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红梅 《新疆教育》2012,(16):146-147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美育因素,而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又融于全部教学过程中。因此,美育要通过语文的听、说、读、写有机地进行,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生活和对艺术的正确审美观,以及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开掘教材的美的因素,用形象去启迪学生,用情感去打动学生,用美的乳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学生施行美育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剖析形象、分析意境、激发情感等方法。 一、剖析形象,塑造美的心灵。 剖析形象的目的是塑造美的心灵,让学生产生美感。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凝结着真、善、美,具有陶情冶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各种体裁的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了美的形象,蕴含着大量美的内容。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体会,谈谈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在分析教材的内容时,怎样对学生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可突破时空限制,以视听的强大表现力为语文教学带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艺术享受,为学生展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成为沟通读者心灵的桥梁。多媒体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了学生感知美、品味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成为推动语文美育发展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美育因素,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红云 《文教资料》2011,(21):60-61
语文教学与美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闪光点,通过言传身教,充分展示美的内涵,并通过朗读、补充背景资料、运用多媒体等有效手段积极创设情境,丰富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美感,引领学生鉴赏美、创造美,提升对美的认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海燕 《林区教学》2008,(11):31-33
美育作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形成正确审美判断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塑造美的教育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设计美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挖掘美的课文内涵,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培养学生美育的主要阵地。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通过美的形象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美的灵魂。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都要与美的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电教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1.
<正>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趣和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和语文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美育的过程,除了文学作品教材所具有的艺术美外,教师本身的言谈举止也是向学生传递美的活教材,同时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也是流淌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的音符。因此,挖掘教材,创设美的意境;树立形象,给予美的感染;注重交流,潜移美的喜悦,是奏响我们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2.
张益芹 《考试周刊》2012,(37):49-49
语文教育和美育密切相关,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奏响美的旋律。文章认为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主要从六方面着手:赏析词句,品味语言美;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精心制作课件,领会形象美;动情传情,激发情感美;吟咏诵读,再现抒发美;拓展延伸,学习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能使人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超越自我,升华人格。  相似文献   

13.
语文美育是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在帮助学生感知体验美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体现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美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改善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之美、结构之美、语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来实现这一目标。下面作者主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如何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美育教育应当始终不渝地鼓励学生对美的追求与美的创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美的价值,也才能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感受美和理解美。  相似文献   

15.
美育说略     
在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借助形象进行美育的。 一、挖掘形象美,陶冶情操 既然美育是以艺术家创造的美的形象美化人的心灵,那么进行美育,首先要发掘形象美。而引导学生发掘形象美的过程,也正是美化学生心灵,使之向善的过程。例如为了借助刘兰芝的美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我们先让学生历数刘兰芝的美:聪慧美、勤劳美、善良美、钟情美、坚贞美。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美育因素,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美育,即培养学生感知美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也称为审美教育。美育以一定审美观念为标准,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可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形成美的品格,树立美的理想,提高美的素养。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美、思想美语文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具美感与艺术性,如篇章的和谐美、诗词的飘逸美、辩答的机智美等。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18.
雷花然 《考试周刊》2013,(29):30-30
<正>一要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美的情感课堂。要通过审美联想,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并进一步创造美,使学生从美的旁观者、欣赏者变为美的实际创造者,这是美育的终极目的。1·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形态,它是指人作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一种意识。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文通过形象向学生展现现实生活,这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简称为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祖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形象的表达手段,培养学生充分地感受美,正确地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中学语文课本中,各种文学体载都有,它充分体现了语言艺术的表现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审美心理的后天获得性以及语文教育的情感性和内容丰富性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育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教育肩负着美育的重要职能,同时又和美育的实施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渗透要遵循美育规律,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让学生感受美,传授审美理论知识,使学生用美的理论去理解美、鉴赏美,最终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