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而且在文献的收集、保管方面也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促进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史料记栽,阐述了我国古代民族图书馆产生、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献与民族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民族文献的内容和特点、民族文献在民族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论述民族文献为民族工作服务的重要功能,并提出挖掘利用民族文献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钱曾以“善读为善藏”为藏书理念,提倡善藏书者首先必须善读书。而所谓“善读”,又惟有“好古”、“敏求”方能达之。这一思想既是他求真务实、不懈奋斗的表现,又是他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4.
藏书是保存与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许多古籍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 ,尚能传承至今 ,这与历代藏书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十分注意对图书的收藏 ,因而成为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众多藏书家中 ,南宋目录学家、史学家 ,诗人尤袤是其中耀眼夺目的一位。尤袤 ,字延之 ,号梁溪 ,宋常州无锡 (今江苏无锡 )人。生于南宋建炎元年 (112 7年 ) ,病卒于宋光宗绍熙五年 (1194年 ) ,终年 6 8岁。他从小聪明过人 ,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 ,只要是他没读过的 ,总要千方百计找来阅读。而且 ,凡是他读过的书 ,都要作笔记 ,并写…  相似文献   

5.
古代寺观藏书及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观藏书是我国古代四大藏书类型之一,随着宗教的兴衰而兴衰。寺观藏书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制约,特别是受到统治集团的喜恶影响,倡者兴,反之则衰。寺观藏书的整理成就较大。在目录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寺观藏书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典籍,普及了古代的教育事业,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典籍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渠道和表现形式。典籍的收藏是一个民族,尤其是藏书家的文化自觉。文章从藏书的文化地位、文化理念、文化品位和藏书的地理变迁等方面揭示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何延之 《图书馆》1993,(6):64-65
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两大任务。它的服务对象包括各种类型、各个阶层、各种年龄、各种文化程度、各个民族的读者。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它的藏书是综合性的,既要收藏比较通俗的社会科学、自然科  相似文献   

8.
钱曾以“善读为善藏”为藏书理念,提倡善藏书者首先必须善读书。而所谓“善读”,又唯有好古、敏求方能达之。这一思想既是他求真务实,不懈奋斗的表现,又是他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9.
明清海宁查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文学和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藏书在查氏家族向文化型家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家族家学的传承和家族人才的辈出。海宁查氏家族藏书有着显著的特点,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情结: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心态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私家藏书既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读书为乐以及藏书公开等积极进步的文化心态;也有藏书望子成龙、藏书私秘或藏书养老消闲、附庸风雅等消极、变异的心态。考察藏书家的文化心态,将有助于区分藏书文化的主流和支流,亦有助于对不同藏书活动的行为表象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民族地方献展厅已成为收藏、阅览、展览为一体的,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务部室,藏书规模达到1600余种,4500册件,民族地方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差距。传统形式的民族地方献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对象,但应建立多媒体献数据库,使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成为呼伦贝尔民族地方献保存、阅览、展览、研究、开发利用的中心,促进地方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妻子与母亲的双重身份使女性对藏书有着男性不可替代的作用,女性藏书是浙江藏书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浙江南宋至近代的女性藏书历史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南宋是浙江藏书大发展之际,女性藏书亦发轫于此时;明清是浙江女性藏书的发展与高峰期,不仅女性藏书家人数达到史上最高峰,且涌现出推动藏书发展的幕后藏书女性;民国时期是浙江女性藏书的质变与飞跃期,出现独立的女性藏书家与女性无偿捐献藏书的潮流。  相似文献   

13.
隋唐私家藏书继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之后有了新的发展。民族统一,国家昌盛,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这是图书事业得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隋唐私人藏书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4.
并校进程中馆藏结构的调整工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李丽  李萍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17(3):66-67,69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城市建设学院、建材工业学院的合并已顺利完成。其中三校图书馆的合并工作,与其他部门一样经历了一个时期的规划和调整过程。本文仅就合并后三校图书馆之间调整藏书结构、重新布局的工作过程加以回顾和总结,以期与其他正在或将要开展合并工作的兄弟院校图书馆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略论中国古代官府藏书与私家藏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官府藏书和私家藏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缺陷;在论述官藏和私藏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时,特别肯定了清乾隆皇帝对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关注、鼓励与利用;最后指出,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源在民间.  相似文献   

16.
藏书发展政策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具有多方面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注重藏书发展政策的建设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藏书的组织管理是藏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布局、排架、清点与保存的方法,以期促进馆藏建设的有序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失去了人类控制的文献分布,是一种自然分布。文献的长期自然分布,给各个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造成了文献分布的不合理。这一不合理,又造成了各个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地束缚着落后地区社会的发展和情报工作的有效开展。 改变文献的自然分布历史,或人类对文献布局的滞后现象,开创人类对文献实行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引导,以便实现文献分布的  相似文献   

20.
刘金慧 《兰台世界》2013,(19):112-113
<正>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私家珍藏书的传统,它对于保存历史典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历史的传承和发扬。其中藏书风潮在民国以后达到鼎盛时期,在当时的私家藏书中,首以北方周叔弢的自庄严堪最为卓越,此外傅增湘的双鉴楼以及李盛铎的木犀轩也颇负盛名,三家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但周叔弢先生的藏书又以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