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荣华 《考试周刊》2007,(20):94-9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如果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毫无兴趣则课堂的效果在哪里?思想品德课是枯燥,大道理一套又一套,对学生来讲似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科成绩的关键。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学、好学,同时也会令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生命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于让学生自觉投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思想品德教材从方向性指引到内容更新,都开始由理论化、单一化变得生活化起来。  相似文献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一个初中英语教师来说,其主要任务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而且得让学生有学英语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王忠林 《甘肃教育》2009,(23):63-63
乐学就是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越学越有味,乐在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何以乐之,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能否乐学、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对教师所教的课有兴趣,才会乐意学习,教与学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秦军海 《新疆教育》2013,(1):132-132
政治这门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分数较少,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7.
张容  李凤玲 《文教资料》2006,(24):65-66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爱学、乐学的目的呢?一、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爱学、乐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教师在导语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视时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绝大部分课堂流于形式,仅仅局限于完成任务,教和学的氛围都非常刻板,整个课堂缺少“灵动性”,完全背离了新课改的目标和方向。那么,如何扭转这一颓势,使得思品课堂真正“灵动”起来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一、做好预习,产生兴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计预习提纲,给学生一个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改的热潮下,我们要使数学教学活动灵活多样,让学生应用实际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地利用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彻底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前的由教师一昧说教而变成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乏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就会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我们应从教学情境中“导趣”,在课堂活动中“激趣”,在联系生活中“启趣”,让兴趣成为思品课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改的热潮下,我们要使数学教学活动灵活多样,让学生应用实际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地利用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彻底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前的由教师一昧说教而变成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体会学英语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如何让小学生对单调的数学知识学得有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生眼里,品社课可上可不上,无所谓。在老师眼里,品社课是兼课,照本宣科,上完即可。这样的课堂老师不喜欢,学生更是没有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社课的兴趣,提高教师品社课的教学效果,使品社课成为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功的教学不应该带有强制性的色彩,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只有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课堂才能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教师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任何责任心。”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就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处快乐情境,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孔子将这种情境概括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使学生达到乐学、想学、爱学的境界,是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和教育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20.
陈维扬 《教育艺术》2006,(9):66-66,65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含义为,要“知之”,需先让学生“好之”,要让学生“好之”,需先让学生“乐之”。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才能够不知疲倦地学习。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学习新课标,讲究激趣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