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是陕西日报总编辑,这是他在今年五月间举行的西北五报新闻学术讨论会土的书面发言。本刊略有删节。报纸是阶级的舆论工具报纸是一种社会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为了探讨报纸的性质,我想不妨从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的关系上,从报纸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剖析一下不同社会和不同阶级的报纸,来考察报纸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先谈谈古代报纸,也就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报纸。报纸是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适应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的需要而诞生的。报纸起源于阶级社会,具体说它  相似文献   

2.
党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新闻事业的党性,则是一定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事业是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的舆论工具,是阶级的喉舌和耳目,具有强烈的阶级倾向性。一定阶级的政党无不自觉地以新闻工具作为自己的斗争武器,无不要求自己的新闻事业在工作中体现本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这也就不可避免赋予各种新闻事业以鲜明的党性,这是阶级社会这一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由于资产阶级政党同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国家,有很强的党性,才能当好一个新闻记者。因为,我们的报纸本身,无论是党的机关报,或者不是党的机关报,都是有很强的党性的。在党性问题上,每个新闻记者是不可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每人都通过自己的工作表现着自己的党性是强还是不强。在阶级社会里,每一张报纸,都有它的阶级性。封建社会的报纸,资本主义社会的报纸,社会主义社会的报纸,都  相似文献   

4.
报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人们了解周围事变的需要.同时,报纸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又可以直接传布办报人所代表的集团或党派的政治主张.因此,政党出现以后,往往有意识地利用报纸这种传播新闻的定期出版物来进行宣传鼓动,争取更多的政治同情者,并把他们组织到一定的政治活动之中去.这种情形在阶级斗争激化的革命时期尤为明显,法国大革命(1789~1793)中就是如此.在震撼世界的法国大革命中,生机勃勃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政党和集团非常重视利用报纸、期刊和小册子进行革命的政治宣传.仅首都巴黎一地就出有《人民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从阶级产生开始出现的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最后被产品经济(或分配经济)所取代.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博物馆应运而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博物馆与商品经济割裂开来.商品经济涉及一切经济  相似文献   

6.
张迪 《新闻爱好者》2011,(10):56-57
美国于19世纪30年代步入了大众报刊信息传递的阶段,而中国却出现了政党报纸裹挟新闻信息并行发展的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有行将走到末路的清政府,还有国民党和共产党三种社会力量交织在一起发展,作为阶级和政党的主要宣传工具之媒介,也将政论作为其主要的宣传武器。相对而言,新闻信息在此期间却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历史并没有对新闻报道宣判死刑。本文旨在通过对此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电讯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萌生和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新闻业务兴起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美国于19世纪30年代步入了大众报刊信息传递的阶段,而中国却出现了政党报纸裹挟新闻信息并行发展的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有行将走到末路的清政府,还有国民党和共产党三种社会力量交织在一起发展,作为阶级和政党的主要宣传工具之媒介,也将政论作为其主要的宣传武器。相对而言,新闻信息在此期间却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历史并没有对新闻报道宣判死刑。本文旨在通过对此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电讯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萌生和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新闻业务兴起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新闻工作中,党性是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则。新闻工作的党性特征报纸、广播、电视是社会舆论工具,它们在反映社会舆论的时候,无不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这种政治倾向,是由它们站在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带着一定的目的性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所决定的。恩格斯在《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中曾经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马  相似文献   

9.
我们谈到党性,专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其实,资产阶级政党,小资产阶级政党,封建阶级政党,包括英国16世纪的托利党、辉格党,也都有他们的党性,也都代表着当时封建阶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只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诚如他们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来掩盖他们剥削阶级的实质一样,他们也用各种各样的名目,把政党的阶级实质掩盖起来,标榜他们的政党,似乎是代表着不是属于哪个阶级的利益的,以此来欺骗世人,蛊惑人心。实际上,他们在内场人当中,还是说“我们工商业者(资产阶级)怎样”,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新闻学不承认新闻媒介有阶级的耳目喉舌功能,强调它只是新闻传播工具,即新闻传播媒介。其任务是满足读者的知情权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在这方面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看法。特别是近些年来,除了党委机关报,广播电视外,又出现了许多行业报、产业报、服务性报刊、休闲娱乐性报刊等等,关于它们与喉舌功能的关系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看法。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近代报纸是作为阶级的耳目喉舌诞生的近代新闻事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十六世纪西欧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获得了大发展。适应当时社会——经…  相似文献   

11.
怎样正确理解和看待“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争论。过去阻碍我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二是未能发扬学术民主。说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只是说在阶级社会里报纸有阶级性,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用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向敌对阶级进行斗争。这是事实,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有限范围内也是真理。揭示和强调这一点对我们认识报纸的阶级性很重要,这也  相似文献   

12.
胡一梁  黄忠清 《当代传播》2003,(3):12-12,15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广播电视业掀起了一场产业化、集团化高潮。笔者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特别是对目前老少边穷地区组建广电集团问题谈点看法。 组建广电集团的背景 人类生产的历史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联合的曲折发展进程。社会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生产规模从小到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是由推动市场经济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以任何阶级、政党、领袖人物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并不是与新闻事业同步产生的,而是新闻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产生的背景就在于新闻事业的主导者需要表达自己的声音,阐明一定的主张。当这种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评论就应运而生了。新闻评论最早是出现在报刊上的。因为报刊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新闻载体。它一出现就呈现出态度的鲜明、主张的明确、现实的针对性强等特点。在早期政论报纸时期,新闻评论成为报刊最主要的文章,也是办报人最重视的文章。在上世纪30年代初,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轫时期,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在创刊号上直言,“在像广州这么小的社会再办…  相似文献   

14.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不同阶级的政党有不同的党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新闻事业的党性,指的是: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报刊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本阶级意志的贯彻和体现. 自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只有“觉悟的无产阶  相似文献   

15.
浏览亚运前后首都的几家报纸,可谓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明显增多的评论文章,更是明快犀利,姿态横生,确实为报纸增了光,添了色。重视评论,应当说是办报的明智之举。评论是报纸的两大支柱之一,素称报纸的旗帜。缺少评论或评论搞得不好,报纸就缺乏生机和活力。报纸做为一定阶级、政党、社会集团的喉舌和工具,其职能不仅要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引导社会舆论。而引导舆论,评论是最有力的武器。它直接代表报纸说  相似文献   

16.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新闻事业的党性,是一定政党的阶级利益、意志和思想、感情通过新闻手段的集中表达和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新闻改革迫切地期待理论的指导和支持。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我主张创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传播学。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新闻传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让我们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回顾一下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和随之而产生报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发展过程吧。人类传播在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语言的诞生。它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走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第二次革命是文字的出现,人类由口头语言传播发展到文字传播,使信息和知识能传播到异地,流传于后代。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印刷机,人类社会随之有了三种  相似文献   

18.
赵芬 《青年记者》2010,(2):74-75
新闻传播事业在任何时代都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其新闻发展史也是备受关注的,特别是中国古代新闻发展史。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官方的邸报,一条是民间的小报。中国古代的官报以及小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同处于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控制,并为其政治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9.
历史探源:党报及党报五性 党报系政党机关报的简称,也称“政党报纸”。广义上,所有政党或党派成员出版的用于宣传的报纸都是党报;狭义上,经过政党或派别的一定组织程序认定的党的报纸才是党报。党报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成为资产阶级政党进行政治和思想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据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1643年英国大革命中昙花一现的国会派和保皇派报纸,是近代党报的雏形。18世纪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报纸,是最早的党报。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新闻学者不承认新闻媒介有阶级的耳目喉舌功能,强调它只是新闻传播工具,即新闻传播媒介。工具、媒介英文为一个词MEDIA。其任务是满足读者的知情权的需要。 事实真是这样吗? 我们考察西方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历史,就可以对此得出正确的回答。 近代新闻事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十六世纪西欧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商业经济获得了大发展。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