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去年 11月 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 (前四次人口普查分别是在 1953年、 1964年、 1982年和 1990年进行的 )。普查按既定程序进行,从 2000年 11月 1日到今年 12月 31日,将陆续进行现场登记、复查及公布汇总资料。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口普查,它有哪些特点呢 ?   人口普查 (Population Census)是一种调查类型。根据对象的范围,调查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三种类型。顾名思义,人口普查就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所有人口进行的调查,包括人口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发布。   协助进行人口…  相似文献   

2.
排瑶或八排瑶是瑶族的一支,主要聚居在粤北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邻近的连山等。据1982年的户口普查(广东省连南县人口普查办公室1982),连南县共有人口127,646人,其中瑶族58,227人.占总人口的45.62%,绝大部分为排瑶,仅有少数过山瑶居住境内。学界有关瑶族的历史,特别是瑶族的族源问题,可以说是连篇累牍,众说纷纭,至今并无共同的结论。环绕这一问题的几个重点是:一、瑶族的族源是单元、抑或多元;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国顺利完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主要工作。进行人口普查,对于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以及变化趋势,从而制定正确的宏观政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多方面重要的作用。2000年,世界上同时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普查规模最大,仅印制调查表就用纸1万吨,直接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近千万。同时,普查质量也很高,漏统率仅为1.81%,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普查结果表明,截至到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  相似文献   

4.
今年 ,我国将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项活动 ,是对“四普”后近十年来我国人口状况的一次大检阅 ,是国情国力的综合调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因为工作量大面广、项目多 ,普查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成教工作者应当积极参与 ,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这项工作。一、宣传发动 ,提高认识“五普”不仅重在人口数量和质量上的调查 ,还在于文化状况的摸底核实 ,不仅是对教育工作的一项综合检查 ,还是对扫盲和成教工作的进一步促进 ,因此 ,我们应当在人口教育上狠下功夫 ,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环节 ,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和阵地 ,向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人口经济思想中,商鞅对人口与土地的论述最有创见。他认识到人口与土地是富国强兵的决定性因素;认为人口与土地的数量比必须相适应,才能发挥人口与土地的最佳经济作用。因此,他认为必须制定土地规划和人口使用分配方案,合理使用人口与土地。商鞅对人口与土地相互关系及其与富国关系的论述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黄兔 《教师博览》2011,(12):18-18
2011年8月1日,我打开电视,看到新闻正好在播放澳大利亚政府呼吁人们参与人口普查的广告。澳大利亚每五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而今年正好是澳大利亚人口普查100周年纪念。看似意义重大,可是我却不放在心上,很快就忘记有这回事。8月10日,也就是普查日的后一天,公司同事兴奋地  相似文献   

7.
[题目一] [热点综述]自2010年11月1日凌晨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全国600多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将走进4亿多户住户,以查清查实全国人口状况。调查内容将涉及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学历、迁移流动、身体健康、妇女生育、就业和住房情况等方面.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和外国人首次被纳入普查范围。最新人口数字将在2011年4月底公布。  相似文献   

8.
张铁 《老年教育》2010,(12):26-26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于11月1日正式启动。此次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相关数据将为国家制定各项政策和规划提供客观依据。但在普查中,一些地方却遇到了“进门难”、“找人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河西学院学报》2012,(3):F0002-F0002
一、专栏开辟背景 裕固族是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裕固族人口数为13719人。作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10年来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内容包括:性别、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专栏开辟背景裕固族是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裕固族人口数为13719人。作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和河西走廊中段,集中聚居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将于2000年第四季度进行,其调查项目正在论证和调整之中,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五普”结果既是对90年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检阅,又是制定进入21世纪至2010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改革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特别是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将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笔者认为,教育部门特别是从事成人教育工作的同志对“五普”应当高度重视。 一、应当积极参与人口普查工作 由于人口普查的结果具有国家的权威性和法律性,因此,正确地反…  相似文献   

13.
人口普盘,也叫国情调查。这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表格和统一的填写方法,对全国人口普遍进行一次调查登记。它包括调查、登记、收集、汇总、分析、评价、发表的全部过程。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人口调查统计。现代的人口普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日益完善。加拿大、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等国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已经开始进行人口普查。不过那时人口普查的项目、标准时间的选择和资料的整理计算还是很不完善的。一七九○年美国进行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被国际上公认为是现代人口普查史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一节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量变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目前已增长到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1999年10月12日全球人口达到60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数量达12.9533亿。截至2005年1月6日,中国达到13亿人口。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0,(9):6-6
8月12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里,东四街道举行了一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宣传演出。两名小学生模拟人口普查员身穿普查员制服、背着普查员的书包,手拿普查表,现场模拟入户调查,在模拟普查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更多的人口普查知识。  相似文献   

16.
规模空前的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于1990年7月1日全面进行。这次普查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全面调整时期,也是“八五”规划和90年代十年发展规划制定的关键时刻。如何清醒地认识我国的人口形势是十分必要的。据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资料,1990年7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133682501人,加上港、澳台地区共1160017381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1008175288人比较,8年共增长125507213人,平均每年增长15688402人,年度平均增长率为1.48%,以80  相似文献   

17.
孙超  张翠 《地理教育》2012,(Z1):31-32
一、我国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按照统一的方法、项目和调查表对全部人口进行调查,以取得该国或该地区有关人口方面的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特征的诸多资料。我国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从1949年至今,我国先后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一次人口普查都各具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进行  相似文献   

18.
●板块一 知识要点精讲(一 )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 ,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 56个。在中国 ,由于汉族以外的 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 ,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1 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 ,在全国总人口中 ,汉族人口占92 % ,少数民族人口占 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 ,小聚居 ,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教育的发达与否,关系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与经济的繁荣,也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政治稳定,因此发展民族教育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甘肃省是我国多民族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省,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为缓慢。所以,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对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步伐,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甘肃省各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85.6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3%,共有已识别的少数民族43个,居住在占全省总面积38%的土地上。其中人口较多的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前期土地分配的实际状况是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自耕农占有大多数的土地,大地主在农村人口中只占极少数,其占有的土地在总土地中所占比例不高。"土地改革"一课教学史料的选取应该依据社会调查,让学生通过地权分配情况得出"地权分散"这一实事求是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