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涉及三种文本:原语文本、译者的图式文本和译语文本。对于原语文本,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原语的修辞功能,这是产生理想的图式文本的关键。而正确把握原文的认知图式又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行事语力在翻译中的体现,并说明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言语行为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为分析源语文本的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翻译过程的分析更合理化;也使译语文本形成过程中,译者将言语行为本身,以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意向性,并社会现象之间合理地相结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在中国亦极受关注。接受美学理论强调文本的未定性和读者的能动作用,因此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需依据原语文本的和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来弥补原语文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译语文本的最佳接受度。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选取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三个汉译本为语料,从主题、内容、形式及风格等方面来探讨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交际中信息的传递是在语境中实现的,离开了语境,符号就没有了意义,不能传递任何信息。翻译是译者把原语文本中的语码在其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准确地传递给译语文化中的读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无论是对原语的理解还是译语的产出,都离不开语境。本文就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认知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始于文本分析,终于文本再造.文学翻译中被大量采用的补偿策略,既注重原语和译语形式上 的对等,使之达到审美上的等值和修辞上的对应,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原语和译语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文学翻译中的补偿法对非文学文本的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译语文本的模拟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是青年学者赵联斌首次提出来的翻译理论。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是以"模拟"为翻译的本质特征,以译语文本的读者需求为目的导向,将"适合"与"忠实"作为译者行为的模拟标准。如果译者能紧紧围绕译语文本读者的需求去进行翻译,那么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译语文本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的。  相似文献   

7.
广告翻译既涉及语言转换,又涉及文化信息的传递,而后者往往会给译者造成更大困难。从文化差异、广告翻译的目的着手,结合众多实例,可以探讨英汉广告互译中如何处理文化信息,在广告翻译中可采用保留或重视原语文化信息、替换原语文化信息、增添译语文化信息、对原语文化信息进行删减四种基本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是青年学者赵联斌首次提出来的翻译理论。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是以"模拟"为翻译的本质特征,以译语文本的读者需求为目的导向,将"适合"与"忠实"作为译者行为的模拟标准。如果译者能紧紧围绕译语文本读者的需求去进行翻译,那么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译语文本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翻译理论以原语文本为中心,译语文本与原语文本在各方面的"对等"为译文的标准。与传统译论不同,目的论追求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不同法系之间的法律文化、制度、概念等存在巨大差异。以我国《公司法》为例,目的论为我国法律英译提供了宏观的理论框架,而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法律英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收集的时政新闻平行文本进行分析,探讨了文本功能因素对译者编译过程的制约与影响。本文认为,由于译语读者在意识形态与民族情感、社会价值观与期待视野及阅读习惯等方面与原语读者存在差异,译者要通过删减、调整文章顺序和在译文中另设标题等编译方法对原语新闻进行改写,以期更好地实现译语文本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看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对奥斯汀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意义理论的发展.间接行为理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12.
反讽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说反话。本文从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分析反讽的首要言外行为和次要言外行为,从而对反讽这一言语行为进行有理据的解释;并论证反讽与言外行为规则的关系,从而探析归纳出反讽言语行为的产生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语用的角度探讨和分析英语广告语言中的语境、预设、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发现广告商往往将要传递的信息隐藏在广告语的预设中,通过预设来发布产品信息、推介产品。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广告语篇的言语功能,促进人们对广告的理解和欣赏,从而达到广告促销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试图从语用的角度探讨和分析英语广告语言中的语境、预设、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广告商往往将要传递的信息隐藏在广告语的预设中,通过预设来达到发布产品信息、推介产品的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广告语篇的言语功能,从而达到促销产品的目的;广告语言通过对合作原则公开、有意的违反,以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消费者能够越过话语表层意义推导出会话含义,这一违反打破了语言的常规模式,由此产生出一般含义与特殊含义,促进人们对广告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5.
蒋天晨 《海外英语》2014,(5):190-191
Speech Act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in pragmatic field.And this theory has gradually been applied into literary criticism.Irony is not only a generally-used communicative skill,but also a hot language phenomenon in literature which aroused linguists,writers and even philosophers'interest.The speech act theory and the irony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which is the illocutionary act they both have.Accordingly,the combination of both can enable read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ture works.Hence,this thesis reviews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rony and Speech Act Theory;elaborates on irony in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on the basis of Speech Act Theory.  相似文献   

16.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和做事是统一的,它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有助于改变教学中重语法轻听说,重知识轻运用的倾向。本文从"学生主体"的发话行为,"教师主导"的行事行为,和"师生互动"的取效行为三方面论述了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阐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主要哲学思想——“使用论”,维氏提出了“语言游戏说”。文章首先对其基本观点及思想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从优点和缺陷两方面对其进行评介。它主要对后来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形成以及语用学的大力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言外之力”是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它的研究和应用为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听力材料中常见“言外之力”实现方式的总结和分析,指出语言知识、背蓄知识以及语境对学生听力对话理解的影响,从词汇积累、强化语境意识等方面对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观点,旨在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第一理论.它认为,人们说话时,同时在进行三种行为:说话行为、行事行为以及取效行为.其中,行事行为能体现说话者的意图,是最关键的行为.名词式人物换称是发话方在众多指称方式中进行选择、动态使用人物指称的过程,是一种由单个名词所体现的言语行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红楼梦》名词式人物换称进行研讨,并利用标记性、距离性等概念对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名词式人物换称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蔡琮瑶 《海外英语》2014,(8):238-239,292
The main error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advertisements into English are pragmatic failures in which target-language readers fail to find the optimal relevance between the target text and source text.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ropo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levance Theory can effectively help translators find out optimal relevanc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advertisements into English to avoid pragmatic fail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