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文化持续处于弱势地位,以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为目的的翻译活动有待深入。中国英语作为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翻译活动能更好地服务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翻译效应学角度,通过对中国翻译史上几次大的翻译活动的考察,来论述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手段。对译入语固有文化的影响或曰翻译效应,从而理清中国文化从远古走向现代的发展历程和嬗变脉络,并给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提供某种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译中国民间文学,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译者在英译中国民间文学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把翻译看成文化交流的手段。基于这些认识,英译中国民间文学应按照文化翻译观的要求,采取一切可用的翻译手法,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重要途径。翻译中国哲学典籍应该彰显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和独特性,确立中国译者的主体地位,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并注重异化的翻译策略,还要建立研究型学者型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5.
虽然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然而典籍浩瀚、哲理丰富、蕴含广博深奥的佛教是世界上其它的宗教都无法与之相比。纵观中国翻译事业,佛经翻译不仅是中国翻译的起点,且悠久的中国翻译史有半部是佛经翻译史。佛经的翻译有力地推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对中国历史、政治、宗教、哲学、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为中国翻译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佛经翻译活动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翻译人才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具有中外文化学识、掌握翻译技巧和具有较高水平的中译外人才是高校翻译专业面临的问题。当前,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非常注重对翻译专业人才中外语言文化的教育,却疏于对中外交流史和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史等海外汉学知识的扩展。加强这方面知识的传授,这不仅能使翻译人才了解海外优秀译介,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也能使其在全球视野中定位中国文化,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中国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呈现出特有的中国文化.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是跨文化翻译中两种常用的策略,具有二重性.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中既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也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但在跨文化语境下,异化翻译策略更有利于文化传播,因而对中国菜名的翻译应更多地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只有在不损害源语内容又不影响其文化传播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及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不断加快,翻译界对文化翻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研究更加深入。音译作为一种并不新颖的翻译方法,却在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对于极具中国特色的几类文化词汇采用音译翻译,能够避免文化误读,增进中国文化在异域文化中的认知和认同,最终达到最佳效果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引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全新考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快速融合,在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时,要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坚持异化原则,科学运用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翼 《考试周刊》2014,(61):21-22
文化翻译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翻译工作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本文从翻译的角度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老字号作为中华民族品牌阵营中的特殊群体,既有商业品牌的特性,亦具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华老字号的翻译是因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实践呈现出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实践应重视翻译理论与文化传播的理性思考,以期让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崭新的样态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中华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并对中国菜很感兴趣,因此,中国传统菜名的英文翻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佛教发源于印度,通过佛经翻译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了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佛经文学的传播不仅给汉语言带来了新语汇、新文体,也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在题材、内容、意境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晨 《海外英语》2014,(20):146-148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Chinese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Numbers of foreign scholars or literary-lovers are trying to learn China and Chinese culture. But many improper translations caused unnecessary confusions. So how to convey our own culture to the world turns into a big problem. In this essay,five methods of culture translation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examples from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to show different ways of translation when meet different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5.
王雯 《海外英语》2012,(12):172-173
Tourism literature is a window for foreigners to know China and a medium for publicizing Chinese culture.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of tourism litera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Chinese tourisms’ further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 literature,taking Skopos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e.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化语汇的翻译直接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根据语言模因传播论以及翻译目的论,民间文化语汇的翻译可以采用异化为主,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同时兼顾符际翻译方法,大胆使用中国英语,借助网络优势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7.
张雪晶 《海外英语》2012,(8):166-167,176
十二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作为中国的代表文化,十二生肖的翻译不仅仅要考虑动物词汇自身的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传达出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文章通过语义上和文化上,初步探讨十二生肖在英语中正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陆艳芳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3-134
在享有世界烹饪王国之称的中华大地,烹饪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品尝独具特色的中华美食已成为海外游客在中国观光游览的一项重要内容。菜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手段,在饮食文化对外交流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中式菜肴的命名特点出发,探讨了在翻译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命名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即"直译"和"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以实现准确而形象生动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影响比较大的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强烈内需可以繁荣翻译事业,翻译活动的发展则会加速文化转型的进程。翻译的目的和任务都受到当时译语文化的内部需求的制约。文化发展引导着翻译的策略取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翻译应该以繁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为目的,采取偏重异化的翻译方法。文化转型期中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奠定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基础,对汉语和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