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代湖南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后产生了五大人才群体:一是清嘉,道年间以陶澍,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经世派人才群体;二是清咸,同年间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为代表的湘军人才群体;三是清光绪年间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才群体;四是清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以黄兴,宋教仁,蔡锷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五是“五四”运动之后以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贺龙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人才群体。近代湖南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原因有四:一是特定的地域环境,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二是湖湘化的历史传承,氤氲相继,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养料;三是特殊的历史条件与动荡的社会局势,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机遇;四是湘籍人才之间的相互帮带,扶植和举茬形成人才链,是造成近代湖南人才群体出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近代湖南人才群对湖南无产阶级革命有的思想表现在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忧国忧民、彻底革命;坚毅刚直、实干若干;重视军事和武装斗争。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近代湖南人才的思想理论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加以改造,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论体系,成长为中国现代最出色、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湖南古代有五个人才发展波峰期,近代更出现了前后相承的五大人才群体,为扳转历史航向,引领中国大步迈向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湖南是一个人才大省,被称为中国的“人才首都”,其人才数量之多、品格之优、贡献之大、影响之深、兴盛之久,成为人才发展史上的典型范例,因而也是研究人才成长与发展规律的最好样本。  相似文献   

4.
论近代湖南人才群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阐述近代湖南四个人才群体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强调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必然导致反封反帝的革命运动;对革命的态度,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和古代爱国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区分中国近代真假爱国主义的唯一标准。同时,文章以湖南人才群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变化的事实,批评了"告别革命"论者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5.
古代湖南人才稀少,因而没有像近现代湖南人才一样引人注目。但在两千年历史长河中,湖南人才也曾有过高潮。三国时期、唐末五代时期、南宋时期、明代后期、清代中期,湖南人才相对兴盛,可称为古代湖南人才的五个波峰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两个方面初步介绍和分析了湖南古代人才的基本状况及某些特点。提出:湖南古代人才集中于湘江、阮江、洞庭湖、资江四个地区的框架结构;以及历代各朝湖南人才的主要特色和由南向北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发展湖南旅游教育这一主题,分析了现实背景,论述了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认为,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应当将旅游人才培养纳入旅游发展战略大系统中进行策划,积极发展我省的旅游教育,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为湖南的经济腾飞服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发展湖南旅游教育这一主题,分析了现实背景,论述了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认为,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应当将旅游人才培养纳入旅游发展战略大系统中进行策划,积极发展我省的旅游教育,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为湖南的经济腾飞服务。  相似文献   

9.
以陶澍为核心的近代湖南人才群体,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泰,阶级斗争激化的心然产物。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给后世以极大的启迪和影响;不仅加强了同国内各地人才的联系.而且开始放日海外,睁眼看世界。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人才建设,对于一所高校的兴旺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主要有哪些问题障碍着高校的人才建设呢?本文谈了三个问题:一、如何看待高学历和突出人才;二、如何看待人才的个性和短处;三、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  相似文献   

11.
西周衰败之后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而秦国实现统一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秦穆公而下的几代国君注重人才 ,贤能之士的才能得以发挥。用贤任能是秦国对古代人才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从而绵延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应积极借鉴这一宝贵的历史经验 ,善于发现人才 ,尊重人才 ,任用贤能。  相似文献   

12.
湖南自清代以来一直是国内粮食主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供给省份之一。对于湖南这个重要的中国中部粮仓省份相关粮食问题研究,民国以来就备受学术界关注。从文本解读的视角细致地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对清代至民国湖南粮食研究的现状、特征及不足。  相似文献   

13.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我国相对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地区,今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其振兴发展。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的关键。现阶段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面临着人才待遇低,事业发展平台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人才特别是与苏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优秀企业家、高端产业技术研发人才与高级技工及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等人才非常缺乏。政府应该在充分把握已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战略特别是产业发展战略,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人才的作用,加强原中央苏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赣南等原中央中央苏区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湖湘学术之兴与湖南人才之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人才兴盛的历史而言,湖南有一个从蛮荒之地到人才渊薮的剧变过程。深入考察后可以发现,湖南第一个人才群体出现于宋末,正是湖湘学术初兴之时,并且构成湖南有史以来第一个人才群体的,恰好多是湖湘学派的门人弟子。近代百余年间,湘省学风日进日新,湖湘学术蓬勃发展,三湘大地也相伴而成人才渊薮。学术兴而人才盛,是符合历史与逻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清代湖南的社仓兴起于雍正,鼎盛于乾隆,衰败于嘉道。其经办不仅体现了湖南的特色、创新与成就,也折射出清代社会与仓储兴衰的影子。更揭示了仓储运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从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正式颁布为标志,现代学制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从无到有;从清末注重"文"逐渐发展为到民国中后期强调"语"。"文"指"英文";而"语"则指"英语"。"英文"侧重的是文字,即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中的"读"和"写";而"英语"侧重的是其中的"听"和"说"。在清末到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的这个历史过程中,这一变化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等学校的人才经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经营管理,是指高等学校为满足人才用户需求而从事的新学科和专业的开发、大学生的培养、收费标准的确定、就业渠道的设计以及就业促进的开展等一系列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过程。高等学校的人才经营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寻找并分析人才经营机会;开发人才经营战略;设计人才经营方案;执行与控制人才经营计划。  相似文献   

18.
作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一个特殊且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群——婢女,尽管她们不是主角,但小说的作者毕竟还是为她们留出了弥足珍贵的一席之地,使她们有了较为固定的表现空间,让她们不失时机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婢女形象是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逐渐成熟,并在明末清初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清朝到民国,经历了政权更迭,但清末新政中创设的许多司法制度在民国时期得以传承,民初的司法变革就是其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就司法官制度设置而言,民初司法改革强调司法官必须是新式法政人员,这导致大量旧式刑幕人员“下岗”;而在清末已经担任司法官的新式法政人员,则可在新政权中继续任职。历史变迁往往如此,新旧并存,更迭中包含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