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蒙雨 《师道》2002,(1):7-8
阿赵是我朋友的朋友,湖北襄樊人。我们的交往不多,仅有的几次,也只是一些泛泛的问候。听说我们杂志要设一个反映教师情感生活的栏目,他竟在一个深夜里给我打来了电话: “或许我的经历不算什么,但这是我心里的故事,整整十多年了都没有向任何人倾诉过。”“我的过去似乎都在跟教师牵扯不清,我想我需要一个倾听者。”他在最后说。  相似文献   

3.
谈谈考研     
唐悠悠 《教育艺术》2009,(10):31-32
09年的考研在紧张、激动与遗憾之后,伴随着牛年的爆竹声声逐渐淡去,莘莘学子又开始了2010年的苦苦求索。作为过来人,关于考研,我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学生拥有了更多可选择的深造机会,也使学校间研究生生源的竞争日渐激烈,把握学生在选择深造学校时所运用的择校因素,对学校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指标体系构建,运用因子分析法,将主要指标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确定研究生的择校影响要素,并提出吸引研究生报考的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花 《大学时代》2006,(1):78-80
每年考研的人很多,考博的人也很多,但像我这样在同—年既考研又考博的人恐怕不算太多。这段独特经历今天说起来不知是骄傲还是辛酸,不管如何,先说来听听.也许能给后来者一点点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北京广播学院,报考研究生的人在我们研究生公寓楼下排出50多米,望着一张张充满焦急渴望的年轻面孔,我不由回想起两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考研经历…… 那时我从西北一所重点高校毕业已经7年。学的是中文,考的却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这个炙手可热的专业。跨专业、跨学校报考的难度有多大,可能有过考研经历的同学都深有感触。 我的英语是1992年也就是10年前过的四级,61分。之后一直没学。到2001年开始复习时,是个连“日记”怎么拼  相似文献   

7.
亲历考研     
故敏 《大学时代》2006,(3):60-61
从1985年考取上海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21年,期间我读完了研究生谭程,教授过研究生课程,还担任过英语专业硕士生导师,应该说考研、读研、教研的种种过程都已经亲历了。但是对我来说,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考研的那段经历,它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无法忘怀。  相似文献   

8.
考研全攻略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即将开始,有志于考研的各界人士一定要关注考研的最新情况,熟悉报考流程,明白报考条件,精心选择学校,仔细评估报考专业,以不变应万变,满怀信心地应对这次人生大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考试》2001,(7):123-124
  相似文献   

10.
2000年4月全国研究生考试成绩一公布,我就成了单位 同事注意的对象。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我,一个中专出身 的学生,如何能考上研究生呢?记得当年我报名准备考研时, 一位老朋友对我说,如果学校能招50岁的研究生,那么我信 你能考上。言外之意,考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成绩 下来以后,我也觉得有点意外.两门国家统考课都在60分以 上,加上三门专业课,总分达到370分,创造了“杂牌军”一 次报考就胜利通过初试的好成绩。如今我已经研究生毕业一 年,工作生活稳定。不久前看到研究生考试的热闹场面,不 禁回想起以前考研的难忘日子,久违的考研经历又一次让我 激动,现写下自己的体会与诸君共勉。  相似文献   

11.
成艳 《考试周刊》2007,(6):29-31
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英译汉为必考题型,且难度在逐年加大。对于长期为四、六级备考而缺乏英译汉训练的学生来说,不少考生对其怀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作者结合研究生英语考试大纲要求的标准和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翻译真题及常考题型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我的起点很低,中专。 1992年毕业后,进了一家建筑企业做会计。好在我还有些上进心,准备参加自学考试,于是就报名英语专业的专科段考试。然而,不巧的是,1993年9月单位去上海进行工程施工,作为会计,我需要随行。谁知这一去便是两年,直到1995年9月底才返回。原来报考的自学考试已是彻底耽搁下来了,加之对英语专业中的某些考试课程实在头痛,于是便放弃了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我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了当时刚开考的公共关系专  相似文献   

13.
14.
考研经验谈     
有人说,考研难,难于上青天。的确,除了考研试题难度大,考研过程的其它方面也会给学子们造成一定的困难。比如:与高考相比,没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环境,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立、分散复习,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同时,在考研之前也没有较正式的模拟考试,这对于检验同学们知识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6名经历过多次考研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有限理性”为理论基础对其决策及行为表现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完全和社会环境的客观限制条件下,倔强与高自尊的性格特征与“名校情结”是影响“多战”考生决策理性的主观条件;从众效应、锚定效应、过度自信和沉没成本效应等非认知心理因素进一步推动着他们走入考研循环;正确清晰的自我认知、快速的情绪调节能力、审慎“求稳”的目标定位和合理规划与严格执行是循环终结的必要条件。最后从提供信息支持、补充“考研后教育”、营造积极环境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帮助考研学生破除心理与行动困境。  相似文献   

16.
17.
王春芳 《河南教育》2009,(10):13-13
2006年的那个春天,我们寝室陆续收到了6份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宣告我们的考研生活结束了。那段日子离现在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回想起来已有一种不确定感,只记得收到通知书时,大家很高兴,也很平静。  相似文献   

18.
我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念的本科.大四那年秋天决定申请读研究生。对本科学生而言,这个学期是大学生涯中最忙碌的日子。纽约华尔街的大公司在这3个月里面试和招聘应届毕业生;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报名也在12月底至1月上旬。同学们奔波于课堂、宿舍和职业中心之间.为功课而废寝忘食;在周而复始.一轮接一轮的面试中拼杀,渴望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我在那几个月间。  相似文献   

19.
夏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5):109-111,113
本文对于线性代数的内容和题型,对其难度系数进行了打分;通过对难度系数的剖析,说明了在考研高等数学中线性代数部分的解答题(22分)常考的范围,便于考生复习时能够抓住重点,对于考研的同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研那天     
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举行。26日凌晨,记者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考点入口处了解到,考生须严格执行北京市统一要求,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有效身份证、考前7日内(12月20日(含)后)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以及"北京健康宝"绿色健康码,佩戴好口罩,经体温检测低于37.3℃,方可正常进入考场。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上一年增长36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