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不公平现象较为明显.根据我国目前成人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提出缩小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记者日前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该省已建立按生均安排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财政经费的制度,并从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这是江苏首次明确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标准,将为职教发展提供制度性的经费保障。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出的文件规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为2800元,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求教育公平。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成都市县级区域内义务教育公平程度总体态势良好,农村学校正在快速赶超城区学校,大多数区、县(市)农村小学在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教育装备等方面,已赶上或者超过城区小学。存在问题表现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明显差于城区学校;农村初中较城区初中总体上呈弱势状态,是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县域内公用经费、教育技术装备配置的公平程度有待提高;县域间的差异很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教育财政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上的不平衡.本文选取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与地方GDP的比例、预算内事业费拨款与基建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占生均支出的比例等财政投入与支出指标,从经费总量、结构、生均支出三方面分析我国31个省(市)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区域差异,以期为各省级区域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国家教育督导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对小学和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教师学历合格率、中级职务教师比例等6个主要指标,以2000年到2004年全国2800多个  相似文献   

6.
基于基尼系数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较为经典的分析框架,并把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分析我国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各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现状.结果表明:使用省内校际数据获得的各教育阶段教育基尼系数均远大于省际数据;各指标呈现出"办学条件不公平>教育经费不公平>师资不公平"的现象,而教育经费指标呈现出"预算内公用经费不公平>公用经费不公平>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不公平>教育事业费不公平"的排列.  相似文献   

7.
浙江、江苏义务教育经费差异比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江浙两省义务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反映在经费上就是教育经费总投入、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可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负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重点建设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8.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状况明显改善:教育经费总量、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快速增长,高于"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份额回升,政府教育投入更多向义务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上升;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比例及差距正在缩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迅速提高;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高中和普通高校规模的扩大,入学率迅速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政府拨款在义务教育总投入中的比例偏低;中西部省份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偏低,政府拨款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比例严重偏低。200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上年略有下降,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较上年有所减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十五"计划前三年(2000ee2003年)教育经费投入总体状况、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各级教育生均经费、财政教育资源的生均配置以及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分析(本文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一004》),描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刁免入的进展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经费的常见差异指标分析发现,2003-2007年间总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大于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不平等程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不平等程度要大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的不平等程度,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大于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不平等程度,而且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是最大的,达到0.5左右,其各地区间的差距水平已经处于很高位置了.除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在增加外,其他类型的经费的不平等程度都在减小.各类型生均经费的预算内经费比例过低,且人员经费比重过大挤占了公用经费.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我国有关法规有体现教育公平的规定,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存在一些导致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的条款。义务教育财政运行的结果表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在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办学条件、经费负担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虽然政府为提升义务教育财政公平进行了努力,但力度和成效还不大。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以减少义务教育财政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纵向公平性差异;二是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横向公平性差异;三是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不公平性的原因;四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性的对策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回顾了过去2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的成就,分别就7个领域中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教育投资的总量和比例问题、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问题、多元化筹资体制研究、义务教育投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义务教育成本与家庭教育负担、义务教育投资的效益与效率问题、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最后对于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国教育财政诉讼中其法律依据和教育公平标准的转变.法院审查教育财政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联邦和州宪法公平保护条款、州宪法教育条款,法院采用的公平标准先是财政中性原则,后来演变为充分性原则.法律诉讼是推动美国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the major policy and political trends in lower education during the 1980s. Specifically, it assesses the programmatic and fiscal effects of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s fiscal federalism, the excellence agenda and the emerging state activism on urban school districts. The focus is on California as an illustrative case study, as the state represents an inchoate national trend toward fiscal centralization. The chapter argues that centralization has created a new politics of school finance. Not only do schools compete for funding with higher education, health, welfare, criminal justice and transportation, but students also compete with teachers over categorical funding. The chapter concludes that policies of categorical funding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While symbolically they are rooted in equity, in reality they represent a new political spoils system.

  相似文献   

15.
区县基础教育财政的充足和公平初探——以北京市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燕 《教育科学》2008,24(1):17-20
教育财政一般要遵循充足、公平以及中立的原则。在中国,区县一级财政是影响基础教育财政充足和公平的主要因素。本文试图以北京市为个案,以区县为单位,使用统计数据从财政充足、公平、中立的视角来分析探讨基础教育的财政分配情况。研究发现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并不遵循财政中立的原则,当区县财政紧张时,容易压缩教育财政支出比率;当教育支出总量水平较低时,容易压缩公用部分经费支出;并且区县财政的安排还表现出渐进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 ,其收益确认有两种方法 ,即成本法与权益法。两种方法因其收益确认观点不同 ,因而在使用范围、会计处理等方面有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对其基本理论及具体会计任务的比较 ,分析出了两种方法的具体区别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我们只有理解其联系 ,把握其区别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7.
As attention shifts to how districts allocate resources to schools, student weighted allocation has emerg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staff-based allocation policies. Student-weighted allocation uses student need, rather than staff placement, as the building block of school budgeting.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shift to student-weighted allocation affected the pattern of resource distribution within 2 districts: the Houston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 and Cincinnati Public Schools.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student-weighted allocation can be a means toward greater resource equity among schools within districts. Resource equity is defined here in per-pupil needs-weighted fiscal terms.  相似文献   

18.
公共财政是我国市场经济取向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定和市场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以全新的思路和理念对整个财政运行机制作全面、彻底的变革,建立中国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为此,政府及财政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退出市场有效运行的经济领域,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构建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支出结构、预算制度、税收制度、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和财政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学界对我国教育制度和政策公平性的研究缺乏实证考量,所提出的观点缺少客观数据分析的支持。利用一种较为新颖的度量方法,并基于2005—2006年浙江省普通小学区县级数据对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程度的经验研究,发现近年来浙江省的义务教育财政改革促进了横向公平的提升,但纵向公平的"一免"(免教科书)目标没有实现。浙江省级政府应该大幅改变"一免"公平要素的权重,适当调整"一补"(寄宿生补助)公平要素的权重。  相似文献   

20.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分配模式,作为社会重要公共产品之一的基础教育,其均衡发展应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河南省基础教育建设存在资金来源单一、配套资金短缺、财政绩效管理不高等问题,应从整合现有资金和项目、减轻县级政府配套资金压力、创新多样化资金投入方式等几方面提高河南省财政的支持力度,解决基础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以提升河南省基础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