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小报     
你根本不知道当好一班之长有多难。当了班长,往往是“老鼠进了风箱里——两头受气。”同学们挨训都怪我,其实我何尝不知道挨训的滋味呢?我不明白同学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我已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已经是凌晨了,第一次离开你们外出学习,心里有太多的担心。刚才梦里全是你们或清晰或模糊的脸。梦到你们打架了;梦到你们挨训了;梦到因为你们不听话我挨领导的训了……索性爬起来用笔和纸与你们聊聊。  相似文献   

3.
(一)"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唉,最近真的比较烦。为啥?还不是我那"假小子"性格害的!上课说话挨训的是我,作业马虎出洋相的是我,大大咧咧走路撞翻老师的还是我。要是我能变成淑女就好了。  相似文献   

4.
之前有不止一个人跟我讲,真不相信你会喜欢周杰伦,你真的不是在黑他吗。
  我没有黑他,我是真的很喜欢。  相似文献   

5.
刚刚结束的考试中,有一部分同学考的不理想,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我非常生气,上课的时候,我把卷子往讲桌上一摔,沉着脸环视了一下教室,然后开始发卷、总结、讲评,对考试结果表示不满。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叶狄始终在那说说笑笑的,根本不听,我立刻火冒三丈,质问他:"你考好啦?有资本啦?"我满以为他会立刻把嘴闭上,谁知他竟然大声说:"对呀,我考好了,我高兴。"按我平时的脾气,真想大发雷霆,训他个痛快。叶狄似乎也作好了挨训的准  相似文献   

6.
《新读写》2012,(9):20-21
上期的漫想题目实在太贴近咱们学生啦,从来稿量的激增,小编得出一个结论:挨训}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了大家的投稿,我发现原来“训话”里也有不少笑点:学生的调皮让人苦笑,挨训的原因让人偷笑,老师的冷幽默更让我们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7.
一位朋友看到我手腕上有一块小伤疤,说:“是不是被你老公鞭笞(误读tai)了?”我回答说:“呵呵,不要冤枉我老公哟,是我自己做饭时不小心烫的。”然后又友情提醒他说:“应该念鞭笞(chi)!”他不好意思地说:“呵,幸亏我不是你的学生,否则肯定要挨你一顿批了。”  相似文献   

8.
笑,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教师的微笑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有一天课间操,我找一个男同学谈话,虽说他是班上有名的淘气包,但他也胆怯怯地望着我,而且还装好挨训的架势。这时我从上到下打量他,微笑地对他说:“你怎么不穿袜子,不冷吗?”我这一招可真灵,  相似文献   

9.
近日读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新作《钝感力》。作家在书中颠覆了许多人对“迟钝”的理解,认为钝感力是一种迟钝的力量,更是一种智慧。庄子云:“呆若木鸡者胜”。“呆若木鸡”讲的是经过多日训练的斗鸡,由盛气凌人磨练到真气内蕴,虽貌似木头,但令对方望而生畏,结果不战而胜。两个时空相差如此大的人都认为“迟钝”者实则大智。这自然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学生吴言。  相似文献   

10.
教育问与答     
我儿子今年5岁了,依赖心很强,什么事情都要大人帮他做,从出生到现在,从未自己吃过饭。他现在上学前班,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得很慢,写一会儿玩一会儿,很磨蹭,为此经常挨训。我该怎样帮他改掉依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在急诊室看医生急救病人。病人已经昏迷了,氧气罩也没用了,医生狠劲地用一个类似皮球的东西往里面压缩氧气。
  至少是呼吸系统有毛病。
  两个医生轮流压,像打仗似的。
  渐渐地,他清醒了,但仍说不出话来。医生只好不断发问来让他点头摇头,大概问十几个问题才碰得上一个点头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早读课上,学生们一个个走上讲台来领读,有机会做小老师让他们感到很自豪,个个精神抖擞,眼里闪着兴奋。当教棒传递到一个小女孩手里时,她仍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我赶紧走过去问原因。"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小女孩怯怯地说。看着她,我有点发蒙,使劲儿在脑子里搜寻:我好像没批评过她啊!可能是孩子在家挨训了?记得以前班上也有这样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担任小学校长时候,看到一名男生打班上的学生,即口制止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男孩已经等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背后     
在一所农村学校里,有一个男生每一次数学测验时,都是倒数。可是,数学老师并不讥笑他。有一次测验,这个男生又考了倒数第二,老师喊他到办公室去。以为要挨训的小男孩不情愿  相似文献   

15.
昨天放学后我去给班头送作业,看见有位很“猥琐”,很“样衰”的学兄正站在办公室里挨训。他的老师一边喝茶,一边说:“初变是痛苦的,最没有结果的,你要明白……”那位仁兄居然打断老师的话:“可是老师,这已不是我的初恋了……这是我第7次恋爱了。”我震惊,手里的作业“哗”地掉在地上。当我飞奔出老师的办公室时,心里在呐喊:“没有初恋的青春期是不完整的……”啊随着一声惊叫,我撞到一个不明软体动物上了。我定睛一看,这哪里是什么不明软体动物,这分明是上帝在眷顾我呀!对,正是她!我居然撞到了“戴平”!“惜诚戴平奇怪地看着我,“你慌慌张张…  相似文献   

16.
“钝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的: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敏锐、机智是每一位教师所永远追求的课堂智慧。然而,世间万物均有其两面性。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课堂教学中难得的“钝感”会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开心度假村     
谁挨巴掌 杰弗逊的爸爸警 告他说:"这次考试如 果没有超过60分,准 有人挨巴掌!" 杰弗逊忧心忡忡 地来到学校,对老师 说"不是我吓唬您, 老师1我爸爸说,我如 果这次考试不及格,准 会有人挨巴掌。"  相似文献   

18.
麦香     
a这是人间四月天,这是草莓吐出酸酸甜甜气息的流翠时节。
  b我回乡看望一位老人,一位老了还能闻见麦香的庄稼人。
  c他是我的尊长,也是最关心我的人之一;他是那块麦地的主人,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  相似文献   

19.
班级里最出风头的无非是三类人:一类学习好,一类学习差,另一类是有特别之处,比如有特长,比如长得漂亮或者丑。三类他哪种也不属于,以至于我跟他一同在一个班级里上了大半年的课,还是会把他跟另外的男生搞混。他叫刘平,像他的名字一样,他太庸常了。甚至连丑陋也不丑陋,甚至连挨训的机会也轮不到他,甚至他的名字在人群里一喊都会站出一帮来。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则故事: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先生在校园内见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斥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放学后,陶先生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可一见面,陶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她,并对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