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要善于把哲学课本教“厚”把哲学课本教“厚”,是由哲学原理和哲学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是把高度抽象概括的哲学原理讲清讲深的客观要求,是哲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抽象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具体事物和具体现象舍弃了,只保留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如物质、意识、联系、发展、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等等。哲学教师在讲授这些抽象原理的时候,要善于把被舍弃的具体事物进行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辩证逻辑产生出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怀抱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已促使当前的辩证逻辑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一步区分辩证思维的两种形态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乃是发展辩证逻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哲学史界已有许多论述,但这些论述都是在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即以超经验的事物为对象的哲学的意义上肯定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性质,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看,作为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就的黑格尔哲学,存在着与其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是自康德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性质问题作深入思考的又一位重要哲学家。他在后期哲学中认为,以往哲学总是采取心理主义或本质主义的单一固定模式来理解日常语言,结果导致了哲学语言的瘤疾。基于此,哲学的任务是:既要全面了解日常语言所描述的问题,获得“全貌概观”,又要依照某种具体情境,对日常语言停留在“家族相似”层面上的理解,以还日常语言丰富和真实的“游戏”本色。  相似文献   

5.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力图通过对作为世界本原和根源的“道”及其特征的描述,为变动不拘、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寻求稳固的基础。“道”并不是事物之外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万事万物生长变化过程之中。“道”借具体事物显现自身。“道”不能言说,不能用具体的概念来描述,但是人能通过“体道”,通过人内心的体悟而达到心的澄明。因此,人可以凭借具体存在的有形的事物,达到对于无形却又真实存在的道的状态的领悟。这样,“道”所具有的“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处下”等特征,亦应成为人们在“体道”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循“道”而行,生存于现世的人才能达到如“婴儿”、“圣人”般“朴”的状态,达到内心天真整全的境地。老子哲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把握宇宙世界的真实存在状态,为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提供解决困境的方法。老子哲学并不是对于个体生命的反动,而是在“隐士”的消极思想背后,寻求并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入世”哲学。也就是要突破个体生命自身的许多局限性,拓展人的精神生命,追求人的心境自由,从而达到“既有限而无限”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当前,研学旅行主要存在两种认识与实践误区:一是将研学旅行视为“事物”的学习,把世界看作一个个孤立的、有限的且确定性的事物“集合”,否定了旅行的经验性意义;二是将研学旅行视为“事情”的经历,认为世界由个体主观经历的“事情”构成,使研学旅行沦为一般意义上的游玩。事件哲学为我们重思研学旅行的内涵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在事件哲学的视阈下,研学旅行具有双重事件属性,而“事件”的联系性、创生性、他异性和意义性等特征也为建构以事件为本体的研学旅行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物质”是极其广大的,理性才能把握,因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理性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范围则是较小,提感性哲学,当我们谈实践时,我们的认识范围就缩小了。缩小了的范围一般就是感性能够感觉到的。理性本体是关于事物起源解决自然和社会根本矛盾的东西,因而是更重要的本体。但感性本体作为认识的起点也是不能丢的,舍此我们对事物就会毫无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这个哲学根本规律入手,分析事物的矛盾,认清方法和特点,并且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江泽民同志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9.
“与时俱进”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时俱进”是江泽民同志在汲取传统化精髓的基础上,从新的历史高度出发,富有科学性、创新性的再造、生成。“与”。印根据、随伴,体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选择性,而不是消极被动性;“时”,指的是事物赖以存在的时空,具有内在规律性;“俱”,体现了事物运动的普遍性、全面性;“进”,既是事物运动的实质和目标所在。也是事物发展的性质、状态、方向及其规律。与时俱进,就是指事物通过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及其发展从而显现出的进取性状态的过程。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事物运动发展的生存法则和人们不断进取的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目前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各种理解,认为把哲学基本问题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成立。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表述应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阐释了这种表述既符合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史。又符合逻辑和哲学的功能。这种表述可以使哲学不只是研究人的思维与世界其它事物的本末关系。而是真正去研究整个世界;可以改变哲学史的研究现状,使哲学派别不一定只划分为唯物和唯心两大派;有利于哲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论域     
本认为,哲学的论域包括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个大的部分,前的核心是“形而上学”和“知识论”,后的核心是“伦理学”。本从“形而上学”、“知识论”和“实践哲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哲学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并创造性地将存在论(形而上学的基础)划分为“是论”和“道论”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2.
于婕 《教育》2006,(6):28-29
好与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好与差,又是会相互转换的。事物是发展的,静止、凝固、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差生”亦然。这是哲理。 哲学,源于生活。生活,与哲学并无距离。“差生”,是游离于哲学、游离于生活、还是生活哲学? 其实,成就感,是人类共同的内在驱动力。古往今来,有谁甘愿沦落为“差”呢? “择差”教育能否挽救“差生”?就此话题,本刊记者对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于华主任和刘艳红咨询师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结合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对世界本原的界定,指出老子“道”的深刻含义是关于宇宙存在的根据,另一方面,分析老子对“道”的“本体论(ontology)的设定,指出“道”的理解对于把握老子哲学方向、哲学立场以及《老子》哲学体系的性质和老子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具有形而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分为二”形象地说明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之一。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事物不仅“一分为二”而且还可以“一分为三”,提出用“三分法”取代“二分法”。其实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同层次和意义,不能随意替代。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事物的永恒发展,与时俱进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发展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闪耀着时代哲学精神的光华。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改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改,真正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哲学素养,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生的文化结构以及教育培养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几种关系,即以“史“带论,处理好哲学与历史、文学的关系;以“比”带论,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关系;以“人“带”论,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文性的关系;以“实”带论,处理哲学与中国当代现实的关系;以“新”带论,处理好哲学与批判性的关系。真正把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摆脱哲学教学的困境,达到形而上升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聂晓欣 《考试周刊》2012,(82):137-138
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思维等一切现象和一切事物的最一般的性质和规律。哲学家们的长处在于思路开阔、想象丰富、联想广泛,不受具体问题的束缚,因而产生了许多创造性的、深刻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思想,如“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否定之否定”等。但哲学也有弱点:即哲学家们主要靠思辨和猜测进行定性的描述。而缺乏定量的实验和精确的计算;哲学派别林立,彼此争论不休,都很难说服对方。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性质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永恒的话题。而将哲学的性质理解为怀疑,至少是笛卡尔、休谟等一批哲学家的哲学规划。本文从笛卡尔、休谟两位哲学家的角度,论述他们对哲学的性质的解读,并阐明他们是分别从理性与经验、方法与认识不同的进路总结出“哲学的性质是怀疑”这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19.
斗争哲学不是只讲斗争,不讲统一;和谐哲学也不是只讲统一,不讲斗争。关键的区别在于,斗争哲学强调斗争是要达到旧统一体的破裂,实现事物的转化;而和谐哲学虽然也讲斗争,但斗争是为了保持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斗争哲学是强调质变的哲学,是革命党的哲学;而和谐哲学是适应量变的哲学,是执政党的哲学,它强调质的稳定性。1964年爆发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的对立,是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在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是继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哲学思考,进一步发展邓小平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存在着“领域哲学”丛生和“体系哲学”多样化的两个基本方向。发展哲学、经济哲学、价值哲学、精神动力论、知识决定论、实践哲学等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哲学、类哲学、大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体系,都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