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念先师黎锦熙先生吴力生先师黎锦熙先生字劭西,1890年2月2日生于湖南湘潭县,1978年3月27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9岁。先生的光辉著作、宏伟业绩、高尚风范,海内外专家学者著论旌扬,多见历次纪念文集并其哲嗣黎泽渝同志所著《传略》、《年谱》、《著述目...  相似文献   

2.
最近,赵步杰同志把他的《古汉语言语入门》从延安大学寄给我.赫然首见先师黎锦熙先生序言.1975年7月,黎先生曾以论文《古汉语作品分析的三部曲》油印稿相示,并嘱作“古汉语作品图解分析示例”要求通过图解,掌握本文思想表现的规律,细入大涵,分段标题,按码说明,逐字按句,确依文法,译成白话,并将文言译白的原则和方法,借此为例,细加说明.时余仍在“四人帮”迫害下,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所,又加图书资料,悉被劫毁,讫未着手.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四人  相似文献   

3.
潘新和先生在评述黎锦熙母语教育思想时,未能将黎锦熙所说的“国文”和“语文”区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人文教育.潘先生的这种思想在当今我国母语教育界极具代表性.忽视不同内容价值取向的差异,一味笼而统之地去建构所谓的“语文乌托邦”,只能让师生在教学中顾此失彼.深化母语课程改革应进一步细分学科:语文科培养实用语文能力,文学科培养审美能力,国学文化科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分科教学可以为“心意乌托邦”的构建找到合适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关于“把”字句,黎锦熙先生最早提出了“提宾说”,认为“把”字将动词的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王力先生则从“把”字结构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角度提出了“处置式”。  相似文献   

5.
一 “者”象词缀而不是词缀,词缀有所缀的词根,而“者”没有;“者”象助词而不是助词,助词无所指,而“者”有所指;“者”有指代作用而不同于一般的代词,一般代词能单用,而“者”不能单用。黎锦熙先生说,“者”是联接代名词,联接形容的附加语(《比较文法》)。王力先生说,“者”是被饰代词,带修饰语(《中国语法理论》)。两家的说法离开了词的一般概念——最小的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也越出了代词不受修饰的框框,但是符合“者”的实  相似文献   

6.
邢福义教授名列“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八大家”为:黎锦熙(1890—1978);王力(1900—1986);吕叔湘(1904—1998);胡裕树(1918—2001);张斌(1920———);朱德熙(1920—1992);邢福义(1935———);陆俭明(1935———)。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在《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选集》总序中写道:“所推八家,实慎重考虑、缜密权衡之结果,对‘大家’之名,均当之无愧。”这套《八大家选集》,2003年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建立。没有理论,学科难以发展,更谈不上成熟与繁荣。《邢福义学术论著选》于2003年由华中师…  相似文献   

7.
黎锦熙先生谈“话法教学”和“读法教学”安徽师范大学李锦英"话法教学"就是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黎锦熙先生就已强调指出"话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读法是教学生'阅看文字',话法是教学生'运用语言';儿童运用语言的...  相似文献   

8.
黎锦熙先生论汉语实体词“七位”的八封遗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1月,张文焕同志意外地收到了他久仰的学者、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黎劭西先生的亲笔信件,文焕同志详读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从此他们之间求教与解惑的书信往来开始了。文焕同志求教的范围比较广泛,时而文字改革,时而语法修辞,时而音韵方音,黎先生又总是有信必复,有问必答,而且热情洋溢,详为指导,诲人不倦。文焕同志对黎先生的教诲指导喜获金针,敬谨珍藏;他又征得黎先生的同意,将关于“七位”问题的函件编成了《黎张通讯汇编》(油印本)。黎先生实体词“七位”之说在句本位的汉语语法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句本位”教学思想又是传统学校语法指导思想的核心,也是黎先生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有待于我们继承和发展。值此《新著国语文法》出版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将《黎张通讯汇编》稍加调整,按发函年月编成《黎锦熙先生论汉语实体词“七位”的八封遗函》一文,并节录文焕同志原函分别附于黎先生各函之后,公开发表,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说的“V”不仅指动词,还包括充当谓语的形容词;“R”是指通常所说的介词,本文以“到”、“在”、“给”、“于”为代表;“N”代表“R”后面的词或词组。于这种结构的分析,语法学界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将“VRN”结构分析为V/RN,即关词R与N组成介词结构充当V的补语。如黎锦熙生生在《新著国语文法》里对“张先生送给  相似文献   

10.
《尚书》研究的新突破──评《今文尚书语言研究》王大年《尚书》语言古奥,诘讪聱牙,是先秦古籍中最难通读的一种,一般研究工作者往往望而生畏,不敢问津。自先师周秉钩先生的《尚书易解》问世以来,文化湘军中研读《尚书》者日渐增多,而卓有成就者,则有钱君宗武等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黎锦熙这一名字紧密相联的。黎锦熙是著名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语文教育代表论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他的关于语文教育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今天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一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黎锦熙。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风云人物,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初的语文教育革命中,黎锦熙先生是杰出的代表。他得风气之先,敢破敢立,大破大立,自觉承担起建构白话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杨伯峻先生的《“可”作“何”用——语文质疑录之二》(载《中国语文》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一文,对王引之《经义述闻》中“可即何”之说,作了充分的发挥,并列举了《诗经》、《左传》、《国语》等先秦古籍的一些用例,作为王氏论据的补充.读了此文,我觉得此说很难成立,至少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正>先师新会陈援庵先生(垣)诞生于清光绪六年(公元一八八○)旧历十月初十日(新历十一月十二日),今年一九八○十一月十二日,是先师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一九七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先师逝世后,我曾写过一篇《敬悼先师陈援庵先生》的文章。此次为了纪念他老人家诞生百周年,我已写了一篇为钱大昕所著《潜研堂文集》、《十驾斋养新录》表微的学术论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0,(1):124-124
记者昨天从海南师范大学获悉.经国务院批准,该校图书馆藏书——明代徐氏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一卷》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是目前海南省上报“名录”中惟一入选的一部古籍善本  相似文献   

15.
黎锦熙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不仅在语言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方志学、目录学、辞书编纂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将关于黎锦熙先生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从三个层级进行:黎锦熙先生自己的论著、收入黎锦熙先生资料的专著、研究黎锦熙先生的文章(主要以期刊和论文为主)。整理后的文献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语言学、语文教育、其他专业。其中,关于语言学和语文教育的文献较多,会重点论述。本文也会对黎锦熙先生的生平经历进行简单论述,旨在将黎锦熙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当前关于黎锦熙先生的研究作总结,亦希望能选取某些研究不足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句法结构,自黎锦熙以来汉学界对此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文章仅就国内外与“把”字句语序有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指出国内早期的“提宾”说及现代语言类型学背景下汉语SOV论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一、主谓谓语句的界定同主谓谓语句容易发生混淆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是主谓谓语句子,还是宾语前置句。如:①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仔细研究。②像这样的事情谁肯干。对于这类句子,有人认为是宾语前置句;有人认为是主谓谓语句。起初,黎锦熙、王了一、吕叔湘、朱德熙均持第一种观点。黎锦熙先生在《变式句的图解》一文中说“‘这个意思我懂’。在对话时只这一句,当然要照正规的说法为‘宾踞句首’”。研究这类句子,我们不仅要考虑语义结构关系,而且要考虑语法结构关系。“宾踞句首”之说,过于强调语义结构关系(施受关系) ,而忽略了汉语语…  相似文献   

18.
《古籍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受到国内外同仁的大力支持,成为古籍研究领域颇受欢迎的学术阵地,它刊登了大量的高品质的学术论文.然而在1988年因故停刊,根据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的需要,应学术界同行之要求,经兄弟单位共同努力,在1994年决定《古籍研究》正式复刊.复刊后程千帆先生担任《古籍研究》的顾问,在任职期间,先生积极努力的工作,为《古籍研究》积极投稿,为《古籍研究》的长久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据说,联合国大厦内镌刻有中国“至圣”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亚圣”孟子的“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这两句话,足见孔孟时人类的广泛影响。走近孔孟,了解孔孟,解读孔孟,发现其思想意蕴,光大其进步精神,自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要务之一。黄仁宇先生的《孔孟》一文,无疑为我们走进孔孟的思想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语文》所发于建松先生《“智公”法号辨》一文,结论有失严谨,古籍近说中反证甚多。今略举一二以作商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