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教育培养人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积极人格的培养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研究视角,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高校通过宏观认知教育、体验式活动、创设积极的校园环境等策略对大学生开展幸福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2.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学层面的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对处于大学适应阶段的大一新生尤为必要。本文聚焦复旦大学面向大一新生的幸福教育的策略与实践,探讨高校开展幸福教育的意义、方法和实效。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的幸福、优势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力量。心理健康课堂是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鉴于此,在介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探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内容,以及积极心理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因而,对大学生幸福话题的关注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幸福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因而,对大学生幸福话题的观照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也是对待幸福的根本态度、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概括性总结.大学生幸福与否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只有加强高校幸福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幸福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新维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幸福评价的标准将是当前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幸福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内在相关性。高校教育应注重从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的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加强对大学生获得幸福的知识教育及人文精神培育等方面来重视大学生的幸福教育,以加快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幸福感缺失已经成为现如今的一大教育问题,大学生缺乏获取幸福的能力、功利性观念严重、挫折承受力低、缺乏积极人格等已经构成了现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印象。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增强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本文简单阐述了幸福心理学视阈下增强大学生幸福感的教育内容以及幸福心理学视阈下增强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实现途径,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幸福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内在相关性.高校教育应注重从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的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加强对大学生获得幸福的知识教育及人文精神培育等方面来重视大学生的幸福教育,以加快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拥有幸福的人,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分析把幸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部分的必要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接受人性化、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