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先生张爱和是个言语不多、和蔼温厚的人,他是苏步青先生“文革”前的研究生。爱和毕业前,辅导老师胡和生先生曾把一个别人做不下去的课题交给了他。不料,他居然不声不响地很快就解出来了,论文答辩时,白正国等先生均参加了评审,大家一致评价很好,赞其不愧是名师高徒,作为妻子我自然也为他高兴。1978年长期分居后,我由湖北奉调回京,也来到高等教育出版社,改行当了编辑,与爱和成了同事。拨乱反正后的中国,也迎来了中国科技的春天,但当时我国的各级科  相似文献   

2.
袁睿 《陕西教育》2005,(4):51-53
2001年的秋天,发现先生的婚外情后,我痛不欲生。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报复他。先生主动提出要离婚,说对不起我。我对先生恨之入骨,坚决不同意离婚,不是因为我多么地爱他,我知道即使我们还在一起,我这样的性格也不会原谅他的背叛。我只是要让他尝尝不能如愿以偿的滋味。先生还是搬到了外面。  相似文献   

3.
王洞若是1933年11月入党的老党员,系江苏省丹徒县前北族村人,距我村约三华里。他的姐姐王庆顺嫁给我村徐炳达先生为妻,他的三个外甥中的两人与我交好,所以我也称王洞若为舅舅。解放初期我去上海有事,受他二外甥徐雪尘之托,曾到四川北路送信给王洞若,信封上写的是王用观收。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他。当时我正失学在家,去见他时还带有一点私心,知道他是陶行知先生的得意弟子,想通过他介绍到上海行知艺术学校去读书。见面后,见他精神欠佳,面无华色,病态的样子,还是不讲为好。此次一面,给我留下的是一位清贫、和霭、正直、积劳成疾的老干部形象。  相似文献   

4.
方华明 《教育与职业》2006,(10):110-113
我不同意把陶先生此作孔子。陶先生凛然有儒家风度,但陶先生却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做统治阶级的奴仆,陶先生是为人民服务,他是人民的先生。我也不同意把陶先生和墨子混为一谈。墨子是泛爱的,泛爱就是人人都爱,不管他是好人或是坏人,而陶先生爱人也憎人,同时也教人憎人。我也不同意以宗教家来比拟陶先生。陶先生就教于教会学校,他的思想、做人,具有宗教家博爱的精神,但是,陶先生却不叫人民忍受、等待,相反的,他要人民反抗,站起来,那么正确地来衡量陶先生的尺度是什么呢?他有儒家的风度,墨家的慈爱,基督耶稣的精神,法家的严肃。他是自古以来哲人的全体。  相似文献   

5.
致 贝尔保险公司索赔部霍金经理:下面是我对罗吉·蒙克先生请求赔偿一事的初步报告。他是个英国司机,驾驶的是一辆半拖挂式货车。蒙克先生是车主兼驾驶员,他的驾驶室还带有一个小卧铺,可以牵引平板式的拖挂车。我审查了警方的报告:十天前蒙克先生驾驶他的长途拖车去了阿格农业机械公司,那里正在闹罢工。工人们设置了罢工警戒线,但是蒙克认为自己开的是空车,所以罢工纠察应该不会刁难他或纠缠他。但是结果当车子开到公司门口时,他和罢工工人还是发生了冲突,他也受到了纠察队员的攻击,造成他在索赔清单上所列举的损失。警方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不可能先生     
不可能先生能做许多令人惊奇的事。比如,不可能先生能跳过一栋房子。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不可能先生还能把自己变没了。他只要站在那里想“我变没了我变没了……”他就会消失不见了。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不可能先生还能飞。他的胳膊只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的“阙疑”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先生的研究领域广博,成就卓越,在学术史上早有公论。他一生学风笃实矜慎,不轻易立说,也不任意争辩,虽已多年闻名于海内外,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读他的著作和传记,我觉得很突出的一点,是他不强不知以为知,是像我这样的后学难于学到的。这里试举王国维先生对《尚书》的研究,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8.
老姜先生     
在蔬菜中,老姜先生的地位是最高的。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谚语流传了几百年,足以证明老姜先生的地位了。可是老姜先生十分孤独,因为大伙都不喜欢和他打交道。其实老姜先生的内心是非常渴望交朋友的。"我觉得老姜先生并不厉害。"茄子小声嘀咕,"像我还可以做成红烧茄子、咸鱼茄子,他呢?只能当调料,从没听说可以把他做成菜的。""我也觉得,他一身的辣味,我不也有吗?"辣椒觉得茄子的话有道理,"我们当主菜也行,当配菜也行,而且我们的衣裳多姿多彩,哪像老姜先生老一身土黄啊!"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读?我曾百思不得其解。灵感告诉我:你应该去请教高人。于是,我展开灵感给予我的双翼,穿越时空,来到智慧的殿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咦,那不是唐朝诗人李白吗?这“诗仙”一定会告诉我的。“太白先生,打扰一下,你能告诉我什么是读吗?”“读?”“诗仙”的双眉皱了一下,接着睁大凤眼告诉我,“读,乃读书也。子不闻杜工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乎?”我连忙道谢,继续前行,发现了欧阳修先生,向他问了相同的问题。永叔先生沉思了一下,说:“读,盖为熟罢!汝可知《卖油翁》之典?老翁所以胜出,惟手熟耳。…  相似文献   

10.
淘猫妈 《家长》2009,(4):11-12
前几天我先生终于把坏了的数码相机拿去修了。望着先生不满的样子,我就感到好笑。他认定数码相机是女儿搞坏的,因为前一段时间孩子曾拿着这架数码相机与朋友们聚会,回来后数码相机就坏了,为此我先生便一个劲儿地批评孩子。这事让我老爸知道了,他很不满意,对外孙女说:“外公把那架带DV的数码相机送给你,你什么时候都可以用。”他还对我先生说:“东西就是给孩子用的,坏了就去修,不能总是怪孩子,我相信孩子不会有意把东西搞坏。”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阅读了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的一篇文章《儿子三岁》,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文章如下:儿子禾禾3岁就喜欢问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我们常常答不上来,就让他自己设法回答,他也真能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不可能先生     
不可能先生能做许多令人惊奇的事。比如,不可能先生能跳过一栋房子。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不可能先生还能把自己变没了。他只要站在那里想;“我变没了我变没了,……”他就会消失不见了。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不可能先生还能飞。他的胳膊只要像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挥动,一下子就飞起来了。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  相似文献   

13.
爱满天下     
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见一个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叫他到办公室。陶行知先生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就来到办公室。一见面,他先掏出一块糖给这位同学,然后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这个男生,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陶行知又说:“你要打人,是因为他欺侮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说完,又给了他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他说:“校长,我错了,我不应该打他。”于是,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给他,说:“你承认了错误,应当奖励。我们的谈话也就可以结束了。”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先生     
华盛顿先生是我中学最后一年的指导教师。其实,早在他成为我的指导教师之前,我就已经认识他了。正是他的谆谆教诲改变了我的一生。同他交往的那些往事,至今我仍旧记忆犹新……第一次见到华盛顿先生的时候,我还是学校特殊教育班低年级的一名学生。有一天,我来到十一年级的一间教室,等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我刚迈进教室的时候,他们班的老师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他紧绷着脸,没有一丝笑容,神情严肃地看着我。他就是华盛顿先生。那天,他要求我到讲台前,在黑板上解答一些问题。但是,我却对他说我不能去做。“为什…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  相似文献   

16.
轻尘 《家庭教育》2011,(4):25-25
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那时儿子还在上五年级。先生神神秘秘地对我说:“儿子问我什么叫‘遗精’。”我一惊,问:“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先生傻傻地说:“是他在书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对他说‘就是尿床’。”我气呼呼地对他说:“亏你还是一个懂生理学的老师呢!竟然这样搪塞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两个礼拜前在看《对话》节目时,正好是南方航空公司的董事长刘绍勇先生在介绍他的飞行日志,不禁感到很亲切,也很欣慰。刘总是清华大学EMBA的毕业生,我在清华讲授《战略管理》的课程时,就曾与他交流过南航的战略问题,刘总也邀请我到他的公司为高层主管作了一次“战略与文化”的演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王梅华  石三 《教书育人》2004,(12):54-54
我家的钱老师,也就是我的先生、老公、爱人,我八岁儿子的老爸,学生喊他钱老师。当然,我不喊他钱老师,我经常直呼其名钱&;#215;&;#215;。他对我较客气点,喊我小名,且不带姓。其实我喜欢他像我喊他那样喊我。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览读了王忠民先生的五册著作《儿童教育哲思哲语》,读罢颇有感触。近日,在闲暇之余,又细读一遍,才知道不只是五个俏皮可爱的书名倾注了忠民先生对儿童教育的挚爱,其广博内容也是他平时心血的积累。书中的涓涓细语,真切道出他对儿童教育的期冀与渴盼,也温润了我的心,让我执笔写下一些思考,总结出来就是“四性二心”。  相似文献   

20.
上帝的病     
一位医生, 同时也是一名哲学家,开了一间诊所。有一天,上帝从诊所前经过。“嘿,先生,您需要帮忙吗?”医生问。“哦,谢谢,不需要。”上帝回答。“先生,难道你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太舒服吗?”医生问。“我再次谢谢您,先生,我感觉很好。”“不,不可能的,我相信您身上一定存在着某种毛病。先生,让我为您检查一下吧!”医生说。医生开始给上帝检查身体。“心跳,正常。呼吸,正常。肝脏,正常。胃,正常。牙齿,正常……啊!简单不可思议,一切正常。”医生说。“是的,先生,我很正常,我没病。”“不过,人是不可能不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