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5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使用近景动态三维录像分析系统分析运动员的投掷技术,结果表明,第四圈双支撑阶段加速能力较强,但在第四圈单支撑阶段速度损失过大;链球旋转速度增量与各圈轨迹中双支撑与单支撑的比值有关,增大链球各圈轨迹中双支撑与单支撑的比值有助于链球旋转速度增量的提高;加大投掷动作的动作幅度,增大各圈旋转中运动员的各运动环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对链球旋转速度增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链球比赛前8名运动员进行动态立体拍摄,并运用爱捷运动录像测量分析系统对录像进行分析和数字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掷链球最后用力技术由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和双支撑最后用力阶段两部分构成;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开始时机应在链球摆过最后一圈高点处于方位角200°~230°范围内;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肩髋轴间夹角较小,链球与肩轴的夹角较大,链球加速距离缩短,导致链球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使用两台松下M9000摄像机,对2001年第9届全国运动会的女子链球决赛进行现场三维立体拍摄。选取前6名运动员最好成绩的录像进行解析,获得了一些较全面的人体运动学数据。从运动学角度,对目前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旋转技术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综合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旋转阶段的链球速度增量较低,旋转阶段链球速度增量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旋转的继续链球速度增量逐圈降低;旋转中右脚离地落地的时机存在“早抬早落”、“晚抬晚落”、“晚抬早落”三种现象;在旋转过程中,右脚落地形成双支撑瞬间肩髋轴间夹角大于足髋轴间夹角的现象,并随旋转的继续逐圈减小,这是导致运动员持续加速能力逐圈减弱及链球速度增量逐圈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动作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测量、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2名优秀女子运动员在出手速度上不存在劣势,然而,在出手速度、出手角度与出手高度三者组合的优化程度上不如国外优秀运动员;2)李艳凤在第1单支撑和第2单支撑阶段时间较短,谭建在第2双支撑阶段的时间较短;3)我国2名运动员在第2单支撑阶段铁饼增速较多,在第2双支撑阶段铁饼增速较少,这对出手速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我国2名运动员在第2双支撑阶段人体重心速度下降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饼"系统内能量传递效率较低,这与第1双支撑阶段人体重心速度增量较少有一定关系;5)我国2名运动员在第1双支撑与腾空阶段中,铁饼移动距离较长,体现了大幅度摆饼的特点;6)国外优秀运动员在掷铁饼动作中,人体的平动范围较大,特别是在两个双支撑阶段,这有利于提高第1单支撑阶段的人体重心速度的增加,也有利于在第2双支撑阶段为最后用力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象:2001年第9届全国运动会的女子链球比赛前6速的基础上,旋转第一、二圈的加速能力也较强,说明预摆与旋名运动员。转的衔接技术较为合理。但是随着旋转的继续(圈数的增加),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摄像与解析法、数理统速增量逐圈降低。链球的速度在最后两圈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台JVC3000高速摄像机对中国女子链球优秀运动员张文秀的技术动作进行三维摄影测量,获得较为全面的人体运动学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相关分析,发现该运动员在旋转时间、轨迹和速度等技术参数方面存在着一些制约成绩提高的问题,诸如双支撑时间短于单支撑时间、各圈(尤其第1圈)的轨迹倾角偏大、加速过程太短、单支撑阶段过于强调加速及双支撑阶段旋转过快、持续加速能力不强等.建议采取诸如提高双支撑阶段的加速用力、合理降低各圈的轨迹倾角、注意摆动脚的"晚提早落"、第1圈的加速不宜过急及注意调整该圈的单支撑动作等技术改进措施,以提高持续加速能力.  相似文献   

7.
注释:链球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抡摆、旋转、最后用力3或4圈的旋转可加快链球运行速度。。注释:运动员向左旋转时,用左手握柄,右手紧握在左手上。注释:2-3圈的大幅度、平预摆;在预摆过程中,眼通过手臂形成的“窗”向外看门人注释:当链球达到低点时,开始脚部动作;以左脚跟为轴(l),右脚蹬地;右脚蹬地后,身体继续以左脚前脚掌为轴转动;右脚快速、平稳落地。注释:以左脚跟一脚掌为轴转体;右髓、右腿“超越”器械;右脚快速、平滑落地;最后,通过手臂:肩带和身体的运动加快链球速度。注释:脚跟一脚掌为轴转动,继续加快链…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优秀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我国参加第六届全运会预赛资格的13名优秀链球运动员(健将11人,一级运动员2人)的投掷动作进行了现场高速摄影,经影片处理与分析,结果为:整体上具有现代链球技术的特征,但存在着单支撑时间在后两圈延长;每圈双、单支撑时间比例不当;身体重心较高,上体后仰较大;链球轨迹面向右倾斜,低点在右等不合理因素,有待于改进。另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提高第四圈旋转身体重心向投掷方向的位移速度,有助于增加投掷远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链球运动员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多年对中国优秀链球运动员的技术追踪,着重研究在旋转中双支撑阶段和单支撑阶段以及每周旋转中进入单支撑阶段动作的变化,经过处理,针对性的找出中国优秀链球运动员在技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为中国优秀链球运动员在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上提供一些必须的参数和数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旋转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旋转技术是掷链球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通过两架高速摄影机 ,对我国部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了拍摄并解析 :在旋转时单双支撑时间分布 ,链球加速途径 ,重心变化及链球运行斜面变化等情况进行了运动学的分析 ,从中发现我国男子链球旋转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供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江苏省3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旋转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旋转时间递减率、肩髋角、链球运行斜面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一、掷键球的发展概况掷链球运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第二届奥运会(1900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次比赛的冠军成绩是51米,也是当年的世界纪录。在当时和以后三十多年间,掷链球运动员都是身高体重的彪形大汉,因为投掷方法简单(原地抡摆或以左脚前掌为轴旋转1-2圈),旋转速度缓慢,影响成绩提高。 1930年德国的克列斯特曼详细研究掷链球的电影技术图片,认为在旋转中采用左脚掌和脚跟交替为旋转轴和“超越器械”动作,可以提高旋转速度能延长投掷  相似文献   

13.
文摘     
目的获取链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投掷动作的三维参数,并用这些数据向运动员们提供能帮助他们改善技术和动作的资料。研究对象拍摄了四场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  相似文献   

14.
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我国6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投掷各阶段肩髋角、躯干倾角、肩链角、髋足角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肩髋角随旋转圈数增加而逐渐增大,躯干后倾角逐渐增大,最后用力阶段存在较明显的上体后仰现象;右脚着地瞬间髋足角普遍较小,肩链角的最大值出现在右脚着地之后,最小值出现在右脚着地之前,延长了单、双脚支撑阶段时间,使旋转速度节奏变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追踪分析了我国四名优秀链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认为我国链球运动员要提高成绩,应做到:①合理分配每圈双、单支撑阶段链球运行角度,逐圈在双支撑阶段递减,单支撑阶段递增;②在每圈的旋转中尽力加大双支撑阶段,使球获得较大的加速过程,提高整个转速;③加大后阶段用力幅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江苏省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及最后用力阶段链球速度变化、投掷各阶段链球速度增减、投掷各阶段球速线量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摄像、访谈等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旋转加速类型分为2类:"快—快—慢—快"、"快—快—快—快"。2种类型的运动员在双支撑起转阶段通过预摆达到的速度差别不大。根据铁饼质心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时间、行程等数据表明:在单支撑和腾空阶段,第1类型的运动员数据指标好于第2类型的运动员;在过渡阶段,第1类型的运动员铁饼质心平均速度损失比较大,而第2类型保持逐渐增大;最后用力阶段2种类型的运动员出手参数达到了世界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数据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现代链球技术朝着快速度旋转的方向发展,加快旋转速度的训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对青少年链球运动员来说,打好基础,重点解决好旋转速度问题,对今后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链球运动的特点和结合本人从事链球训练、教学多年的体会,谈谈青少年链球运动员旋转速度训练的问题。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省体校田径队男子少年链球运动员胡远亮,72年出生,身高1.85米,体重88公斤。一九八六年九月进校从事铁饼训练,一九八八年改链球。(2)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专家访谈、运动学测试、动力学测试和肌电测试等方法对我国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和王峥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链球的旋转助跑技术表现出"转动+平动"的技术特征,摆动腿SEMG具有积极主动着地运动特征;中国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转换技术具有"低、平、快"技术特征,最后用力阶段具有右腿"快着地"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通过对黄东祎技术动作最后用力环节的运动学分析,得出其动作的优化途径,为今后训练突破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研究方法:使用三维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对采集成功(无犯规)的3次技术动作进行解析,并使用Visual3D软件计算出受试者的运动学相关参数。研究结果:黄东祎与国内外男子优秀铁饼运动员相比,其投掷铁饼最后用力阶段铁饼的运动距离均显示较短;在单支撑阶段及双支撑阶段,黄东祎投掷动作的铁饼运行距离都小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研究结论:黄东祎投掷铁饼第二圈旋转动作中,下肢用力顺序基本符合训练要求,手臂与躯干的扭紧程度尚可;存在整体动作幅度较小,躯干扭紧程度不够,右髋关节活动度较左髋关节小。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黄东祎在第二圈旋转动作中髋横轴旋转能力;同时注重加强右髋关节用力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双支撑阶段的身体扭转,增加动作的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