自由的象征与精灵。嘉尔曼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不仅受到时代背景、社会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制约,也受到男权主流社会思想的影响,并且嘉尔曼这一形象是作者有意而为之。虽然嘉尔曼在挑战男权社会时以死告终,但却给世人留下深刻影响,激励世人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人的本性。儿童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之后才是作为儿童的存在,因此自由是儿童存在的本性。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儿童是按自然的普遍法则而自由发展的,同时他们又以其独有的方式主动建构着自己的世界,在社会中他们也同样是被承认的拥有自身权利的社会主体。当前教育中无视儿童权利的现象十分严重,现实状况亟待成人改变对儿童自由的错误认识和态度,以利于儿童健康、快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一部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作品,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一小时内经历的情感起伏。这里剖析了女主人公女性自由意识顿悟的建构过程,并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阐释她自由意识的不自觉性和被动性,反映了女性自由意识觉醒后注定在男权社会无路可走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自由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由史,过去一切阶级社会都没有真正实现自由。阶级的对立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存在逻辑上的悖论。追求自由就必须消灭阶级,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就是消灭私有财产的没有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觉醒》是十九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爱德娜·蓬迪里埃不断觉醒的故事。在格兰德岛度假期间,爱德娜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在宇宙间的地位。然后,她离开家庭去寻求自由。最后,她在大海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爱德娜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她没有正确处理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自由意味着责任,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实践哲学(practical philosophy)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创新归功于卢梭。据他说,卢梭的创新存在于如下事实之中:他是第一个将"自由意志"(the free will)认肯为政治哲学基本原则的思想家。②由于黑格尔自己的实践哲学就明确地建立在一种对于意志及其自由的阐释上,所以他的表述明显是意欲申明卢梭社会与政治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然而,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影响,却不是那么清楚的事。说黑格尔和卢梭  相似文献   

10.
自人类文明起,人类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就从未停止。各个时期由于人们的历史性以及生活环境、认识能力、社会实践等差异,人们对自由与平等的理解和认识有所不同。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在政治领域自由与平等基本一致,在经济上自由与平等却时常表现出冲突、矛盾、不相容的一面。很多学者都把自由与平等作为一组相关关系讨论,事实上,自由与平等是一种"斜相关"性存在。  相似文献   

11.
张莹  李虎林 《考试周刊》2015,(10):134-135
对自由与教育的理解应分为两部分进行,自由在教育过程中是作为一种手段,即教育本身需要自由,主要包括自由的师生、自由与纪律的对立统一及学生自由的学习活动;而自由在教育目标中是作为一种教化的价值,即教育是为了实现自由,既包括了人作为个体的自由,又涵盖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储安平 《新读写》2011,(12):37-37
多年以来,国人对于“自由”的意见,常彼此格格不入。著者常思对此问题作一比较科学的答案,因将今日中国人民所享有的自由,大别为“政治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两类,而其结论则认为今日中国人民所享有的“政治的自由”太少,而享有的“社会的自由”太多。  相似文献   

13.
谢冰莹的《女兵自传》是一首追求自由的欢歌,记下了她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走向社会,成长为新时代女战士的历程,她争取、体认自由的方式和途径显著地体现在她与母亲的关系、她处理爱情的方式以及她观照周围女性的目光上,与之追求自由的人生适应,她的小说也是她自由言说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实践哲学(practicalphilosophy)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创新归功于卢梭。据他说,卢梭的创新存在于如下事实之中:他是第一个将“自由意志”(thefreewill)认肯为政治哲学基本原则的思想家。由于黑格尔自己的实践哲学就明确地建立在一种对于意志及其自由的阐释上,所以他的表述明显是意欲申明卢梭社会与政治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然而,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影响,却不是那么清楚的事。  相似文献   

15.
论卢梭的平等与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平等与自由涉及到两个层面:前社会状态和契约社会状态,两者之间还有一个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在卢梭这里,平等与自由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平等是自由的必要前提,没有平等,也就没有自由。在契约社会状态下,平等是通过全体成员转让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的契约行为而形成的共同体来实现,卢梭心目中的自由也就是通过主权在民的共同体实现的自由。然而,这一自由仅仅是充满疑虑的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16.
卢梭的平等与自由涉及到两个层面:前社会状态和契约社会状态,两者之间还有一个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在卢梭这里,平等与自由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平等是自由的必要前提,没有平等,也就没有自由。在契约社会状态下,平等是通过全体成员转让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的契约行为而形成的共同体来实现,卢梭心目中的自由也就是通过主权在民的共同体实现的自由。然而,这一自由仅仅是充满疑虑的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自由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教育的领域是自由的领域。在一般意义上,教育即对自由的自觉追求;在终极意义上,教育即自由。一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谈到自由,我们就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挂起钩来。有些论者为了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自由观,竭力强调自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实际上贬低了自由问题的意义并扭曲了自由的真义。的确,手段和目的只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场合下,自由可以是手段。但是,自由不仅仅是手段。如果说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那么,自由恰恰就是这个目的本身。马克思之所以把共产主义看作是最合理的社会形式,正是因为它是一切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及其唯一现实的社会形式。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极为深刻的。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自由与现实的人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人的自我决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自由是其学术自由的一部分。高校教师教学自由的正当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高校教学活动是教师帮助学生探索和掌握高深知识的过程;二是教育活动是一种专业活动,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自主。教学自由包括有条件的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考核的自由,也包括教师在一定限度内惩戒学生的自由。与学术自由相比,大学教师的教学自由受到更多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教育活动的社会性质和教师的社会身份;二是教育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康德对自由观的阐释源自于当时经验论者对理性的解构所导致的自由的困境,康德通过对“人的自由是如何可能的”这一命题的论述,在先验的层面上说明了自由存在的可能性;通过对实践自由和道德观之间的互证,最终证实了自由存在的实在性,但是这种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的理念性只能在审美自由中才能找到感性的根基,康德自由观念的根基最终在美学中得以奠定.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6,(4)
财富有时会让人更加贪婪,财富对贪婪的人是万丈深渊。——题记某市市长因受贿、索贿罪被关进监狱,过上了铁窗生活,完全失去了自由。他的妻子整天以泪洗面,孤独难熬。有一天夜里,她做了个梦,恍惚中遇到了一样东西叫“自由”。她非常羡慕“自由”的生活方式,不由想起自己的丈夫,就跪着请求“自由”替她去探望她的爱人,“自由”答应了。下面就是“自由”探监的全过程。自由(微笑着):您好!市长大人。市长(十分羞愧地摆摆手):别,别这么叫,我不配,我有愧于党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啊!自由(不好意思的):恕我直言,您是怎样走上这条不归之路的呢?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