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交媒体时代,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更加尖锐,新闻媒体有时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不当披露灾难经历者社交媒体上的隐私信息。针对人物特稿《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否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业界与学界观点也产生了分歧。本研究历时性地梳理了知情权与隐私权及两者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两种权利冲突在社交媒体时代加剧的原因。针对灾难报道的两权冲突大多属于私权利冲突的情况,本文建议新闻媒体以权利协调为基本平衡原则,并遵循“征得知情同意”和“协商隐私管理规则”的操作规范来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  相似文献   

2.
许亚绒 《新闻知识》2007,(10):89-90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传媒业迅速发展,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新闻舆论界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发挥舆论监督职能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大量报道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难免会触及到个人隐私问题,从而产生了公民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如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11)
"周一见"事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关注,成为了2014年微博传播的焦点性事件。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网民对于明星八卦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披露了公众人物的隐私。虽然为了满足公共利益和大众知情权的需要,公众人物隐私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隐私权作为自然人当然具有的人格权,理应得到新闻媒体的尊重。尤其进入微博时代之后,信息传播加快,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问题更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隐私一词,英中对应的词是privacv,乃从private演化而来,意指与他人无关的私人生活范围:我国有学认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被知悉的秘密。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隐私主要包括公民的通信、日记、私人件、电话、财产状况、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情况,以及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情况等。隐私权,就是公民享有的不公开这些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信息的权利。但近年来,媒体不当披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时有发生,给当事人的心理、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有损媒体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5.
林凌 《当代传播》2013,(2):83-85
从传播法角度分析电视低俗内容制作与传播,对于从法律上规范电视媒体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人格权,净化信息传播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隐私支配权受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限制,公民行使隐私支配权不能突破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底线,更不能对抗公共利益需要。电视媒体具有公益性质,不仅要承担消极义务,还必须依法履行积极义务。依法维护信息传播秩序,是解决电视传播低俗化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新闻获取技术和新闻传播途径的不断发展。新闻自由与公民个人隐私权的冲突日渐加剧。一方面,新闻自由作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了解社会生活、实现知情权的基本保证.已被赋予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大功能.新闻媒介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努力探知一切可以获得的信息。作为公民的个人隐私在新闻自由所追求的高度透明化面前已越来越无处躲藏.  相似文献   

7.
孔华 《新闻世界》2012,(7):17-18
去年至今年曝光的一些恶性案件,虽然在媒体的介入下,案件得以较快进入司法程序,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受到惩处。但媒体在抢新闻时,制造的"新闻暴力"侵犯了公民隐私领域,引起读者、网友反感。尤其,国内众多传播学者对这一问题口诛笔伐,要求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主流价值观引导。新闻媒体如何平衡知情权与当事人隐私权,成为新闻媒体既要面对,又不得不寻找突破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传媒介质的丰富和信息传播的普及,媒介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明星隐私遭遇危机。由于我国有关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不够健全,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报道侵犯明星隐私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探讨媒介披露明星隐私的合理界限,以寻求媒介报道权、公众知情权和明星隐私权三者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一些媒体类网络公司屡屡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影响了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文阐明了公民隐私权与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之间的关系,并对"传播虚假新闻、人肉搜索的滥用、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等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媒体类网络公司保护网络公民隐私权的途径,以实现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的提升,最终保证整个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核心阅读:所谓知情权,是指群众获得有关公共领域信息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是指公民通过媒体获得有关新闻信息的权利,包括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介获得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新闻信息,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包括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重大事务以及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满足人民的知情欲,尊重人民知情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大众媒体在被赋予重要权利的同时也对公众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其中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等,是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府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正>针对近年来隐私传播在大众媒体中的兴盛,本文首先从隐私的定义出发,提出隐私之所以成为隐私,是因为它在产生过程中便意味着隐私传播主体与隐私传播客体的存在,提出隐私传播的两个参与者。其实考查了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的隐私传播主体的变化,分析了他们的隐私传播行为。最后通过对大众传媒市场化背景下的大众媒体的研究,提出第三个参与者,并梳理了三个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大众媒体中隐私传播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中,媒体作为公共信息载体的角色,得到了民间百姓和国家机关的双重认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范围和效果,受到了两种不同权利的双重挑战,即一方面是公民的知情权,它要求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以便尽可能地将更多的信息公诸于众;另一方面是公民的隐私权,它要求媒体的报道尽可能地离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文章出轨事件为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媒体新闻报道与受众关注内容、媒体自我认知与受众外部评价等视角入手,试图对自媒体时代娱乐新闻报道所涉及的公民知情权与名人隐私权、媒体的良心与名誉、传播动机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冲突,以及新闻价值与商业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博弈予以剖析与解读,旨在为自媒体时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汪思婕  杨璞 《新闻世界》2009,(12):147-14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明星隐私遭遇危机。由于我国有关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不够健全,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报道侵犯明星隐私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以网络媒介为例,探讨媒介披露明星隐私的合理界限,寻求媒介报道权、公众知情权和明星隐私权三者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奚金才  邓蕊 《档案》2015,(1):15-17
建设法治国家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有尊严地生活,而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档案管理中涉及到大量的公民隐私,在档案开放利用中确保公众知情权的前提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档案管理法治化的重要工作。因此,应明确宪法和法律对隐私权的规定、在档案法中明确对公民隐私保护的规定、在操作中注重公众知情权和公民隐私权之间的平衡以及提供相应的隐私权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与信息保密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体,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国家秘密的生成必须是合法的,如果国家秘密并未涉及大部分公民的利益,就不能打着国家秘密的旗帜限制新闻报道和信息公开,即便在战时非常态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应该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到媒体的传播权和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发布信息以及接收信息的方式。因此,需要从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新特征出发,改变编辑策略,使新闻传播竞争力提高。本文对自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新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自媒体新闻传播新特征下的大众心态,对自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与编辑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李矗 《新闻记者》2011,(2):39-44
在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中,媒体作为公共信息载体的角色,得到了民间百姓和国家机关的双重认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媒体传播信,自、的方式、范围和效果,受到了两种不同权利的双重挑战,即一方面是公民的知情权,它要求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以便尽可能地将更多的信息公诸于众;另一方面是公民的隐私权,它要求媒体的报道尽可能地离其远之,以保护权利主体的私人生活不受干扰。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尤其在黛安娜王妃发生车祸之后。我国司法界虽从1993年起开始保护隐私权,但尚未单行立法。国内新闻界在社会新闻、法制新闻中屡屡发生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报道,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关于隐私,国内一位学者给它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