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文章拟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策略的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出发.对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强调异化,不是否认归化;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归化与异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翻译是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翻译引进和再现源语文化.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它们的不足.本文认为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都是翻译中不可缺少的方法,译者应该采取科学态度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归化的矛盾和归化译者、异化译者两种不同的观点,并从文化词、习语以及新生词汇等方面举例,对比讲述了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用法,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翻译学一般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式。归化翻译比较重视阅读人群的文化理解,能够让读者更快地了解翻译内容。异化翻译则是考虑作者的文化背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差异。翻译人员应当根据文本、阅读目的和读者接受度等因素合理选择翻译方式。在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旅游文化的过程中,采用异化翻译方式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旅游文化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5.
归化和异化通常被认为是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两种基本手段。在句法层面上,似乎不存在归化和异化之争。但实际上,虽然对句法进行归化处理是翻译的基础,句法异化的现象在翻译中也存在。但是异化现象多出现在英汉翻译中.汉英翻译极少使用异化的手段。本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晓韵 《文教资料》2010,(32):33-35
美国翻译家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理论引起了新一轮的对译者地位.以及对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讨论。本文对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作出一定的分析,认为虽然异化翻译观有它一定的进步性.有助于译者地位的提高和文化的交流和补充,但是更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总结出在翻译中应该采取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如何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指出归化和异化是属于翻译策略范畴。为了有效地传达翻译作品中的“异质因素”,本文围绕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度展开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分析实例指出翻译作品中过度归化和异化对原作和译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翻译中如何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提出了几点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承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两种主要策略.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本文主要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述,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是矛盾的统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没有必要对二者分割对立,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传播异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吕建英 《考试周刊》2008,(9):209-210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英语习语中文化因素的分析,讨论了归化和异化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将归化和异化结合起来适度运用,才是解决英语习语翻译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与归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方法。而习语堪称"浓缩的文化"。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异化、归化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休运用,并得出结论: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翻译时应依据不同情况作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1.
归化异化之争一直以来就是翻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归化策略长期以来以其通顺流畅透明的风格占据了翻译的主流,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而异化策略虽经译界提倡和推扬,却从来不是翻译的主要趋向。究其原因,主要有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本文以中国翻译研究为背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从历史、作者的目的、译者的意图、受众的接受等几个方面分析异化翻译策略边缘化的原因,进一步揭示翻译的文化性实质,理清归化异化策略的辩证关系,为正确处理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归化和异化历来是翻译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归化异化理论的内涵为出发点,通过对大量英文电影片名汉译实例的分析,探讨归化异化策略在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并指出:归化异化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而不是相互矛盾。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对归化与异化翻译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从翻译模因进化角度探讨了翻译策略范畴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指出在模因传播初期归化翻译策略是必要的,异化翻译策略是模因传播的要求和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化呈现出向归化单向转化的趋势,翻译模因论可作为评判当今翻译界归化与异化之争的一个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界对韦努蒂的异化理论存在一定的误读,韦努蒂本人对此做了澄清并进一步修正了他的归化和异化的概念,使之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追溯了韦努蒂在归化异化翻译观态度上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闻翻译重新探讨了归化异化在新闻翻译中的运用,指出在新闻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不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而是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叠的,异化的翻译也需要落脚在归化通顺的语言上。  相似文献   

15.
张丽丽 《文教资料》2008,16(5):48-49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分为归化和异化两种.本文就归化和异化展开讨论,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指出.对于文化因素的处理.不能走极端,要求译者在忠于原作者和忠于读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介绍异域文化.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最后,本文又指出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异化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个重要的方法,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的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7.
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是翻译界长久以来争论的热点之一。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以对等理论视角对归化异化在翻译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以求得翻译中归化异化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8.
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活动中不同的文化移植策略历来成为翻译界争论的话题,焦点是谁应在翻译中占据主导地位。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入手用实例分析了归化、异化各自的使用场合,旨在说明二者没有孰优孰劣,归化、异化或是兼顾二者的策略都是为实现翻译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异化翻译及其重要性的分析及与归化翻译的比较,阐述了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异化翻译对于保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翻译     
崔振华 《学周刊C版》2010,(2):194-195
文章首先论述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然后指出不同民族文化图式间的三种关系并着重阐释了中西文化图式冲突关系.最后总结了归化和异化在这三种文化图式关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