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西部和西部文学理解上的不同使西部文学的概念界定争议颇多。在当代中国文学史的构建中,西部文学先后以四种不同的历史形态给人们以印象深刻的记忆。在研究的视觉选择和目的设计上,许多西部文学研究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了一些问题。立足西部而又不局限于西部,将西部文学的关注还置于更大也更为根本的中国文学乃至文学本身的思考是西部文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贵州西部,一块神奇而旷阔的土地,一片富饶而又贫穷的土地。那里,是出英雄业绩的地方,在文学这个角度来说,又是出报告文学的地方。笔者先后曾就青年作家段扬的《闯进诗国的牧童》、刘毅的《石头上的梦》等两部报告文学集在《理论与当代》、《今日文坛报》、《新都市文学》等报刊发表过评论。如今,更年轻的何思鸣又向文坛捧出  相似文献   

3.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他以鲜明的个性与众不同、朴实无华的创作风格造就了他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探微老舍的编辑风格以及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为大家展示老舍飞扬与落寞的一生为中国文坛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格局,文坛上沸沸扬扬,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另类写作显得格外醒目。另类文学的出现有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当代文坛另类的一道风景。由于这类作品强烈的"另类"色彩,以及作家创作视野的狭窄、对传统思想和行为的背离等缺陷,另类文学的艺术生命力不甚强劲,最终只能湮没于绵长的文学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5.
当今文坛状况喜忧参半。文学审美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文学品性。但市场经济的确立,又使文学成为具有鲜明商业性的产品。对这两重性的处理必然产生三类作品。从优秀的经典创作和文坛现状及理论倡导来看,审美性和思想性与商业性的统一是可能的,并且也必需的。关键要加强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审视当前中国文坛,新时期文学经过二十余年的奋力开拓,形成了今天多元共生的文学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现代各种理论不断引入,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带来强烈冲击。一时间百家争鸣,致使有人戏谑的称当代文坛已变成西方各种理论创作的“试验场”。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柳青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享有盛誉,杜鹏程、王汶石等“十七年”时已在省内外影响很大,路遥、贾平凹、陈忠实、赵熙等是新时期涌入文坛的骁将,他们是如何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优秀传统的呢?又是如何对待外国小说的冲击与碰撞的呢?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本文从本民族、本地域文学对他们的熏染和陶冶;从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对他们的影响;从外国小说对他们的冲击和渗透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求得有助于文艺理论的建设和陕西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较之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学,日本文学无疑具有鲜明的女性特质和女性写作传统。从时间的脉络上看,女性文学蔚为大观,是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出现了三次高峰。首先是平安朝的紫式部和清少纳言;其次是以明治时代的通口一叶、谢野晶子为代表的创作群体;第三次高潮则是延续至今的当代女作家创作热潮。①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当代文坛,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性别立场和敏锐的观察视角,构成了与男作家平分秋色的文坛风景,实现了自我发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菲华新文学是在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并逐步走向本土化.这是同中国新文学所哺育的文学工作者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抗日的作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菲华文学本土化的转向.同时,当地华侨文艺青年对于推动菲华文学本土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六十年代,台湾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潮传入菲华文坛后,促使菲华文学有了新的变化.七十年代,一批土生土长的青年作者在菲华文坛上崛起,他们的努力尝试和富有特色的创作,展示了菲华文学本土化的可喜现象和广阔前景.另外,在两者的互动中,菲华文学的发展也给中国新文学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梁晓声新作《中文桃李》以一对中文系情侣为主角,讲述他们从大学到工作、结婚的一系列故事,情节里蕴含作者对中文系、80后群体以及当下时代的思考。基于代际视角和创作心态,梁晓声的这一“回望当下”之作,贯之以温情的现实格调和过事人的宽容态度,给文坛带来清新之风。《中文桃李》以文学之殇透视当代青年的理想与现实,满怀一个时代的社会忧患和教育隐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