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小文 《生物学教学》2002,27(12):21-22
讨论式教学 ,主导的是合作学习。在讨论学习过程中 ,学生既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又从其他同学的见解中得到启发 ,以修正自己的见解或使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深刻。一般来说 ,讨论式教学包括着教师备课准备、教师布置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以及讨论总结评价等几个环节。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与教学观摩中发现 ,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对如何进行课堂讨论的重视 ,而教师备课准备的环节往往被忽视。从教师的角度看 ,运用讨论模式必须要求教师自己有更高的知识与能力素养。实际上 ,如果没有教师课前充分的备课准备 ,那么 ,课堂的讨论也是不可能达到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  相似文献   

3.
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认为实验内容简单,  相似文献   

4.
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往会出现设计不恰当、不充分的现象,会发生意料不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中学教育新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内外兼修,追求四个"精",即精心备课,精巧导入,精准讲授,精当组织.一、精心备课,做到心中有数特级教师白金声曾对备课做过比喻:"在备课上多花时间,如根上浇水;在讲课上增加学生负担,似叶上施肥."可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填鸭式、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课堂之所以屡见不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心里没有底气,只能用此类方式来掩盖自己无法调动课堂积极性和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不足.没有经过精心准备的课在  相似文献   

7.
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往会出现设计不恰当、不充分的现象,会发生意料不到的情况.这时,教师应怎么办?教学之后,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要不要反思、修改教案,以利再战呢?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因此,我们应从教学全程来研究备课.我们认为,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应分三次完成,即"教学设计"三步曲:课前的预想设计--课中的现场设计--课后的反思设计.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凸显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对课堂语言重视不够,要么备课中准备不充分,要么现场机智、灵活地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不足。课堂语言作为课堂上师生之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主要纽带,  相似文献   

10.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课中,教师在教学开展前亲自设计并进行尝试实验,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行为称之为"下水实验"。教师若不能扎实地开展"下水实验",必将大大降低课堂效率,"下水实验"应成为科学教师有效备课的必要环节。教师通过对"下水实验"的不断重视和研究,可以弥补科学实验材料的不足、改进实验方法、关注细节问题、优化小组合作等,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教师们常常会碰到这些情况:非常认真地准备了一节自认为很满意的课,很有把握地去上了,可是,授课结束,效果却不理想.学生们喜欢看书,甚至在课堂上偷偷看小说,可是他们不喜欢语文课.问题出在哪儿呢?笔者认为,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输灌和能力训练,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磨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助推其专业成长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但理性审视实践层面的磨课活动却隐匿着诸多偏见与误区,不可小觑. 通常磨课活动一般包括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四个环节,有学者概括为"备、说、讲、评一条龙". 在备课环节,实际操作是由所有参加磨课活动的教师分头准备、单独备课,参研人员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个体聪明才智,查阅资料、谋篇布局.本环节特点是"独立性". 在说课环节,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说课活动(说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点;说过程:教学流程及教学设计;说教法:教学策略及理论依据等),而首先由主讲教师通过语言、板书及演示等提前展示已逻辑推演的"课堂实况",这里没有学生参与和课堂互动.抽去互动的课堂教学节奏凸显"短平快"的特点,一般在10分钟内完成,然后组织大家以主讲人的课堂演示为脚本切磋商讨、补充完善.由于大家各有预案,带着有准备的头脑共谋一节课,会出现"各显神通"的热烈场面.一场激烈的意见交锋、思想碰撞后,广议博取,最后达成共识.本环节的特点是"聚合性".  相似文献   

14.
1.准备不充分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的教师轻视课前的准备工作,以致在课堂上演示操作时手忙脚乱,“缺这少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还有的则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应首先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要在课前反复操作,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努力做到课堂上万无一失,不因一盒火柴、一根玻璃棒或一支试管夹而影响实验。2.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师,"备、讲、批、辅"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这些工作中,备课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准备充分,上课时自己就会满怀信心,充满激情,课堂上的情况也能掌握,往律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没有备课或备课不充分就匆匆上课,往往一堂课下来,自己都不知道这节课里到底讲了什么、达到了什么目标、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六忌湖北省安陆市教育技术装备站(432600)董锐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是备课,写教案就是其中的主要环节.教案只是备课的基本构思,如果教师简单地认为教案就是一本知识集合,那么就失去了备课的真正意义.教师应当重视备课,认真备课,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然而,由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集体备课存在着缺乏重视、理解偏差、认识不足等问题,使集体备课流于空谈,没有取得最优的效果.要使集体备课有效进而高效,首先要正视集体备课的七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一般课前都是认真备课走进课堂,对本节课所要讲的和所要练习的内容了如指掌.不过,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教师难免也会由于大意而准备不充分或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而遇尴尬.笔者最近就因轻视问题的难度而没有充分准备而遇尴尬.一、问题呈现如图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凸显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对课堂语言重视不够,要么备课中准备不充分,要么现场机智、灵活地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不足。课堂语言作为课堂上师生之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主要纽带,是教师为实现教育目的创造性综合运用语言表达方式的信息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