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敦煌舞蹈源于壁画,换言之,敦煌壁画是敦煌舞蹈的母体。从横向看,敦煌壁画内容涵盖历史、文化、艺术和医学等诸多学科,受到时代、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壁画内容、造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丰富的壁画形态给予敦煌舞特殊的多弯多曲动作特点,不同的舞姿造型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文化积淀,也是各个民族不同时期,历史、文化、艺术的载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从纵向看,敦煌壁画始终沿着历史这条主线在传承,它的发展具有统一性。而作为一门舞蹈艺术,中国古典舞的流派之一,在流派体系的层面敦煌舞无论在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走势及整体韵律上都是具有统一风格、统一内涵的舞蹈种类,它的传承和发展又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敦煌舞的审美性在于它所标志的特殊形态美,体态中体现出的S形三道弯,是敦煌舞自身表演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符号,与之相交流互通的是手姿语言的形态美,敦煌舞在受佛教文化影响和历史舞台的渲染下,展现出它的神秘色彩。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走来,对敦煌舞所传达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一步步走进人们的审美和意识形态中,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就使这样的意识形态语言表达更具有真实性和审美性,敦煌舞手姿语言的形式美在不断的被发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中,“三道弯”是一种特有的舞姿。是指在舞蹈动作中头、胸和腰与臀、胯和腿以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它分为流动中的“三道弯”和静止中的“三道弯”。流动中的“三道弯”是指身体摆动连绵不断,均匀有规律的摆动,产生一种自然平衡的流畅美感。静止中的“三道弯”的美产生在亮相和静止上。  相似文献   

4.
敦煌舞作为古代舞蹈与西域舞蹈的集大成者,将细腻的中原舞蹈和中亚、西亚舞蹈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敦煌舞。敦煌舞是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靓丽景色,不仅凸显了我国古典舞蹈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文化,体现了西域地区鲜明的文化特色。可见,敦煌舞是集多民族文化于一体而创作出来的舞蹈形式,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十个朝代的舞蹈文化发展,还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印度舞、波斯舞等风格。这些融合为一体的优美舞姿,全部的集聚到了敦煌舞身上,进行广泛的容纳与吸收。本文通过对敦煌舞的本质内涵及价值影响进行深入的解析,对敦煌舞的艺术特色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金秋 《家教指南》2001,(2):32-35
敦煌舞虽归属于中国古典舞系统中,但它却洋溢着与中原汉民族舞蹈不同的异国情调。它的那种“扬眉动目”、“弹指移项”、“扭胯蹶臂”、“腾踏旋转”、“袒胸露臂”的舞姿造型,让人感到位于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上的新疆维吾尔族、伊朗、俄罗斯、印度甚至更遥远的西方古希腊的乐舞风格。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敦煌舞蹈,是几千年来中西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敦煌舞是我国特有的舞蹈体系,别具风格。敦煌壁画中飘逸唯美的"飞天"造型、端庄慈悲的菩萨、刚健有力的金刚以及各种菩萨乐伎、舞伎等等构成了一幅幅灵动的场景。与此同时,也将中原独具雅致的舞蹈和西域特有的舞姿有机的糅合在了一起,进行了历史的再生与再现。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敦煌舞的来源,以及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期能够对敦煌舞的艺术特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敦煌文化是人类精神的智慧凝聚与物化显现,是古代社会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实景化呈现。敦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壁画舞蹈造型,以一种醒目而别致的舞蹈样式,激发了数代艺术家的灵感。在不断挖掘、整理、创新与传承的基础上,千年丰富的壁画舞蹈图景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后,迸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以多样的形态呈现在当代的世界舞台之上。“敦煌舞派”随之产生,其内容、风格汇聚了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内在品质,兼具东方舞蹈的神韵,现已穿越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在时代发展中绽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基于此,通过进一步阐述构建中国“敦煌舞派”的重要意义,论析发扬、发展“敦煌舞派”的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敦煌舞派”的构建提供学理依据和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8.
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原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它主要体现在“因文明道,因道悟文,文因道存,道因文显”二者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道不离文,因文明道,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一、傣族舞中"三道弯"的外在审美属性傣族孔雀舞中"三道弯"的外在美主要指孔雀舞中"三道弯"的动作特征的美,孔雀舞中"三道弯"动作特征的美主要表现在形态、气态、动律、眼神以及表情等方面,孔雀舞优美的动作、幽静的情境与柔美的独特性,与其他的舞蹈有着不同的美感,它用柔、灵、静等大自然拥有的特点书写着舞蹈的美感,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一)形态美傣族孔雀舞在形态上强调"三道弯"的风格,肢体的各个部位  相似文献   

10.
敦煌壁画舞姿是敦煌舞蹈创作的主要源泉。在敦煌舞蹈原有S造型和S型运动线路的规律的基础上,又总结出四大新的舞蹈元素:抻曲,即伸展、弯曲,是一切运动的基本动势;旋拧,即人体各部位优雅旋转、扭拧,是敦煌壁画舞姿最具创意的特色;劲,表现充满力量和速度的敦煌壁画舞蹈;意,是敦煌壁画艺术的意境、意趣、意象,是敦煌舞蹈的气质、内涵,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一个特殊元素。  相似文献   

11.
长袖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舞蹈种类之一,其特征是不执舞具,“以舞袖为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长袖舞图像最早出现于中唐时期,其舞服、舞姿及宗教意涵皆体现出吐蕃文化渊源。中唐至宋代的两百余年间,敦煌壁画中的长袖舞者涵盖了成人、童子、迦陵频伽、共命鸟等,并先后出现了翻领、圆领、袒右肩等舞服服制。长袖舞在敦煌的传承与留居敦煌的吐蕃遗民密切相关,其图像演变依托于各类壁画题材图像模式的发展,集中展现了汉藏文化在宗教思想、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沿淮的花鼓灯服饰通过具象的外化形式反映出淮河两岸灯舞的风格特点,体现了沿淮民众的造型观念、色彩心理等审美思想。花鼓灯服饰的发展衍变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语境的改变沉淀了深厚的精神思想内涵,透视出了淮河流域花鼓灯灯舞服饰审美风格的变化,这对进一步研究淮河流域服饰造型的演变、现状及其传承发展趋势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门襟处作装饰是服装设计中常见的形式,它可强调设计重点,突出创意思维,亦是服务整体风格在外部形式上的表露.本文从艺术设计的审美角度,就门襟造型线本身形态及在门襟处添加的装饰这两方面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讨论如何使服装的外部形式美与其内在风格特征两者相互结合,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李婷婷 《甘肃教育》2014,(19):98-98
正舞蹈技巧,是舞蹈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敦煌舞中,技巧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特的技巧赋予敦煌舞更强有力的审美冲击。如何合理运用技巧,是敦煌舞创作中重要的设计环节。一、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一)表达情感舞蹈,是以传情达意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舞蹈表达不同的情感。而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艺术,既要表达现实情感又要对现实形态予以升华,而舞蹈技巧就成为情感升华的特殊手段。如,第三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综观中国传统形式美学,提出其突出的三个特征:主观性,整体性,含蓄性。并且结合若干美学大家的理论主张,综合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同时指出中国传统美学里严格地讲并不存在与西方“形式”同义的概念,只有中国传统美学里的“道”才是能与西方美学的“形式”相提并论的同一层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针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中存在目标单一、任务碎片化、情境宽泛等问题,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的单元设计为例,来论证本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做到既讲逻辑论证又讲人文精神的统一,要力求“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表达”一体化,要切实把学习任务转化为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国民素质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主体特质形态,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民素质天赋资源开发与后天教育提高相统一、国民素质发展中的观念内化与实践外化相统一、国民素质提高与生产力发展相促进、国民素质差异性与国民素质同一性相结合、文化的开放与繁荣促进国民素质内涵的提升与扩展等普遍性、必然性关系,决定着国民素质的发展趋势。遵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从学理上对国民素质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确证,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文现象,主要表现在其文化形态、意识形态和审美形态三层次方面,而与之相照应的内涵分别是其物化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现实内容与“合目的”的统一、个性才情与“合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文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文现象,主要表现在其文化形态、意识形态和审美形态三层次方面,而与之相照应的内涵分别是其物化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现实内容与“合目的”的统一、个性才情与“合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主张语文课以“道”为主的人,时常引证“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原则,作为理论根据。其实,毛主席说,“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就是说:在文艺创作和批评中,首先应当考虑到政治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到艺术问题。并不是只讲政治、不讲艺术。在上文中,毛主席说:“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就是说,政治和艺术,二者不可互相代替,以艺术取消政治或者以政治取消艺术,在下文中,毛主席又说:“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就是说,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