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49例妇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原用口服降糖药控制理想者继续口服直到手术前一日,控制不理想者术前3~5d停用长效药改为短效药或正规胰岛素(RI)控制;平时已用胰岛素治疗者术前1~2周入院,用RI控制血糖。手术时间超过2h者术中监测血糖及血气分析。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d,监测血糖、尿糖,调整好输液与胰岛素用量。结果:47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感染,1例因手术范围大、手术后10d切口裂开。结论:糖尿病患者术前应仔细检查并于手术前后积极治疗,对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患者应防止低血钾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可因各种外科疾病而须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一般可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外科疾病、麻醉和手术等应激因素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 ,使血糖升高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当血糖 >11.1mmol/L时 ,组织修复能力差 ,伤口不易愈合 ;高血糖能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 ,易于感染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术后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使围手术期死亡率增加。因此对糖尿病人要认真作好围手术期处理。1 择期手术的处理1.1 术前处理1.1.1 处理原则 需行择期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前应作好准备工作。术前必须正…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6岁,因前列腺肥大于2008-06-11日入院.患者5年前行冠脉支架术,三年前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一年复查时显示有室壁瘤.本次入院拟行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心电图仍显示心肌缺血.麻醉和手术医生考虑患者冠心病病情复杂,建议保守治疗,患者坚持要手术治疗.经心内科调整治疗,心脏情况改善后决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3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血糖控制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积极做好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效的控制血糖,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对1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型及冠脉搭桥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其余均存活。随访3—36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9例,Ⅲ级3例,未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114例糖尿病合并妇科疾病患者施行中型或大型妇科手术,探讨糖尿病病人妇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以实例说明糖尿病患者施行妇科手术,保持围手术期血糖相对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的有效合理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6名急性心肌梗塞需行非心脏急诊手术的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59岁.麻醉选择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果]本组病人麻醉诱导、术中维持与苏醒期均平顺,围术期及术后无危象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95min(50~265min),住院时间平均45d(32~58d).[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较适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18例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治疗组(MSII)14例,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血糖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者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血糖下降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II组,伤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在腹部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层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en组).芬太尼按舒芬太尼的等效剂量8∶1计算给药,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12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测定PT、APTT、TT、FIB浓度.结果:舒芬太尼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无明显变化,而芬太尼组APTT缩短,FIB增高(P<0.05),PT、TT虽然有缩短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较小,避免了围术期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0.
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患者由于心源性休克,常合并多器官功能低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维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保护对于麻醉医师是一个挑战,初学者往往由于缺乏临床经验而学习曲线较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教学型医院,每年开展近20例心脏移植手术。针对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结合近年来在心血管麻醉亚专业带教体会,从心脏移植手术麻醉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麻醉中监测、围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麻醉教学的新模式,促进麻醉专科医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6~ 2 0 0 2 .5月 ,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CASI) ,其中 ,包括 4 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本组行PTCA成功 15 0处 ,失败 4处 ,成功率 97.0 %。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 10 0 % ,C型病变成功率为 87.5 %。失败者为 4例冠脉完全闭塞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例急性心肌梗塞 ,2例陈旧心梗。其中 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 ,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 ,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 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 112例 (15 4处病变 ) ,其中病变A型 6 8处 ,B型 6 0处 ,C型 2 8处 ,置入支架 15 4支 ,平均 1.1支 /处 ,即刻成功率 10 0 %。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 ,有 2 4例患者置入 2只支架 ,7例置入 3只支架。急诊PTCA4 3例 ,直接PTCA4 2例 ,挽救PTCA1例 ,成功率 97.6 %。结论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斑块的破裂与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重构有密切关系,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酶类.对近年来关于MMPs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以及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的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分析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68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点分析,预测心电图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心电图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6,(25):38-39
本文以笔者的亲身感受为例,简要阐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的重要性和引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肺炎衣原体(CP)、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抗体法检测儿2例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肺炎衣原体抗体(CPIgG、CPIgM)、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HPIgM)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CPIgG高于≤二支病变组(x^2=4.197 P=0.04),而两组的CMVIgM、CPIgM、HPIgG及HPIgM无差异(分别P=1.00,P=0.436,P=0.528,P=0,739);血清HPIgG、CPIgG均阳性与单纯血清HPIgG阳性或单纯血清CPIgG阳性患者比较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多,(x^2=3.717P=0.043,x^2=6.601P=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CP慢性感染有关;复合慢性感染(HP、CP)对血管病变的程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web网络管理平台下应用ASP技术开发冠状动脉及介入治疗管理系统的主要过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程序流程和各功能模块的作用,该系统的B/S体系结构和相关的组件技术;重点对应用ASP实现多条件查询、报表生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表现为血液流变性异常,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正常组14例为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者,冠心病组49例行冠脉内支架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4天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测得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正常组术前与术后LVESV、LVEDV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术后LVESV、LVEDV显著小于术前(P<0.001),LVEF显著高于术前(P<0.001)。结果表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冠心病患者PCI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急性期C-反应蛋白、胆固酵、血沉、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等资料进行计量资料£检验和计数资料Y0检验。结果:86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26例(30%)。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发热天数、血小板、C-反应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密切关系。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23.6%,仅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57.1%,7d内使用IVIG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6.4%(P〈0.01)。结论:对川崎病进行综合分析,可对该病作出及时的预后判断,予早期干预,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恢复;早期足量使用IVIG可减少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比值和单项血脂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病人(最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的各项血脂及其比值进行检测,并与其冠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在单项血脂中,TG、CHO、LDL、LP(a)均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而HDL和apoA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②在血脂比值中,CHO/HDL、apoB/apoA TG/apoA、CHO/apoA LDL/apoA值均随冠脉狭窄程度加重而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血脂比值比单项血脂反映CAD的敏感度更高。结论:对于CAD患者,血脂比值反映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较单项血脂更敏感更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