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光 《大观周刊》2013,(1):211-211
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的素质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历史学科的阅读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由于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或不重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依靠考前突击记忆.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档案:历史话语的霸权、缺失及丰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社会中,档案在历史研究和话语解释中居于一种霸权地位,档案的构成自然亦以官方档案、政治档案为主要,民间和社会的领域一般是不包括在内的。所以,这种档案话语霸权面对历史和社会的丰富性,必然表现出记忆缺失的特征。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同历史学科社会史研究思潮的兴盛一样,档案学与档案工作实践不断走向社会大众和生活的各层面,突破与丰富是其对社会历史记忆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社会有记忆也有失忆(或遗忘)。社会当然有记忆,但没有了对它的确认与补充——遗忘,它本身是无意义的。①在社会失忆的地方,人们又希望捡拾、找回、唤起曾经丧失的记忆,再现过去的历史。冯惠玲教授曾指出档案学研究要指向  相似文献   

4.
档案记忆观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记忆观是20世纪末兴起的档案学新视点,其核心内涵是:基于对档案基本属性——社会记忆属性的本质性认识,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或历史、集体)记忆;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或"记忆宫殿",并从个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认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档案及其保护的重要性。挡案记忆观使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透视档案和档案管理现象,获得了对档案的社会功能、档案保护的历史意义等一些新的认识,但其潜在的学术价值远未  相似文献   

5.
鲁志华 《湖北档案》2010,(10):15-17
随着社会民众档案意识的普遍提高,普通百姓逐渐认识到作为人类“记忆宫殿”的档案馆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而作为社会记忆储存器的档案不应该只是反映特权阶级或著名人物的历史记录.更应该注重百姓记录。“但是翻开中国历史,几乎看不到关于平民百姓的历史记录,从而导致部分历史的残缺。平民在历史中本不应该没有踪迹,为什么历史丢弃了人民,平民丧失了历史,原因是深刻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陈军 《大观周刊》2012,(4):199-199
我先后在三所学校从事过历史教学,主要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也曾教过初中。在高中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觉得历史需要记忆的信息太多,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不高,平时不愿意花时问,考试前突击学习、复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为此,我在教学中感到十分被动,这使我不得不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鲁志华 《湖北档案》2009,(11):22-24
随着社会民众档案意识的普遍提高.普通百姓逐渐认识到作为人类“记忆宫殿”的档案馆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而作为社会记忆储存器的档案不应该只是反映特权阶级或著名人物的历史记录.更应该注重百姓记录。“但是翻开中国历史,几乎看不到关于平民百姓的历史记录,从而导致部分历史的残缺。  相似文献   

8.
徐林佳 《档案天地》2023,(10):44-47
<正>一、数字人文:灾难记忆建构的新方式(一)灾难记忆之内涵20世纪20年代,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著作《论集体记忆》中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自此学界掀起了一股记忆研究热潮[1]。皮埃尔·诺拉从探讨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出发,创造了“记忆场”这一概念,他认为记忆场是存在于记忆与历史之间的场域,具有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三个特征[2]。有关社会记忆的研究不断深入,灾难记忆作为社会记忆中重要的类型,对其建构尤为重要。丁华东等[3]将灾难记忆理解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围绕特定自然或社会性灾难以各种媒介形式保存、传递、共享的社会框架、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9.
探讨城市记忆工程与档案工作内容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人说过:没有记忆的城市是可悲的城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记忆,历史形成的遗迹、胡同、街道等等,作为表达社会意象的城市形态,被毫无责任地破坏。但能够唤起我们记忆的,也并不完全都依靠于那些古老的特色建筑,另外还有一些看似不那么“实在的”的东西顽强地延续着我们的记忆。这些无形的人文记忆留下的话,将使得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味道。城市是历史形成的,是社会文化的荟萃,对于城市的探究,无疑需要以文化的脉络为背景。城市记忆工程的启动,不仅让城市重新焕发了魅力,同时也赋予了社会各阶层对城市记忆保护的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城市记忆工程也拓展了档案部门的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10.
高骏 《大观周刊》2011,(40):153-153,155
俗话说:“是艺好学,一窍难得”。说明学习或记忆的技巧很重要,方法得当,学有规律,常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的知识千头万绪,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历史知识的记忆问题是历史学习的第一道坎,也是历史学习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记忆"即社会共有的记忆,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连续。作为历史承载物的档案,与社会记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集中表现为"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它包含档案文献遗产与社会记忆、城市档案与城市记忆、家庭档案与平民记忆、乡村档案与乡村记忆等方面。本文从主体、客体、协作三方面剖析了"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纪念性博物馆是人类社会收藏历史记忆的凭证,是熔铸新文化的殿堂,它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国历史文化遗存,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促进历史文化继承与传播,弘扬时代风尚与精神,更为有效地实现社会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广义的集体记忆是指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也称为群体记忆。最先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出现,而后渐渐被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借鉴和运用。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照片影像为主要形式,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照片档案具有直观再现历史的特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呈现使人们从视觉上的感官直接影响到心理感受,不仅能够唤醒记忆,更是某个特定群体保存和建构集体记忆的良方。  相似文献   

14.
媒介记忆对于整个人类意义非凡.媒介常以历史记录者自居,认为没有媒介记忆就没有历史记忆.本文不否认媒介作为历史记录者的身份,但认为媒介记忆并不能等同于历史记忆,也不同意媒介记忆在历史记忆中可被忽略的观点,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新的路径是:媒介记忆可以通过归纳与命名、分析与解释、以及追溯与回忆等方法,将有历史价值的新闻事件植入到历史记忆之中,从而能够对历史书写的新闻化和娱乐化倾向加以合理的校正和科学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档案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延续了人类的社会记忆,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其中包含着数量巨大的各类信息,对于描述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城市的完整面貌都是无价的宝贵资源。构建历史档案记录了城市发展变迁的脉络,是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凭证。征集城建历史档案,保存城市的记忆,保留历史真实的凭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城建历史档案的工作就越重要。一、城市记忆与城市记忆工程1…  相似文献   

16.
口述历史研究通过对当代人物的访谈,既可以收集储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事实,又能够反映个人的认同、行为、记忆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一种历史诠释和知识建构的学术路径。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口述历史研究已经跻身主流历史学研究领域。近些年,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整个社会返璞归真式地兴起集体怀旧的思潮,为中国大陆的口述历史研究注入了活力,并推动了它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颖 《云南档案》2013,(11):18-19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真实记录,发挥着“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国家历史和社会记忆得以延续,大量的档案需要长期或永久保存,研究运用科学的档案保护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生命,确保档案信息不流失,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重大事件档案对医院发展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谱写社会记忆不可或缺的一笔,对医院的发展进步有着参考借鉴作用。通过对重大事件档案的管理,不但可以留存重大事件历史,而且可以延续个人和集体记忆,成为构建社会记忆的重要途径。因此,做好医院重大事件档案的管理意义十分重大。一、医院重大事件档案的界定医院重大事件档案是指医院在重大活动或重大突发事件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标志性实物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其中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口述史本来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分支。随着口述史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它具有跨学科性质,就开始应用在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研究上。作为历史研究的口述史追求"历史真相",作为"方法"的口述史主要关注普通人对历史及历史事件的经历与记忆,从而揭示历史及其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因此,作为"方法"的口述史更着重个人的"主观性事实",而不是阐明"客观事实"。另外,口述史的"田野"所指的是,不仅是具体调查地点,而是在受访者的人生经历与记忆背后的历史与社会背景。采访者与受访者建好关系才能够在"田野"上进行访谈。现代民俗学关注当下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上的生活观念,这一点与口述史所关注的个人经历与记忆之间有所共同之处。口述史方法给现代民俗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研究领域上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照片作为承载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乃至社会记忆的一种媒介形式,既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等静态的展现,同时也是保留和凝聚个人或群体共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一个傣族村落的家庭照片作为切入点,讲述当地傣族人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探究照片所展现出来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并尝试追问这些记忆产生的村落社会机制、文化背景和傣族价值信念之间的关联,从而分析该社会内部成员的自我认知、人与社会、群体间的互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